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知不可忽骤得 > 第66章 田野劳作

知不可忽骤得 第66章 田野劳作

作者:信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05:57:32

冬日的田野褪去了秋收时的金黄,如同一张褪色的古卷,静默地等待着春天的重新书写。苏明远踏着坚硬的土地,手中拿着一把从张三叔那里借来的铁锹,准备亲身体验这片土地最原始的召唤。

距离乡试还有半个月,按理说他应该在书房中做最后的冲刺,但内心深处那个声音却在催促着他——真正的学问不仅在书本中,更在这片养育万民的土地上。如果他连脚下的土地都不了解,又如何能在策论中真正为民请命?

苏先生,您真的要下地干活?张三叔看着苏明远那双从未沾过泥土的手,眼中闪过一丝不忍,这可是读书人的手啊,万一弄伤了...

苏明远微笑着摇头:三叔,正因为是读书人,才更应该了解百姓的生活。孟子说民为贵,如果连民众如何生活都不知道,这话不就成了空谈?

张三叔被他的话感动了,点点头说道:既然如此,老汉就教您一些农活。不过您这身子骨...他上下打量着苏明远清瘦的身形,恐怕吃不了这个苦。

试试便知。苏明远挽起袖子,露出因长期握笔而略显苍白的手臂。

他们来到一片需要平整的田地。虽然已是冬日,但明年的春耕准备工作不能停歇。张三叔要在这里修筑一道新的水渠,改善农田的灌溉条件。

您看,张三叔指着远处的一条小溪,那里的水要是能引过来,这十几亩田就不愁干旱了。可是...他摇头叹息,挖渠可不是容易事,需要很多人手,还要有经验。

苏明远仔细观察着地形。在现代时,他虽然学的是文学,但对物理和工程也有所了解。他很快发现了问题所在——按照张三叔的设想,水渠需要绕一个很大的弯,不仅费工费时,而且水流会很慢。

三叔,您看这样如何?苏明远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出一条路线,如果我们从这里直接挖过去,距离可以缩短一半,而且坡度更陡,水流会更急。

张三叔蹲下身仔细观察苏明远画的路线,眼中逐渐露出惊讶的神色:这...这确实比老汉想的路线好。可是,这中间有个小土坡,挖起来会很费力。

短痛总比长痛好。苏明远说道,而且,我们可以用一些技巧来减少工作量。

他想起了现代工程中的一些原理,开始向张三叔解释如何利用水的冲击力来帮助挖掘,如何设计合理的坡度来保证水流的稳定。张三叔听得连连点头,眼中的惊讶变成了敬佩。

苏先生,您真是读书读通了!张三叔感叹道,老汉种了一辈子地,却从没想过这些道理。

正说话间,村中又来了几个农民,都是听说苏明远要下地干活而来看热闹的。其中有苏明远认识的李大哥、王二叔,还有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

苏先生,听说您要挖水渠?李大哥是个直爽的汉子,这可是重活,您这身子骨怕是...

李大哥,多个人多份力量。苏明远拿起铁锹,我们一起干。

众人见他态度坚决,也不好再劝,便开始动手。苏明远虽然力气不大,但他用智慧弥补了体力的不足。他建议大家先在水渠两端开始挖,形成两个作业面,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及时发现问题。

然而,真正开始劳作后,苏明远才深刻体会到农活的艰辛。第一锹下去,震得他虎口发麻;连续挖了不到一刻钟,就已经气喘吁吁,汗如雨下。

苏先生,歇歇吧。王二叔在一旁看得心疼,您这是何苦呢?

苏明远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但依然坚持:不碍事,继续。

他的坚持感动了在场的所有农民。这些朴实的汉子们虽然不识字,但都能感受到苏明远的真诚。渐渐地,大家开始主动照顾他,教他如何用巧劲而不是蛮力,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伤。

正当众人干得起劲时,田埂上来了几个不速之客。为首的是县里的粮头刘富贵,此人专门负责收缴田赋,在当地颇有势力。跟在他身后的是几个地痞无赖,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

哟,这不是那个大名鼎鼎的苏秀才吗?刘富贵阴阳怪气地说道,怎么跑到田里来了?是不是觉得读书没出息,准备改行当农夫?

他的话引来手下人的一阵哄笑。农民们的脸色顿时变得紧张起来,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在这个时代,像刘富贵这样的地头蛇往往比正式的官员更可怕,因为他们无法无天,却又有官府做靠山。

苏明远直起身,冷冷地看着刘富贵:刘粮头来此何事?

何事?刘富贵冷笑一声,听说你在这里蛊惑农民,说什么改进灌溉的胡话。我来看看,你是不是又要煽动大家抗税?

这顶帽子扣得很重。在场的农民们都知道苏明远之前因为与差役冲突而被关押,现在刘富贵旧事重提,显然是来者不善。

刘粮头,苏明远努力保持冷静,在下只是在帮助乡亲们改善农田条件,与抗税何干?

改善农田条件?刘富贵的声音变得尖锐起来,你以为老子是傻子吗?你们挖这条水渠,不就是想增加产量吗?产量增加了,是不是就觉得可以少交些税了?

这个逻辑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按照刘富贵的说法,农民努力增产也成了罪过,这简直是强盗逻辑。

张三叔忍不住开口:刘粮头,我们增产是为了多打些粮食,好养活家人,怎么就成了想要少交税了?

你个老东西,轮得到你说话吗?刘富贵恶狠狠地瞪着张三叔,老老实实交税就行了,搞这些花样干什么?

苏明远再也忍不住了。他放下铁锹,大步走向刘富贵:刘粮头,您这话就过分了。农民努力耕作,增加收成,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难道还要因此受到指责?

哟,护犊子了?刘富贵脸上露出狞笑,苏秀才,你以为自己是什么东西?一个差点被关进大牢的罪犯,也敢在老子面前装正人君子?

他的话像一把刀子,狠狠地刺向苏明远的自尊。但苏明远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地说道:刘粮头,不管我是什么身份,但有一点我很清楚——欺压百姓是不对的。

欺压百姓?刘富贵仰天大笑,老子收税是奉命行事,怎么就成了欺压百姓?倒是你,一个读书人不好好准备考试,却跑到这里煽动农民,这才是真正的祸害!

气氛变得越来越紧张。农民们虽然愤怒,但也害怕刘富贵的报复,只能默默忍受。苏明远看在眼里,心如刀割。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的声音响起:刘粮头,您这话就不对了。

众人转头看去,只见陆渊的儿子陆文轩正快步走来。这个二十来岁的青年虽然年轻,但在当地也有一定的声望,因为他的父亲陆渊是知名的学者。

文轩兄弟!刘富贵的态度立即发生了变化,你怎么也来了?

陆文轩走到苏明远身边,不卑不亢地说道:我是来帮苏兄的。听说这里在修水渠,我特来出一份力。

他的出现改变了现场的力量对比。刘富贵虽然嚣张,但也不敢轻易得罪陆家。他阴沉着脸说道:既然陆公子也在,老子就不多说了。但有些人最好安分点,别总是惹事生非。

说完,他带着手下灰溜溜地离开了。

陆文轩的到来不仅解了围,也带来了更多的帮手。原来,他是受父亲陆渊之托,特来帮助苏明远的。很快,又有几个年轻人赶来,都是陆家的朋友和学生。

有了这些人的加入,挖掘工作进展迅速。更重要的是,苏明远在劳作中与这些农民建立了真正的友谊。他们不再把他当作高高在上的读书人,而是当作可以信赖的朋友。

夕阳西下时,水渠已经挖了大半。虽然还需要几天才能完工,但效果已经初步显现。清澈的溪水沿着新挖的渠道缓缓流淌,滋润着干渴的土地。

苏先生,张三叔看着渐渐成形的水渠,眼中闪烁着泪光,您这是为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啊。有了这条渠,明年的收成肯定比今年好。

苏明远看着自己满是泥土和水泡的双手,心中涌起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这种满足不是来自书本的知识,而是来自实实在在的劳动成果。

三叔,这是我们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苏明远由衷地说道,而且,我从中学到的东西远比付出的多。

确实如此。这一天的劳作让他对农民的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他对民为贵这句话有了更切身的体会。他开始明白,真正的学问不仅在于理论的深度,更在于对现实的理解和改造。

月上柳梢,劳作的人们陆续回家。苏明远也拖着疲惫的身体往回走,但心中却充满了力量。明天,他要把今天的所见所感写进自己的文章中,让考官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民生关怀。

这一天的田野劳作,不仅强健了他的体魄,更重要的是升华了他的精神。他明白了一个道理:知识分子只有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

无论乡试的结果如何,这一天的经历都将成为他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