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 > 第92章 陈默的“解剖刀”

当陈默说出“转动”这个词时,林浩感觉自己的大脑,像被一个无形的榔头,狠狠地敲了一下,嗡嗡作响。

他呆呆地,看着陈默,看着白板上那个他画下的、代表着“转动”的、抽象的螺旋符号,一时间,无法理解其中的深意。

“老师,您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陈默的眼神,像一把最锋利的、闪烁着寒光的解剖刀,他指着那五张代表着“失败”的力学曲线,“我们,可能都太‘迷信’那个成功的配方了。我们下意识地认为,只要能精确地复制出那个因为你的‘失误’而诞生的、独一无二的‘Lm-x’配方,就一定能重复出‘低温增韧’的奇迹。”

“但我们都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陈默的语气,异常冷静,冷静到近乎冷酷,“科学,是不相信‘神迹’的。任何一个看似偶然的、不可思议的结果背后,都必然,隐藏着一个可以被理解、可以被解释的、必然的物理规律。”

“那个‘神迹’,它之所以只出现了一次,不是因为我们的配方错了,也不是因为我们的运气用光了。”

“而是因为,”他转过身,看着林浩,一字一句地说道,“在那唯一一次成功的实验中,一定发生了某个我们没有察觉、没有记录、也无法复制的、极其特殊的物理过程。而我们后面所有的‘严格重复’,都只是在复制‘配方’,而没有复制那个真正的‘过程’!”

陈默的这番话,像一道惊雷,在林浩的脑海里炸响。

他明白了。

他们就像一群试图复活恐龙的科学家,虽然拿到了最完美的恐龙dNA序列(配方),但他们却没有那个能让dNA序列变成真正生命的、独一-无二的“侏罗纪公园”的环境(过程)。

“那……那个‘过程’,到底是什么?”林浩急切地问道,他感觉自己,已经触摸到了问题的核心。

“我不知道。”陈默摇了摇头,“但,样品,知道。”

他走到那个被他视为“圣物”一般、妥善保管着的样品盒前。

盒子里,静静地躺着那唯一一根,在低温下,展现出“增韧”神迹的“功勋样品”的断口。

它的旁边,则摆放着林浩昨天刚刚测试失败的、那五根样品的断口。

从宏观上看,它们几乎一模一样,都闪烁着非晶合金那特有的、亮银色的光泽。

“从今天起,”陈默的语气,不容置喙,像一个即将要进行一台高难度手术的主刀医生,“你的任务,只有一个。”

“我要你,化身为一个最顶尖的‘法医’。用我们实验室里,所有的‘解剖工具’,去对这两组样品,进行一次最精细、最彻底的‘尸检’。”

他指着那根“功勋样品”:“这是‘受害者’A。它的体内,藏着那个导致了‘奇迹’发生的、独一无二的‘凶器’。”

他又指向那五根失败的样品:“这些,是‘受害者’b、c、d、E、F。它们的体内,则隐藏着导致了‘平庸’的、普遍存在的原因。”

“我要你,用扫描电镜(SEm),去对比它们断口上,每一个微米区域的‘脉状花样’的密度和形貌。”

“我要你,用x射线衍射仪(xRd),去对比它们内部,那非晶‘馒头峰’的每一个细微的起伏和半高宽。”

“我甚至要你,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去扫描它们表面,每一个纳米级别的粗糙度!”

“我要你,去找到它们之间,那怕只有一丁点的、任何一丁点的不同!”

陈默的眼神,在这一刻,变得异常锐利和专注。他不再是那个沉浸在理论世界里的“空想家”,他变成了一个只相信证据、只相信事实的、最冷酷的“实证主义者”。

“因为,我相信,”他看着林浩,用一种充满了科学信仰的、坚定的语气说道,“那个我们苦苦追寻的‘真凶’,那个决定了‘增韧’与否的、最关键的‘物理过程’,一定会在它们的‘尸体’上,留下独一无二的、无法被抹去的‘指纹’!”

“而你的任务,就是找到它!”

林浩被陈默身上,那种强大的、理性的、不容置疑的气场所深深感染。

他心中,所有因为失败而产生的迷茫和自我怀疑,在这一刻,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目标明确的、属于“侦探”的兴奋。

他知道,一场全新的、更加精细、也更加考验他所有实验技能的“解剖”工作,即将开始。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林浩几乎是吃、住、都泡在了学院的“公共测试中心”里。

他像一个最偏执的、有强迫症的“数据狂人”,将那两组样品,翻来覆去地,用各种仪器,进行着地毯式的“扫描”和“对比”。

第一天,是SEm。

他将所有样品的断口,都喷上了金,然后在扫描电镜下,从低倍到高倍,拍摄了数百张高分辨率的照片。

他把这些照片,导入到电脑里,像玩“大家来找茬”游戏一样,进行着像素级的对比。

一开始,他并没有发现任何明显的区别。所有的断口,都呈现出类似的、复杂的“脉状花样”和“粘滞液滴”。

但是,当他将图像导入到专业的图像分析软件中,进行定量的“分形维数”计算时,一个微小的、但持续存在的差异,出现了。

那根“功勋样品”的断口上,“脉状花样”的分布,其分形维数,要比所有失败的样品,都高出了那么0.05。

这个数字,很小,小到足以被当成是统计误差。

但林浩,却敏锐地,捕捉到了它。他知道,这背后,一定隐藏着什么。分形维数更高,意味着断口形貌更复杂,这说明,它在断裂时,经历了更剧烈的、更多层次的塑性变形!

第二天,是xRd。

他将所有样品,都磨成了粉末,然后在x射线衍射仪上,以一种极其缓慢的、蜗牛般的扫描速度,进行着最精细的衍射图谱采集。

他得到的,依旧是一系列看起来几乎一模一样的、圆润的“馒头峰”。

然而,当他用专门的软件,对这些“馒头峰”的“半高宽”(Fwhm)进行精确拟合时,他又一次,发现了一个微小的、但同样稳定存在的差异。

那根“功-勋样品”的“馒头峰”,要比所有失败的样品,都略微地,宽了那么一点点!

林浩的心,狂跳不止。

他知道,在非晶材料的xRd分析中,“馒头峰”的半高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材料内部,原子排列的“无序度”和“短程有序”的程度。

峰更宽,意味着,它的内部结构,更加的“混乱”,或者说,内部可能存在着一些尺寸极小的、处于萌芽状态的“纳米晶”,它们的存在,使得衍射峰,发生了宽化!

线索,开始一点一点地,指向了同一个方向!

第三天,第四天……

林浩几乎不眠不休,他动用了所有他能想到的、能预约到的测试手段。

他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去分析它们在加热时的晶化行为。

他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去扫描它们表面的纳米级形貌。

……

他得到的,是一系列充满了微小差异的、但都指向同一个结论的数据。

所有的证据,都像一根根看不见的丝线,最终,汇集到了一个共同的焦点上——

那根成功的“功勋样品”,与所有失败的样品,它们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它的内部,存在着一种独特的、由尺寸在5-10纳米的、极其微小的“纳米晶”,和非晶基体,混合而成的“复合微观结构”!

而那些失败的样品,要么,是纯粹的非晶,要么,就是因为晶化过度,形成了尺寸过大的、反而会成为“裂纹源”的粗大晶粒。

当林浩将这份凝聚了他一周心血的、堪称“完美尸检报告”的ppt,摆在陈默面前时,陈默看着那一个个指向同一个结论的、无可辩驳的证据,他那张一直紧绷着的脸,终于,彻底地,放松了下来。

“很好。”他看着林浩,眼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巨大的赞许。

“林浩,你,用你自己的手,用最严谨的实验,找到了那个‘真凶’。”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百分之百地确定,我们之前的推论,是完全正确的。”

他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在那棵被他擦掉的“实验树”的位置,画下了一个全新的、更加清晰的、通往“圣杯”的路线图。

“我们的战场,已经不再是迷雾了。”

他看着林浩,用一种充满了掌控力和自信的语气,说道:

“现在,我们,要去精确地,控制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