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 > 第43章 代码中的“可能性”

林浩抓起手机和电脑,像一阵风一样,冲出了图书馆。

他甚至都来不及思考,高翔师兄那句“看到了一些不得了的东西”到底意味着什么,他的身体,已经先于大脑,做出了最本能的反应——跑!向着那个被代码和数据包裹的“巢穴”,全速奔跑!

当他气喘吁吁地冲到702教研室,来到高翔那被三块巨大显示器环绕的工位前时,他看到,高翔正一脸凝重地,死死地盯着中间那块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仿佛在与一个看不见的对手进行着激烈的博弈。

“师兄!怎么样了?”林浩的声音,因为剧烈的跑动和紧张,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嘶哑。

高翔没有立刻回答。他抬起一只手,做了一个“安静”的手势,眼睛依旧没有离开屏幕。屏幕上,正显示着一个数据后处理的软件界面,无数密密麻麻的数据点,正在被一个复杂的算法,拟合成一条条平滑的曲线。

林浩不敢再出声,他只能站在一旁,紧张地看着。他能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数据即将揭晓前的、令人窒息的紧张感。

终于,高翔按下了回车键。

屏幕上,所有的计算都停止了。最终的结果,以几张清晰的图表,呈现在他们面前。

高翔长长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然后,他缓缓地转过椅子,看着林浩,那厚厚的瓶底眼镜后面,是一双因为极度兴奋和难以置信而显得有些疯狂的眼睛。

“浩子,”他摘下耳机,声音沙哑地说,“我们……可能……真的要见证历史了。”

他指着屏幕,示意林浩过来看。

“你看这里,”高翔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颤抖,“这是我模拟的,在77K低温下,对我们那个虚拟的Lm-101模型,进行单轴压缩的应力-应变曲线。”

林浩凑过去看。屏幕上,是一条与他们在mtS上测出的室温曲线,极其相似的、陡峭的曲线。

“这……这说明什么?”林浩有些看不懂。

“别急,看这里。”高翔将曲线放大,指向了那个关键的“屈服平台区”。“你看,在模拟中,它同样表现出了明显的塑性变形,而且,它的屈服强度,比我模拟的室温情况,还要高出那么一点点。”

“这……这跟我们的猜想不一样啊,”林浩有些失望,“我们猜的是,它会变得更‘韧’,而不是更‘强’。”

“不,你没理解。”高翔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了一种“你还太年轻”的神秘笑容,“这只是宏观的结果。真正的秘密,藏在原子运动的细节里。来,我给你看点……真正有意思的东西。”

他切换了窗口,打开了一个三维可视化的软件。

下一秒,林浩感觉自己的灵魂,都被吸进了屏幕里。

屏幕上,一个由数万个不同颜色的小球(代表着不同的原子)组成的、巨大的三维立方体,静静地悬浮在黑暗的背景中。那就是他们创造的“微观宇宙”——Lm-101的原子模型。

高翔按下了播放键。

“现在,我们开始对它进行压缩。”

只见立方体的顶部和底部,出现了两个无形的“压头”,开始缓缓地向中间挤压。

一开始,整个原子模型,只是发生了均匀的弹性变形,像一个被缓缓压扁的弹簧。

但当压力达到屈服点时,惊人的一幕发生了!

在模型内部,一些局部的区域,原子开始发生剧烈的、非仿射的位移,像一小撮被突然搅动的鱼群。这些区域,在高翔用颜色渲染后,呈现出高能量的红色。

“看到了吗?”高翔激动地指着屏幕,“这就是‘剪切转变区’(StZ),非晶合金发生塑性变形的最基本单元!它们被激活了!”

林浩瞪大了眼睛,紧紧地盯着屏幕。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是让他叹为观止。

在传统的非晶合金模型中,一旦有几个StZ被激活,它们会迅速地连接、贯穿,形成一条致命的、贯穿整个样品的“主剪切带”,导致材料的瞬间失效。

然而,在Lm-101的虚拟世界里,情况却完全不同。

当一个区域的StZ被激活后,它并没有疯狂地向前扩展,而是刚刚延伸出一点点,就被旁边另一个新生的、不同方向的StZ给“截断”了!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细小的、弥散分布的StZ,在整个材料的内部,如同雨后春笋般,不断地被激活、扩展、然后又被其他的StZ所抑制、终止。

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制约,最终,形成了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的、如同神经网络般的“耗能网络”!

巨大的外部应力,没有被一条“高速公路”瞬间传导,而是被这个庞杂的“城市交通网”,分解成了无数条细小的“乡间小路”,被层层地、均匀地耗散掉了。

“天哪……”林浩看着眼前这震撼的、充满了内在逻辑美感的“原子之舞”,喃喃自语,“这……这就是‘多重剪切带’的真相吗?”

“没错!”高翔用力地点了点头,“但这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你看低温下的情况。”

他切换到另一个视频,那是他在77K低温下做的模拟。

“你看,”高翔的语速变得更快,“在低温下,由于原子的热振动减弱,激活一个StZ所需要的能量更高了,所以,一开始,材料表现得更‘硬’,这就是为什么它的屈服强度会升高。”

“但是!一旦StZ被激活,由于基体本身更‘硬’、更‘脆’,应力集中的程度更高,这反而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在StZ尖端,诱发更多、更细密的、新的StZ的萌生!你看这里!”

他暂停了画面,将一个区域无限放大。林浩清晰地看到,一条正在扩展的剪切带,在它的前端,如同树枝发芽一般,瞬间分叉成了三条更细小的剪切带!

“剪切带分叉!这是剪切带分叉!”高翔激动得声音都破了,“这就是陈老师理论里,那个最核心的、最天才的部分!通过这种不断的分叉,裂纹扩展的能量,被以一种极其高效的方式给耗散掉了!”

“所以,”高翔做出最终的总结,他的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神启”的光芒,“我们的模拟结果,虽然没有直接得出‘低温增韧’的宏观结论,但它从原子尺度上,完美地、定性地,支持了陈老师的猜想!”

“它告诉我们,Lm-101在低温下,之所以没有变脆,恰恰是因为它内部,形成了一个比室温下更致密、更复杂的‘剪切带网络’!它用一种更聪明的方式,去对抗低温带来的‘脆化’!”

林浩呆呆地看着屏幕,又看了看身边因为激动而满脸通红的高翔。

他知道,他们手里,已经握有了一份足以让王师傅那个老顽固都为之动容的、强有力的“理论证据”。

虽然,这还只是代码中的“可能性”。

但这个可能性,已经足以支撑他们,去开启那场通往现实世界的、最疯狂的“赌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