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娱乐圈花瓶?不,我是沙雕顶流 > 第212章 围读室的第一次呼吸

《回声》第一次剧本围读的日子,在一个微凉的清晨到来。苏恬醒得格外早,天色还是灰蓝色的。她没有开灯,在窗前静立了片刻,看着城市逐渐苏醒的轮廓,心中没有预演过无数次的紧张,只有一种近乎凝滞的平静,如同暴风雨来临前压抑的海面。今天,她要去见“林晚”,也要去见那个即将成为“沈屹”的男人。

周明和小林来接她时,都被她这种异常的平静弄得有些意外。车上,周明几次想开口叮嘱什么,最终只是拍了拍她的肩膀:“放松,就像试镜时那样。”

围读地点安排在郊区一家保密性极好的酒店会议室。到达时,剧组工作人员已经在忙碌。苏恬被引到一间宽敞的会议室,椭圆形的长桌旁已经坐了几个人。正对着门的主位空着,显然是留给导演陈正道的。她的目光几乎是立刻就被坐在主位左侧那个身影吸引了过去。

顾景琛。

他穿着一件深蓝色的羊绒衫,比上次见时似乎清瘦了些,正低头看着面前的剧本,侧脸线条在晨光中显得清晰而冷峻。他似乎察觉到门口的动静,抬起眼帘,目光越过半个会议室,精准地落在了苏恬身上。

那目光不再是试镜时的平静审视,也不是古镇时的莫测深沉,更不是短信里的简练克制,而是一种……混合着专业性的专注,以及一种仿佛确认般的、极淡的打量。像是在说:你来了。

苏恬的心跳漏了一拍,但迅速稳住了呼吸。她没有闪躲,坦然迎上他的目光,微微颔首示意,然后按照工作人员指引,在靠近门口、与他斜对着的一个位置坐下。这个距离,既能看清全场,又不会与他有过于直接的、持续的眼神接触。

她拿出自己那本贴满各色标签、写满批注的厚重剧本,摊在桌上,指尖下意识地摩挲着扉页上“林晚”两个字,仿佛能从中汲取力量。

陆续有其他演员和主创人员进来。饰演他们子女的小演员,几位重要的配角演员,制片人王磊,编剧……每个人都神色肃穆,带着一种即将投身一项重要工程的郑重感。

最后,陈正道导演走了进来。他依旧是那副不苟言笑的样子,花白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锐利的目光扫过全场,在苏恬和顾景琛身上略微停顿,然后在自己位置坐下。

“人都到齐了,开始吧。”陈导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宣布。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瞬间让整个会议室的气氛紧绷起来。

围读从第一页,第一场开始。

起初是几位配角和年轻演员的戏份。陈导听得极其专注,偶尔会叫停,不是批评,而是提出精准的问题,引导演员思考角色此刻的动机、潜台词,或者调整一下语气的轻重缓急。他的要求严苛而具体,往往一个词的重音,一个停顿的长短,都要求反复琢磨。

苏恬认真听着,快速记录着陈导的指点,试图从中捕捉他对表演美学的偏好和对这个故事基调的把握。她能感觉到,陈导要的不是外放的戏剧张力,而是内在情感的暗涌,是生活流之下的巨大冰山。

轮到顾景琛饰演的“沈屹”出场。他开口的瞬间,整个会议室的气场仿佛都为之一变。声音低沉,带着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特有的、略带沙哑的质感,语气平稳,却每个字都蕴含着力量,将沈屹初期的理想主义、书卷气以及面对现实时隐约的无力感,勾勒得清晰而富有层次。一段关于工厂技术改革的争论,被他演绎得并不激烈,却在平静的表象下,透出角色内心的坚持与彷徨。

苏恬放在膝盖上的手微微蜷缩。这就是顶尖演员的功力,无需嘶吼,无需夸张的表情,仅凭声音和气息,就能构建出一个完整、可信的人物。

接着,是“林晚”的戏份。初期,她是纺织厂的女工,带着那个时代年轻人特有的朝气和对未来的朦胧向往。

当苏恬念出第一句属于“林晚”的台词时,她努力让自己沉浸在角色里,声音里带着一丝属于年轻女工的清脆和小心翼翼,眼神也努力模仿着那个年代年轻人特有的、混合着羞涩与憧憬的光芒。

陈导没有喊停,只是手指在剧本上轻轻敲击着,目光落在她身上,带着审视。

第一次与沈屹的对话,是一场在厂区图书馆的偶遇。“林晚”向“沈屹”请教一个技术名词。

苏恬的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紧张和崇拜:“沈技术员,这个‘数控’……是什么意思啊?”

顾景琛抬起头,推了推眼镜,目光落在眼前这个略显腼腆的女工身上,语气温和却带着距离感:“就是通过数字程序来控制机器运行。”

很简单的问答。但苏恬在念出台词时,能清晰地感觉到对面那道目光的重量。那不是顾景琛的目光,是“沈屹”在打量一个陌生的、好学的女工。而她,也需要在“林晚”的羞涩下,演绎出对知识、对眼前这个有学问的技术员那份懵懂的好感。

四目在台词间短暂交汇,没有火花,只有属于那个年代的、含蓄而克制的试探。

陈导在这时轻轻“嗯”了一声,食指在剧本上点了点,依旧没说什么,但紧绷的下颌线似乎松弛了微不可查的一丝。

围读按部就班地进行,时间在专注中流逝。当进行到“林晚”与“沈屹”因为家庭琐事第一次发生轻微争执的戏份时,苏恬深吸了一口气。这场戏情绪需要更下沉,不再是前期的朦胧美好。

苏恬的声音里带上了疲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埋怨:“……这个月工资又延迟发了,妈那边催医药费催得紧……”

顾景琛沉默了片刻,声音有些发闷,带着被生活琐事缠绕的烦躁:“……我知道,我在想办法。”

他的语气里没有粗暴,只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苏恬在回应时,也没有提高音量,只是将那份被现实挤压的委屈和焦虑,揉碎在了平淡的语调里,眼神低垂,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

一场本该有爆发力的争吵,在两人的演绎下,变成了一场无声的、令人窒息的疲惫对峙。

“停一下。”陈导忽然开口。

苏恬和顾景琛同时抬起头看向他。

陈导的目光在两人之间扫过,最后落在苏恬身上:“林晚这里的情绪,再收一点。”

苏恬微怔。

陈导解释道:“她不是愤怒,是麻木,是连吵架都觉得浪费力气的疲惫。你的眼神里,委屈有了,但少了点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后的‘认命’感。”他又看向顾景琛,“沈屹也是,他的烦躁下面,是自责,是觉得自己无能,对不起妻子,但又无力改变现状的痛苦。你们要把这层东西演出来。”

这要求极其细微,却直指核心。苏恬瞬间明白了自己之前理解的偏差。她过于想表现“情绪”,却忽略了林晚这个阶段,情绪早已被日复一日的现实磨损得所剩无几。

她下意识地看向顾景琛,想从他那里得到一点确认或启发。

顾景琛也正看着她,他的眼神深邃,里面没有给出答案,却有一种沉静的、鼓励她继续挖掘的力量。他极轻地对她点了点头。

这一个微小的动作,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让苏恬瞬间安定了下来。

“明白了,导演。”她深吸一口气,重新调整状态。

接下来的围读,苏恬更加注重内化情绪,努力去寻找陈导所说的那种“麻木下的暗涌”。顾景琛的表演也愈发精准,将沈屹那份知识分子的清高与面对现实时的挫败感交织得淋漓尽致。

两人的对手戏,在陈导一次次精准的“雕刻”下,开始褪去最初的青涩,逐渐显露出角色关系中最真实、也最残酷的质地——不是不爱,是爱被现实消磨得面目全非;不是不想沟通,是沟通的桥梁早已被生活的重压压垮。

第一次围读持续了整整一天。结束时,所有人都感到精疲力尽,仿佛进行了一场高强度的脑力与情感马拉松。

苏恬整理着东西,感觉大脑因为高速运转和极度专注而有些发胀,但精神却处于一种奇异的亢奋状态。她收获巨大,也清晰地看到了自己与角色之间尚存的差距。

“苏恬。”陈导的声音传来。

苏恬立刻抬头:“陈导。”

陈毅走到她面前,打量了她一眼,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认可:“悟性不错,继续挖。林晚的‘魂’,你抓到了一点边。”

“谢谢陈导,我会继续努力。”苏恬郑重回答。

陈导点点头,没再多言,转身离开了。

苏恬看着他的背影,心头一热。能得到陈导这样的评价,她知道自己的方向是对的。

她收拾好东西,走出会议室,发现顾景琛就在她前面几步远的地方,正和制片人说着什么。他似乎感应到她的目光,回头看了一眼。

这一次,他的眼神恢复了平时的深邃难辨,只是极轻微地对她颔首示意,算是打过了招呼,随即转身离开。

苏恬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缓缓吐出一口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