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妇幼保健医院里。
妇产科急诊的平静午后,被一阵尖锐的救护车鸣笛和更加尖锐的、混杂着哭嚎与咒骂的女高音打破。平车推进来一对极其特殊的“患者”——严格来说,是粘在一起的一对患者。
只见平车上,一个中年男人和一个年轻女子以一种极其尴尬、难以描述的姿势紧密贴合,两人身上只胡乱裹着一条皱巴巴的床单,露出的皮肤(主要是后背和腿部)涨得通红,男人表情痛苦中带着羞愤,女子则哭得梨花带雨(虽然妆已经花了)。而推着平车、气势汹汹走在旁边的,是一位穿着职业套装、妆容精致、眼神却像淬了冰的中年女士。
“医生!护士!快!快把他们给我分开!”职业装女士(原配,王女士)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仿佛在指挥一场商业谈判的收尾。
值班护士小刘和闻讯赶来的张姐都惊呆了!这什么情况?行为艺术?新型行为障碍?
张姐不愧是八卦雷达满格,立刻凑上前,眼睛瞪得像铜铃:“哎哟喂!这…这怎么还粘一块儿了?502粘手我见过,这…粘这儿了?!”她手指下意识地指向两人不可描述的交界处(被床单盖着),声音因为兴奋而拔高。
王女士冷哼一声,语速飞快,字字如刀:“哼!我老公!趁我上班,把这小妖精叫家里来了!以为我不知道?老娘早就布下天罗地网!他们在床上正‘忙活’呢,我提前混在润滑剂里的‘特制添加剂’(她咬牙切齿地加重这四个字)就生效了!现在?哼!分不开了吧?活该!这就是偷吃的代价!”
润滑剂?特制添加剂?502胶水?!
整个急诊区瞬间安静了!随即爆发出压抑不住的、此起彼伏的抽气声和窃笑声!连路过的清洁阿姨都停下了手里的活,伸长了脖子。
“我的老天爷!”张姐一拍大腿,激动得差点摔倒,“502?!您这招…高!实在是高!这属于…生物材料与高分子化学的跨界应用啊!诺贝尔不敢想,咱‘年度最佳原配复仇奖’非您莫属啊!”
小刘护士憋着笑,脸都红了,赶紧招呼人手:“快!快推进处置室!吴医生!吴医生呢!有‘特殊粘连’病例!”
“冰山”医生的“解粘”手术
吴德闻讯赶来,依旧是那张万年不变的冰山脸。他无视了周围人探究、憋笑、甚至敬佩(对王女士)的目光,径直走到平车前,掀开床单一角(动作专业而冷静),只看了一眼粘连部位,眉头都没皱一下。
“初步诊断:外生殖器及会阴部皮肤大面积、高强度化学性粘连。”吴德的声音平稳得像在念教科书,“‘粘合剂’疑似为α-氰基丙烯酸乙酯(502胶水主要成分)。此物质遇水汽快速固化,粘接强度高,强行分离可导致严重皮肤撕裂伤。”
处置室里,男人和小三一听“皮肤撕裂伤”,吓得同时一哆嗦,粘连处似乎更紧了。小三哭得更凶:“医生!救救我!好痛!我不要被撕开!”
男人也哀求:“医生!想想办法!多少钱都行!”
王女士抱着胳膊站在门口,冷笑:“痛?现在知道痛了?偷人的时候怎么不知道痛?医生,您尽管治!该缝缝,该切切!医药费我出!就当给他俩买个终身难忘的教训!”
吴德没理会家属(原配)的“医嘱”,对护士下令:“准备无菌操作台。生理盐水,石蜡油,丙酮(需谨慎使用),无菌纱布,精细剥离器械(眼科剪、显微镊)。通知麻醉科,准备局部浸润麻醉,必要时镇静。”
他的指令清晰、冷静,仿佛在处理一块粘了强力胶的病理标本,而不是两个活生生、粘在一起的人。
处置室变成了临时手术室。吴德戴上手套和放大镜(这次是真派上用场了!),开始了他职业生涯中最奇特的一次“分离术”。
步骤一:评估与软化。他用浸满温热生理盐水的纱布覆盖粘连区域,试图软化胶层。“502胶水固化后质地坚硬,需先软化以降低分离难度。”他一边操作一边解释(更像是在做教学演示)。
步骤二:油剂浸润。生理盐水效果有限,他改用石蜡油。“油剂可渗入胶层缝隙,降低粘接力。注意避免污染创面。”
步骤三:精细剥离(高能预警!)。最紧张的时刻到了!吴德用最精细的眼科镊和显微剪,像考古学家清理千年文物一样,一点一点、极其小心地剥离那些已经和皮肤组织“亲密无间”的胶块。他的动作稳、准、轻,每一次下剪子都精确到毫米,避开血管和神经。旁边的护士看得大气不敢出,张姐扒在门缝(被王女士允许旁观“解气”),眼睛瞪得溜圆。
小三:“啊!医生!轻点!疼!”
吴德(头也不抬):“疼痛等级?1-10分?”
小三:“…5…5分?”
吴德:“麻醉有效。疼痛感知存在个体差异。保持安静,减少肌肉收缩,避免影响操作精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