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 > 第33章 新胜之困

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 第33章 新胜之困

作者:花小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02:03:36

秭归城下,蜀军大营灯火通明,巡夜士兵的脚步声和刁斗声规律地响着,与远处秭归城头隐约传来的呼应声交织,打破了峡江夜晚的寂静。

中军大帐内,气氛却有些凝重。

张飞如同困在笼中的猛虎,焦躁地来回踱步,沉重的战靴踏得地面咚咚作响。他时不时望向秭归城的方向,环眼中满是压抑不住的战意和烦躁。

“憋屈!忒也憋屈!”他终于忍不住低吼出声,声音在帐中回荡,“俺们刚打了大胜仗,一口气夺了夷陵,追得陆逊小儿屁滚尿流!如今却要在这秭归城下干等着!看他陆逊在城里逍遥!俺这心里,如同火烧一般!”

他猛地停下,看向正对着地图沉思的陈到:“叔至!俺知道你说得有理,这秭归城看起来是块硬骨头。但俺们士气正盛,何不趁夜打造些简易云梯,明日拂晓便猛攻一阵?说不定就能一鼓作气,拿下此城!总好过在此空耗粮草,钝了将士们的锐气!”

陈到抬起头,脸上带着连日征战的疲惫,但眼神却依旧清澈冷静。他放下手中的笔,缓缓起身。

“三将军,您的心情,到我明白。”陈到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我军新胜,士气高昂,确是可贵。然,您亦看到,秭归非是夷陵。陆逊新败入城,如同惊弓之鸟,戒备必然森严至极。且其城高池深,我军缺乏重型攻城器械,仅凭简易云梯和一股血气之勇,恐难撼动。”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向夷陵和秭归之间的区域,以及更后方的长江水道:“此为其一。其二,我军自夷陵出战,连续突破阻击,长途奔袭至此,将士虽勇,实则已近强弩之末,体力消耗极大,急需休整。其三,亦是至关紧要的一点——我军补给线已然拉长!”

陈到的语气加重:“粮草、军械、尤其是攻城所需之大型器具,皆需从后方转运。夷陵新下,周边区域吴军溃兵、山匪乃至心怀异志的土豪是否肃清?通往夷陵的水陆道路是否安全畅通?若我军顿兵坚城之下,久攻不克,而粮道被断,或是后方生乱,则前线大军危矣!”

张飞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陈到句句在理,一时语塞,只是眉头皱得更紧。

陈到继续道:“其四,陆逊虽败,然东吴根基未损。其水军仍控大江下游。若其见我军顿兵秭归,久战疲敝,遣水军溯江而上,骚扰我后方,甚至尝试断我归路,与秭归守军内外夹击,我军岂不腹背受敌?”

他看向张飞,目光恳切而坚定:“三将军,兵法云‘城有所不攻’。秭归虽是要地,然此刻强攻,非但难下,反而可能将我大军置于险地。到非是畏战,实乃为大局计!”

“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难道就此退兵不成?”张飞闷声问道,语气已不似方才那般急躁。

“非是退兵,而是转攻为困,稳固根本,再图进取!”陈到斩钉截铁道,“当下上策,乃是暂缓对秭归的强攻。我军主力应后撤至夷陵一线,依托夷陵城进行休整补充。”

他手指点向地图上的夷陵:“首先,派遣得力将领,彻底肃清夷陵周边乃至通往后方永安道路上的所有吴军残部及不稳定因素,确保后勤补给线安全无虞,并征集民夫,加快转运粮草军资。”

“其次,在夷陵大造攻城器械!井阑、冲车、投石机!没有这些,攻打秭归这等坚城,无异于以卵击石。同时,令将士们充分休整,恢复体力士气。”

“再次,奏请陛下和军师,从后方增调兵力,尤其是擅长水战之部队,或征集、建造船只,以期未来能与陆逊争夺江面控制权,至少保障我侧翼水路安全。”

“最后,”陈到的目光再次投向秭归,“对秭归,我军可采取困守之策。不必大军围城,但需派出数支精锐游骑,不断袭扰其城外,打击其出城采集粮草、打探消息的小股部队,使其不得安宁,无法从容加固城防、积累物资。如此,我可养精蓄锐,彼则日渐困顿。待我军准备充分,时机成熟,再以泰山压顶之势,一举攻克秭归!届时,陆逊纵有通天之能,亦难回天!”

陈到一番话,条理清晰,利弊分明,既考虑了眼前的困难,又谋划了长远的胜机。

张飞听完,沉默了良久。他虽然渴望立刻报仇雪恨,但也深知陈到的谋划才是老成持重之道。大哥刘备将东路大军交予他二人,他不能因一时意气而铸成大错。

终于,他长长吐出一口浊气,仿佛将胸中的焦躁和怒火也一并吐出,重重坐回案后:“罢了!叔至,你说得对!是俺老张心急了。这秭归…就让它再多立几日!”

他抬起头,眼中恢复了统帅的决断:“就依你所言!明日一早,大军拔营,退回夷陵!留下两千精骑,由你部白毦兵将领统率,负责袭扰秭归,盯死陆逊!其余人马,随俺回夷陵,肃清残敌,修整练兵,打造器械!”

“三将军英明!”陈到心中一块石头落地,拱手领命。他就怕张飞一时冲动,强行攻城。

“俺这就给大哥和孔明写信,说明情况,请他们支援粮草器械,再调些水军过来!”张飞抓起笔,又恢复了雷厉风行的样子。

帐外的夜色依旧深沉,但帐内的决策,却为这支疲惫而兴奋的得胜之师,指明了更稳妥、也更有可能最终取胜的道路。放弃立即强攻的诱惑,转而进行看似缓慢却更为坚实的积累,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战略定力。

秭归城头的火光依旧在远处闪烁,但蜀军大营的灯火,已开始为明天的战略转移做准备。攻克秭归的战役,并未结束,只是进入了另一个阶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