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 > 第2章 将做院的轰鸣

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 第2章 将做院的轰鸣

作者:花小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02:03:36

成都南郊,依山傍水之处,一片新辟的工坊区终日笼罩在烟火与叮当声中。

这里,便是由大将军陈到提议、丞相诸葛亮全力支持建立的“将作院”。

与外界春耕的祥和繁忙不同,将作院的核心区域——那座被厚重土石垒砌、高达两丈余的“一号高炉”旁,气氛总是炙热而紧张。

此刻,炉火正熊!

暗红色的火焰从炉膛的观察孔喷吐而出,将围在炉前的几张淌着汗水、沾满煤灰的脸庞映照得明暗不定。

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硫磺味、煤烟味以及一种金属被熔炼到极致时散发出的奇异焦香。

“加力!鼓风!”

负责掌炉的是一位名叫蒲元的老匠人,他年约五旬,手臂粗壮,眼神却锐利如鹰。

他死死盯着炉内翻腾的炽白熔流,声音嘶哑地吼道。

旁边,几名精壮学徒赤着上身,肌肉虬结,奋力推动着连接巨大皮囊的木制连杆。

改良后的水力鼓风机暂时无法安装于此,但人力驱动下,风箱依旧发出沉闷而有力的“呼哧”声,将更多的空气压入炉膛。

炉内的火焰瞬间由暗红转为亮白,温度急剧攀升,热浪扑面而来,让人几乎无法呼吸。

陈到站在稍远一些的安全区域,同样是一身便于活动的短打装扮,额角也见了汗。

他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感受着脚下地面传来的轻微震动,听着那火焰咆哮与风箱嘶鸣交织成的工业轰鸣。

这声音,在他听来,比任何丝竹管弦都更令人心潮澎湃。

自从将作院成立,他凭借记忆中那些模糊的“高温”、“脱硫”、“炒钢”等概念,结合能搜集到的古代冶炼记载(如《考工记》的只言片语),与蒲元等顶尖工匠反复探讨、试验。

失败了无数次,浪费了不知多少矿石和木炭,才终于摸到了些许门道。

这“一号高炉”及其配套的“搅拌脱硫”法,便是心血结晶。

“大将军,”蒲元用挂在脖子上的汗巾胡乱抹了把脸,走到陈到身边,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看这火色,这次……这次有八成把握!炉温远超以往,那‘搅拌’之法也按您说的,加入了石灰石,硫杂之气确已大减!”

陈到点了点头,目光依旧锁定在高炉下方的出铁口。

他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即将到来。

所谓的“章武钢”,并非一蹴而就的完美钢材,而是在现有条件下,通过提高炉温、初步脱硫,得到品质远胜普通生铁和熟铁的“高碳钢”或“灌钢”的雏形。

即便只是这一步,对于这个时代的兵器甲胄而言,已是质的飞跃。

“准备出钢!”

蒲元深吸一口气,猛地挥手。

学徒们立刻行动起来,用长长的铁钎捅开出铁口的封泥。

刹那间,一道炽白耀眼、宛若熔岩般的洪流奔涌而出,沿着预先铺设好的陶制流道,注入下方早已准备好的砂模之中。

钢水翻滚,气泡嘶鸣,溅起的火星如同节日的焰火,映亮了整个工棚。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成败,在此一举!

钢水缓缓注入一个长条形的刀范(模具)。

待其稍冷,蒲元亲自动手,用特制的长钳将其夹出,放置到铁砧之上。

另一名壮硕的工匠早已抡起了沉重的铁锤。

“铛——!”

第一声锤击,清脆而悠长,仿佛敲在了每个人的心弦上。

接下来的锻打,便是一场力与火的舞蹈。

赤红的钢坯在重锤下延展、变形,火星四溅,杂质被进一步挤出。

蒲元在一旁紧紧盯着,不时指点着锻打的部位和力度。

陈到虽然不通具体技艺,但也明白,这千锤百炼的过程,正是赋予钢铁韧性和强度的关键。

锻打、淬火、回火、打磨…

一套繁琐而严谨的流程下来,天色已然近黄昏。

当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一柄形制标准的环首刀,静静地躺在了蒲元手中。

刀身还带着打磨后的余温,线条流畅,光可鉴人,隐隐透出一股青湛湛的寒芒,与寻常铁器的乌沉之色截然不同。

“大将军,请验看!”

蒲元双手捧刀,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陈到接过这柄新鲜出炉的环首刀。

入手沉甸,刀身平衡感极佳。

他屈指在刀身上轻轻一弹。

“铮——!”

一声清越悠长的嗡鸣响起,久久不绝,仿佛龙吟。

陈到眼中精光一闪,他左右看了看,目光落在旁边兵器架上的一柄旧制环首刀上。

那是军中目前普遍装备的武器,保养得不错,刀刃也开了锋。

“取那柄旧刀来。”

一名亲兵立刻将旧刀取下,双手奉上。

陈到示意亲兵握紧旧刀刀柄,横架于身前。

他没有动用真气,只是凭借臂力,举起手中的“章武钢”新刀,对着旧刀的刀身,猛地斜劈而下!

“嚓——!”

一声轻响,并非金铁交鸣的刺耳撞击,更像是利刃切过朽木。

众人定睛看去,只见那柄旧制环首刀,竟已被从中斩为两截!

断口光滑如镜!

而陈到手中的新刀,刀刃完好无损,连一个细微的崩口都找不到!

短暂的寂静之后,整个工棚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

“成了!我们成了!”

“神兵!这是神兵啊!”

“章武钢!章武钢!”

工匠们相拥而泣,激动得难以自已。

无数个日夜的辛劳,无数次失败的煎熬,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无与伦比的喜悦和自豪。

蒲元老泪纵横,对着陈到深深一揖:“大将军!若非您指点迷津,我等愚钝,焉能得此神铁!此乃天佑大汉,天佑陛下啊!”

陈到抚摸着冰冷而锋利的刀身,感受着那蕴含其中的力量,心中亦是激荡难平。

他仿佛看到了成千上万柄这样的利刃,装备在白毦兵、元戎营乃至所有汉军将士手中,在未来的战场上,将如何摧枯拉朽!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一张张因激动而涨红的脸庞,声音沉稳而有力:“此非天佑,实乃诸位工匠心血所凝,智慧所聚!此钢,当以陛下年号命名,曰‘章武钢’!以此钢铸甲兵,何愁逆魏不破!何愁汉室不兴!”

“万岁!”

“陛下万岁!”

“为大汉效死!”

欢呼声再次响起,穿透工棚,在将作院的上空回荡。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快步来到陈到身边,低声道:“大将军,丞相来了,正在外面。”

陈到闻言,将手中的“章武钢”环首刀递给蒲元:“好生保管,按此工艺,全力生产!优先装备白毦兵与元戎营!”

“诺!”蒲元郑重接过,如同捧着稀世珍宝。

陈到整理了一下衣袍,大步向外走去。工棚外,夕阳的余晖洒满大地,诸葛亮正负手而立,含笑看着这边。

显然,刚才里面的欢呼和那声清脆的断刃之声,他已经听到了。

“丞相。”陈到上前见礼。

诸葛亮看着陈到,又望了望那依旧轰鸣作响的高炉方向,眼中闪烁着智慧与欣慰的光芒:“叔至,此间轰鸣,可是为我大汉,敲响了克复中原的晨钟?”

陈到拱手,语气坚定:“回丞相,此非晨钟,乃战鼓!是时候,让曹魏听听我大汉的锋芒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