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 > 第63章 龙体为重

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 第63章 龙体为重

作者:花小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02:03:36

成都的春天,似乎终于驱散了去岁以来的肃杀与阴霾。

皇宫御花园内,柳絮轻飞,百花渐放,暖阳透过稀疏的云层洒下,带来几分难得的慵懒与平和。

然而,在这片祥和的景象中心,却弥漫着一股与春意格格不入的凝重。

汉皇帝刘备,身着宽松的常服,外罩一件锦袍,正由两名内侍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在铺着鹅卵石的小径上缓缓踱步。

他的脸色依旧带着病后的苍白与虚弱,往日那双顾盼生威的眼眸,此刻也显得有些黯淡,脚步虚浮,每走几步,便需要稍稍停顿,喘息片刻。

诸葛亮与陈到,一左一右,稍后半步跟随。

两人皆面色肃然,目光时刻不离刘备的身影,既含着深深的忧虑,又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孔明啊…”刘备停下脚步,望着不远处一株开得正盛的桃花,声音略显沙哑,“今日朝会上,关于南中民乱之事,李正方(李严字)所言,似也有些道理。是否可再遣一能言善辩之使,携厚礼前往抚慰?兴兵征伐,终究劳民伤财,且南中瘴疠之地,将士易生疾病…”

他的眉头微蹙,显然仍在思虑国事,甚至下意识地想要做出决策。

诸葛亮立刻上前一步,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反驳的坚决:“陛下。”

他微微躬身,“南中之事,臣与正方、文伟(费祎字)等已议有方略,陛下不必挂心。此刻,陛下唯一要务,便是遵太医嘱托,静心休养。园中风大,不若臣等陪陛下回殿中歇息?”

刘备闻言,脸上闪过一丝无奈与落寞,他抬手轻轻摆了摆,叹道:“整日卧于榻上,筋骨都要僵了…不过是些疥癣之疾,何须如此小题大做?朕觉得,已好了七八分了…”

这话语中,竟带着几分孩子气般的抱怨和不甘心。

他一生奔波劳碌,如今骤然被要求放下一切权柄,静养休憩,实在是难以适应。

“陛下!”这一次,开口的是陈到。

他的声音比诸葛亮更加直接,带着军人特有的铿锵,“陛下之安康,乃国之根本,绝非疥癣之疾!太医有言,陛下此次乃积劳成疾,元气大伤,若不加调养,恐损寿数!”

“如今东线暂平,北疆暂无大战,正乃陛下安心休养之良机!朝中诸事,有丞相与太子及诸位大臣,必不敢有误!”

“恳请陛下,以社稷为重,以天下苍生为念,保重龙体!”

陈到的话语掷地有声,甚至带着一丝恳求。

他亲眼见证了刘备是如何从一场濒死的大病中挣扎过来的,深知其身体的脆弱。

刘备看着陈到那急切而诚挚的脸庞,又看了看诸葛亮那写满担忧却无比坚定的眼神,终于长长地、无奈地叹了口气。

他何尝不知臣子们是为了他好?

只是…只是这肩上的担子,心中的抱负,岂是说放就能放下的?

“罢了,罢了…”刘备摇摇头,任由内侍搀扶着,转向回宫的方向,“朕听你们的,听你们的便是…只是,苦了孔明你了,还有朝中诸位爱卿。”

“此乃臣等本分。”诸葛亮与陈到齐声道,心中稍稍松了口气。

将刘备送回寝殿,仔细嘱咐了内侍和太医一番后,诸葛亮与陈到方才退出殿外。

站在殿前的汉白玉台阶上,俯瞰着渐渐恢复生机的宫城,诸葛亮脸上的凝重却并未减少。

他沉默了片刻,忽然开口道:“叔至。”

“丞相。”陈到肃然应道。

“陛下的情况,你我都看到了。”诸葛亮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种深沉的忧虑,

“虽暂时无碍,然根基已损,再经不起丝毫劳心劳力了。今后这数年,陛下必须彻底静养,方能…方能延年益寿。”

陈到心中一凛,重重地点了点头。

他明白诸葛亮话中的未尽之意。

诸葛亮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向陈到,那眼神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托付之意:“国不可一日无君,亦不可一日无主事之人。太子虽已监国学习,然年幼识浅,需人辅弼。朝政政务,亮自当竭尽全力,与正方、文伟等共同维持。然…”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凝重:“然这征伐之事,这四方之兵戈,却不能再让陛下操一丝一毫之心!甚至…若非必要,亦不可过多烦扰太子。今后,这整军经武、卫戍边疆、乃至必要时率军征讨之不臣的重任…”

诸葛亮的手,重重地按在陈到的肩膀上,目光如炬:“恐需多仰赖叔至你了!”

这句话,如同千钧重担,瞬间压在了陈到的肩头!

这不是简单的委以军事重任,这是在刘备无法理事、刘禅尚未成熟的特殊时期,将整个蜀汉的军事力量和对外征伐的决策执行权,极大地向陈到倾斜!

意味着他将成为诸葛亮在军事领域最依赖的臂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代行“大将军”的职权!

陈到感到呼吸都为之一窒。

他知道这份信任有多重,也知道其中的责任和风险有多大!

朝中并非铁板一块,李严等人对军权也并非没有想法…

“丞相!”陈到下意识地就想推辞,“到年轻资浅,恐难当此大任!朝中尚有车骑将军(张飞),以及魏文长、吴子远等宿将…”

“翼德性情刚烈,冲锋陷阵无人能敌,然统筹全局、权衡利弊,非其所长。文长善守亦善攻,然…有时过于激进,需人节制。子远等将,亦需有人协调。”

诸葛亮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亮观察已久,叔至你虽年轻,然有勇有谋,沉稳持重,更难得的是,心怀大局,不徇私利。白毦兵经你之手,脱胎换骨,便是明证!汉中、东线两战,已足证你之能力与忠诚!”

他目光深远,仿佛看到了未来:“陛下乃我大汉之魂,只要陛下在,人心便不会散。而你,叔至,亮希望你成为我大汉最锋利的剑,最坚固的盾!为陛下,为太子,守住这基业,开拓这疆土!”

陈到看着诸葛亮那充满殷切期望和绝对信任的眼神,所有推辞的话都咽了回去。

他胸膛剧烈起伏,一股热血直冲顶门,猛地抱拳,单膝跪地,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却斩钉截铁:

“承蒙丞相信重!到,必竭尽驽钝,万死不辞!必不负陛下与丞相之托!肝脑涂地,以报国恩!”

这不是简单的表态,这是一个沉甸甸的承诺,一个在刘备休养期间,守护蜀汉军事命脉的庄严誓言。

“好!好!”诸葛亮欣慰地将陈到扶起,“有叔至此言,亮便放心了。起来吧。”

他沉吟片刻,道:“眼下便有一事。南中之地,自先帝入川以来,一直叛服无常。近日又闻豪帅雍闿、牂牁郡守朱褒等似有异动,勾结蛮族,恐生大变。此事,亮本欲亲往,然…”

他看了一眼刘备的寝殿,“陛下需人时刻看顾,朝政亦千头万绪。亮分身乏术。”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陈到:“亮意,由你总督南中军事,统筹调度。先以抚为主,示之以威,若其冥顽不灵…”

诸葛亮眼中寒光一闪,“则果断以白毦精锐击之!以雷霆之势,平定后方,方可全力北向!”

“末将领命!”陈到毫不迟疑。南中的问题,他早已通过军情司有所了解,也知道这是检验新式白毦兵和自身能力的绝佳战场。

“去吧。”诸葛亮拍拍他的肩膀,“详细方略,亮稍后与你细谈。所需粮草军械,亮会令李严全力配合。记住,陛下休养期间,内外安稳,至关重要!”

“是!”陈到再次行礼,转身大步离去。他的步伐沉稳而坚定,背影挺拔如松。

看着陈到远去的背影,诸葛亮久久伫立,羽扇轻摇,眼中充满了希冀,也有一丝难以察觉的疲惫与担忧。

将如此重担压在一个年轻将领身上,是不得已而为之,也是一场豪赌。

但他相信自己的眼光,相信这个从刘备脚臭开始就带来无数奇迹的年轻人。

而陈到,此刻心中亦是波澜起伏。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的角色已然不同。

他不再只是一员冲锋陷阵的猛将,更将成为支撑起蜀汉军事脊梁的柱石之一。

前方的道路,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责任。

他握紧了腰间的剑柄,目光投向南方那片未知而充满危险的土地。

白毦兵的锋刃,是时候指向新的敌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