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成寡妇,我的媳妇竟然是男的 > 第39章 山里那个“野人”,递给我一本烂册子

暴雨如注,夜色被撕成一片混沌。

狂风撞开茅屋的门板,桃姑浑身泥水地扑倒在地,蓑衣碎裂,脸上分不清是雨是泪:“苏娘子!快走——赵元禄勾结猎户,带了火把刀弓,说你在山里祭拜野神,行妖邪之事!他们要搜谷抓人,见影就射!”

苏晚晴心头一震,手中的油灯猛地晃了一下,火苗险些熄灭。

祭拜野神?

她哪有工夫装神弄鬼!

那片山谷不过是她偷偷开辟的试验林,几株嫁接树因气候反常,愈合速度竟比寻常快了近半,她正日日记录温湿度、施肥量与木质融合程度,只为找出其中规律。

可如今,这些本该无人知晓的秘密,却被安上了“通灵招邪”的罪名!

她猛地站起,一把抓起桌上的油布包——里面是她三年来所有嫁接记录、土壤改良笔记、发酵配方手稿。

这是她的命,是她从现代穿越而来唯一能攥在手里的东西。

“不能毁。”她咬牙低语,“谁也别想烧了我的根。”

身后,一阵窸窣声响。

谢云书已默默披上粗麻斗篷,脸色苍白如纸,却站得笔直。

他没说话,只是将一支削尖的竹矛插进腰间,缓步走到她身侧。

“我陪你去。”

声音轻得像风,却重如磐石。

苏晚晴怔了一瞬。

这个人,平日三步一喘,连端碗都手抖,此刻却在雷雨交加的夜里,执意随她闯入禁地般的深谷。

她想劝,话到嘴边又咽下——这男人看似柔弱,骨子里却比谁都倔。

就像那株埋在冻土里不肯死的桃根,静默无声,却始终在向下扎。

两人冒雨出发,山路早已化作泥潭。

雨水顺着额发灌进衣领,每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滑动。

春雷炸响,照亮前方幽深的谷口,宛如巨兽张开的咽喉。

终于抵达试验林。

眼前的景象却让苏晚晴呼吸一滞。

那些她亲手嫁接的桃树安然无恙,可树根周围,竟散落着一圈圈细小石堆,排列诡谲,呈螺旋状向中心聚拢,像是某种古老阵法。

更奇怪的是,每块石头都被精心打磨过,表面泛着湿润的青光,在闪电照耀下竟隐隐流转出脉络般的纹路。

谢云书蹲下身,指尖轻轻拂过石阵边缘,眉心骤然一紧。

“这不是祭祀。”他声音压得很低,几乎被雨声吞没,“是‘地脉引’——导气聚阳之术。传说宫中御苑为催果蔬早熟,曾以秘法引地下热气上涌……此术早已失传。”

话音未落,枯叶堆中忽然传来一声窸窣。

一人缓缓坐起。

白发如雪,披散至腰,面容枯槁却眼神锐利如鹰。

他手持一根刻满奇异纹路的桃木杖,杖头嵌着一块暗红玉石,雨水落在上面,竟不滑落,仿佛被吸住一般。

他盯着苏晚晴怀中的油布包,目光如钩。

“你……用粪水浇树,也能记下时辰与气温?”声音沙哑干涩,像是三十年未曾开口。

苏晚晴心跳猛顿。

这人是谁?为何知道她的记录习惯?

她强自镇定:“我是种田的,靠天吃饭,自然得看天时。”

老者冷笑一声,伸手一抓——动作快得不像凡人!

油布包竟自行飞出她怀抱,落入对方手中。

他粗暴地翻开最外层一页,上面密密麻麻写着“五月廿五,晨露后施腐禽液肥二两,气温十八度,风向东南,嫁接口膨胀率提升百分之六……”

他的手指忽然颤抖起来。

一页页翻过,越看越急,到最后竟双膝一软,跪坐在泥水中,仰头望天,喉中发出呜咽般的笑声。

“荒唐……荒唐啊!”他喃喃道,“不懂古礼,不知经络,不诵《园经》……可你做的,全对了!全都对了!”

他猛地抬头,眼中精光暴涨:“你是谁?谁教你的?”

“没人教。”苏晚晴冷冷回视,“这是我祖上传下来的手艺。”

老者怔住,许久才低声吐出两个字:“非遗?”

她一惊:“你怎么知道这个词?”

老者没有回答,只是缓缓起身,拄杖走向崖壁一处隐蔽岩洞。

片刻后,他拖出一卷潮湿发霉的残册,封面焦黑,只剩三个模糊字迹:《天工植要》。

他颤巍巍翻开其中一篇,指着一行蝇头小楷:“嫁接之道,不在皮肉相贴,而在气脉相通。削枝若断经,接木如续魂——此为‘气引术’。”

苏晚晴瞳孔骤缩。

这不正是她凭经验摸索出的“活髓对接法”原理?

原来古人早已参透!

老者凝视着她,一字一顿:“我叫山魈,先帝时司农寺园艺监副使。因谏言‘草木亦有经络,伤其根则损其神’,触怒权贵,流放至此,三十载不得归。”

他将残册递来,眼神复杂:“你虽无师承,却以凡俗之法,踏上了‘天工’之路。这书……或许不该由我交出,但若再藏下去,怕是要烂在这山里了。”

苏晚晴双手接过,指尖触到那粗糙纸面的一瞬,仿佛有电流窜过脊背。

这是什么?是古代农业智慧的巅峰!是超越时代的种植秘技!

而此刻,它就在她手中。

她尚未言语,身旁的谢云书却已悄然靠近那残册,目光如刀般扫过边缘——

一道朱红色批注赫然入目,墨迹虽淡,却如血痕刺眼:

此术禁用于民——司农寺令。

暴雨初歇,山雾如纱,缠绕着杏花村外那片幽深山谷。

茅屋内一盏油灯摇曳,映得墙壁上人影晃动,仿佛藏着无数未解之谜。

苏晚晴盘膝坐在草席上,指尖轻抚那卷残破古籍——《天工植要》。

她眼中燃着火,不是恐惧,而是久违的、近乎狂热的兴奋。

这书里的每一行字,都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她前世只能仰望的门。

那些她凭直觉摸索出的嫁接手法、根系养护、温控催芽,在书中竟有系统论述,甚至细化到了“气引术”与“脉合律”的玄妙层次。

古人所言“草木有灵”,原来并非虚妄,而是对植物生命律动的极致洞察!

她立刻动手,连夜誊抄。

笔尖在粗糙纸面上沙沙作响,一字一句,皆如刻入骨髓。

她不敢用墨锭——太费时间,干脆将灶灰调水为墨,以竹签削成硬笔,一笔一划,工整不乱。

每抄完一页,便低声复述一遍,仿佛要将这些失传千年的智慧,生生烙进灵魂。

而一旁的谢云书,却始终沉默。

他倚在门框边,脸色依旧苍白,呼吸微弱,可眼神却冷得像冬夜寒潭。

他反复摩挲着残册边缘那道朱批——“此术禁用于民——司农寺令”。

五个字,如刀刻骨,透着森然权柄的警告。

这不是简单的技术封锁,是统治者对民生力量的刻意压制。

能让朝廷明令禁止、连宫中匠人都不得私传的技艺,绝非寻常农书。

它背后牵扯的,或许是掌控粮产、垄断优种的国策根基,甚至……涉及龙脉风水、天地气运的隐秘禁忌。

他眸光一闪,忽然抬手敲了三下窗棂——暗语。

片刻后,一道黑影自屋檐跃下,无声落地,正是潜伏在村外的陆昭,漕帮密探,也是他仅存的旧部之一。

“将副本送走。”谢云书声音极低,却字字如钉,“沿水路至清江口,交‘渔火七号’,转递漕帮总舵。另附一张图。”他摊开一张粗麻纸,指尖蘸水勾勒,寥寥数笔,竟绘出一座废弃园林轮廓,方位精准,连偏殿倒塌角度都标注清楚。

“这是前朝御园‘芳菲苑’遗址,曾为皇家育种重地,三十年前一场大火后封禁。去查——当年那场火,是谁下的令。”

陆昭领命,身影如烟消散于晨露之中。

苏晚晴抄至中途抬头,见此一幕,眉头微蹙:“你信不过我?”

谢云书回头,神色未变:“我信你。但我不能赌。这书若暴露,来的就不是赵元禄那种村霸,而是披铁甲、执诏令的钦差,是夜里杀人不见血的东厂缇骑。你可知为何‘司农寺’要禁此术于民间?因为它能让人不靠天、不跪官,也能丰衣足食。一个村子会富,十个村子会反,百个村子……就能动摇江山。”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她抄写的字迹上,声音渐柔:“所以,你要继续种桃,要酿‘晚晴露’,要让所有人吃上甜果。但得悄悄地,像春雨入土,无声无息。”

苏晚晴怔住。

她原以为自己只是个搞农业的技术员,如今才明白——她手中握着的,是一把能撬动王朝根基的犁。

三日后,桃姑带着十几个山民,挑着十余筐野李上了山。

果子又小又涩,砸进嘴里能酸掉牙根。

可桃姑却红着眼说:“我男人死前还在试嫁接……他说,山里人不该一辈子啃苦果。你们若肯教,我们……愿做第一批户头。”

苏晚晴望着漫山荒枝,心中蓝图轰然展开:以“晚晴露”桃为母本,嫁接苦李、野梅、酸杏,培育系列风味果品;统一种苗、技术、收成,成立“杏林社”,按股分红——合作社模式,就此落地。

她转身看向谢云书,眼里闪着光:“你说,咱们能不能种出比皇宫贡果还甜的桃?”

他凝视着她,风拂过她鬓角碎发,灯影在她眸中跳动,像星火燎原。

他低笑,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你若想摘星,我便为你搭梯。”

夜复归寂静,唯余油灯一盏。

晨雾未散,苏晚晴已坐在案前,逐页细读抄录的《天工植要·嫁接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