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成寡妇,我的媳妇竟然是男的 > 第25章 账本送出去之前,得先让狗咬起来

天刚蒙蒙亮,杏花村还裹在薄雾里,鸡犬未鸣,唯有北风卷着枯叶打窗。

苏家灶间却已燃起微火,谢云书坐在矮凳上,手中毛笔悬于半空,墨滴将落未落。

他眸光沉静,像一潭深不见底的寒水。

纸上誊抄的《粮税明细》只写了半页,字迹工整却不显刻意,正是村中账房常用的俗体。

他在“主谋”一栏停了许久,最终落笔写下四个字——族老共谋。

没有点名,没有指姓,却如一根毒刺,轻轻扎进那些权势者最怕被人触碰的暗疮。

“这封信若只是告发,他们只会联手灭口。”他低声自语,声音几不可闻,“但若让他们彼此怀疑……狗咬狗,才最痛。”

窗外,春桃蹲在柴堆后头,双手冻得通红,怀里紧抱着一个油纸包。

她昨日逃出周家时,背上还挨了一棍,如今走路仍有些跛。

可她眼神亮得出奇——那是绝境之人抓住救命稻草的光。

“谢先生……真能行吗?”她小声问。

谢云书抬眼看了她一眼,目光温和却不带温度:“你只需记住,今夜三更,把信塞进四位旁系长辈家门缝,尤其是赵老三家、李瘸子院墙下那个破陶罐里。别让人看见脸,也别说话。”

春桃用力点头:“我懂!就像老鼠钻洞,悄无声息!”

“去吧。”他合上册子,吹熄油灯,“从现在起,你不再是周家的奴婢,是你自己的人了。”

春桃愣了一瞬,眼眶忽然红了,转身飞快地跑了出去,身影隐入晨雾,像一只终于挣脱牢笼的小鸟。

两日后,村中骤起波澜。

先是祠堂前的老槐树上被人钉了一张黄纸,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几个大字:“井底有证,贪者当诛!”没人敢揭,也没人敢撕,仿佛那纸是烧红的烙铁。

紧接着,三位族老接连称病闭门,可入夜之后,却有人看见他们披着黑斗篷,鬼祟地翻过后山小路,聚在祠堂偏殿密会。

吴婶那天清晨去后山砍柴,路过祠堂墙外,忽听里面传来一声怒吼:

“老四!你当初分了多少?八百石里你拿三成?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在账上做了手脚?”

另一个声音颤抖着反驳:“放屁!是你瞒着大家多报损耗,私吞了整整两百担!你儿子去年突然盖新房,钱从哪来的?”

“谁说是我?老二家闺女嫁妆拉了六车绸缎,她爹不过是个管仓的,能有几个余钱?”

争吵越来越激烈,夹杂着拍桌、踹凳的声音,还有压抑的哭腔和咒骂。

吴婶吓得差点扔了斧头,贴着墙根一路小跑回家,当晚就灌了半碗烧酒压惊。

“不得了啊……”她抖着手对丈夫说,“祠堂里那几位,怕是要自己先打起来喽。”

消息如野火燎原,一夜之间烧遍全村。

苏晚晴拄着拐杖,在集市上卖自家酿的梅子醋,听着周围妇人们压低嗓音议论纷纷,嘴角微微扬起。

她没多言,只淡淡说了句:“听说府衙那边,最近要重查景和七年的赈灾旧案——凡是签字画押、主动交代的,都能减罪。”

这话像一颗石子投入浑水,瞬间激起千层浪。

当晚,就有两个曾在粮仓做事的小吏偷偷摸摸找到陈秀才家,求他代写诉状。

一人甚至带着半本残账,跪在地上直磕头:“先生救我!我一家老小都指着这点活命钱吃饭,若被牵连进去,全族都要遭殃啊!”

陈秀才捋着胡须,眼中精光闪动:“你们可知是谁放出风声?”

“不知道……但都说,是苏家那位‘病痨鬼’男人写的副本,藏在祠堂井底!”

陈秀才沉默片刻,忽然笑了:“好一招借刀杀人……不,是借人心之刀,斩贪欲之根。”

而此时,柳二狗正站在周家门口,脸色铁青。

他奉周老爷之命来稳住局面,可手下几个平日横行乡里的泼皮竟开始推诿搪塞,有的说娘病了要侍疾,有的干脆躲进了丈人家。

“一群废物!”他一脚踹翻路边的破桶,眼中戾气翻涌。

一定是那对“夫妻”动的手脚。

可他不敢轻举妄动——自从苏晚晴那一记铜锣响彻全村,村里女人看他的眼神都变了。

她们不再怕他,反而带着鄙夷与警惕。

更让他心惊的是,昨夜他潜伏在苏家屋后,亲眼看见谢云书站在院中练拳。

动作缓慢,却如蛇吐信、鹰扑兔,一招一式皆蕴杀机。

那根本不是一个病人该有的身手。

“那不是病痨鬼……那是蛰伏的狼。”柳二狗背脊发凉。

与此同时,苏家灯火未熄。

谢云书执笔在新抄的副本上勾画标记,忽然抬头,望向院外漆黑的夜色。

“快了。”他低声道,“只要有人按捺不住,亲自下井……”

苏晚晴端茶进来,听见这句话,挑眉一笑:“等的就是这一刻。”

窗外,冷月高悬,照着村东那口幽深古井。

井口覆着青苔,绳痕斑驳,仿佛藏着无数未曾诉说的秘密。

而在某间昏暗的屋内,一位族老独坐灯下,盯着那封匿名信看了整整一个时辰。

他的手开始发抖,额头渗出冷汗,嘴里喃喃重复着一句话:

“如果别人已经拿到了……那我必须先找到它……必须……”夜色如墨,浓得化不开。

杏花村的狗吠声突然炸起,一声接一声,撕破了死寂。

村东那口古井旁,火把晃动,人影攒动,惊得树梢寒鸦扑棱棱飞起。

一名族老浑身湿透地瘫坐在井沿,怀里紧紧抱着一只泛黄的空木匣,头发滴着水,眼神涣散,口中反复嘶吼:“他们拿走了!账本……不见了!我们全完了——全完了啊!”

声音凄厉,像刀子刮过青石板,刺得人心发麻。

消息传得比风还快。

不到半个时辰,整个村子都醒了。

妇人们披衣出门,男人们攥着扁担守在门口,连平日最老实巴交的老李头也拄着拐杖往井边凑。

谁都知道,那口井底下埋的不只是泥,还有景和七年那一场“赈灾粮蒸发三千石”的滔天黑幕。

可如今,证据没了。

有人说是鬼神作祟,有人说是府衙提前动手,更多人却悄悄把目光投向村西那间低矮却日渐整洁的苏家茅屋。

王德发就是在这时候来的。

他缩着脖子,搓着手,脸上堆着笑,脚下却不敢跨进门槛半步。

“嫂子……这事儿闹得,唉,我也替您不平。周家那些人,横行霸道惯了,早该有人治治。”他干笑两声,“若、若有我能出力的地方,您尽管开口。”

苏晚晴正蹲在灶前烧水,头也没抬,铜壶嘴冒出的白气拂过她清冷的侧脸。

她慢条斯理地拨了拨炭灰,才淡淡道:“那你先把去年克扣我的二十文工钱还了。”

王德发一愣,脸上的笑僵住了。

二十文?

就为了二十文,她当着全村人的面揭了周家的皮?

可再一想,这女人自来了杏花村,哪件事不是从小处着手,却步步见血?

改良稻种、酿醋换钱、开铺收废柴……件件不起眼,件件撬动利益。

如今这一局,分明是早有预谋。

他咽了口唾沫,讪讪掏出几枚铜钱放在门边石墩上,逃也似的走了。

苏家院内,谢云书已点燃一炉艾草熏香,青烟袅袅盘旋,驱散夏夜蚊虫。

他坐在檐下小案前,指尖轻抚茶盏边缘,眸光幽深如井。

“豺狼互噬之时,才是猎人收网之刻。”他嗓音低沉,像从地底传来。

苏晚晴端着热茶走来,在他对面坐下。

她没说话,只是望着远处纷乱跳动的灯火——那是族老家门前聚集的人群,是周府连夜召集的家丁,是恐惧与贪婪交织成的漩涡。

她轻轻点头:“再等三天。”

风掠过竹帘,带来一丝闷热。

天边雷声滚滚,压着乌云缓缓推进,一场酝酿已久的暴雨,终于要落下来。

就在她起身欲回房时,谢云书忽然开口:“明日你若去府城赶集……”

他抬手,从贴身衣襟中取出一张泛黄残旧的纸页,轻轻摊在案上。

纸上墨迹斑驳,却勾勒出一条蜿蜒商路,起点正是杏花村所在州县,终点指向北方边陲。

沿途标注着十余个驿站、暗仓与接头暗号,其中三处赫然写着“周记粮行”字样。

更触目惊心的是,路线旁一行小字批注:

“以陈谷掺沙土,充作赈灾替代粮,价高三成,利归私库。”

苏晚晴瞳孔微缩。

她低头看着那张图,又抬头看向谢云书——这个病弱“媳妇”,此刻眉宇间竟无半分柔怯,唯有冷峻如刀的清醒与洞悉。

“原来……”她嗓音微哑,“他们不止贪了一次。”

谢云书凝视着她,唇角极轻地扬了一下,像是笑,又像是某种更深的决意。

“你想让他们跪?”他问。

窗外,第一滴雨落下,砸在瓦片上,清脆如断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