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成寡妇,我的媳妇竟然是男的 > 第23章 新铺子开张,我偏要卖“禁品”

三日后,晨光未透,村东那片荒废多年的断壁残垣前,已聚起一片人声。

曾经杂草丛生的破屋地基上,一座三开间的简易食坊拔地而起。

木柱是新伐的松木,屋顶覆着厚实茅草,虽不奢华,却结实敞亮。

门楣之上,悬着一块漆色鲜亮的木匾——“晚晴记·自食其力”六个大字笔力遒劲,墨迹犹润,像是刚写就便迫不及待挂了上去。

风一吹,檐下铜铃轻响,香气也随之飘出。

不是米粥的温软,也不是面饼的焦香,而是一种奇异的、带着微酸与辛香交织的气息,像春日初醒的泥土里钻出的第一缕生机,又似陈年酒曲在暗处悄然发酵——浓而不腻,勾人馋虫,十里之外的鸡鸭都仿佛闻风而动,扑腾着翅膀往这边张望。

苏晚晴站在灶台后,一身粗布短打利落束腰,袖口高挽,露出两条线条紧实的小臂。

她手中一把竹刀翻飞,咔咔作响,将洗净晾干的萝卜切成均匀薄片,洒上粗盐、紫苏碎、花椒粒,层层码进陶坛中压实。

“这叫‘古法双酵腌渍’。”她声音清亮,穿透清晨微凉的空气,“头七日厌氧发酵去涩,后十日曝晒引菌增香。不出一月,开坛即是脆爽回甘、久存不坏的山野珍味。”

她一边演示,一边朗声道:“原料由村妇采收,工钱日结,童叟无欺。今日谁来干活,晌午就能领到铜板和饭食。”

话音未落,人群已是骚动。

几十名妇人早已等在路口,怀里抱着洗净的萝卜,眼巴巴望着那口正在熬酱的大锅——那是用酒糟、豆豉与山蜜调制的底料,正咕嘟咕嘟冒着琥珀色的泡,香气如丝如缕,缠住每一个人的鼻尖。

可就在队伍刚要涌入时,一阵粗暴的吆喝撕裂了宁静。

“站住!谁准你们开工的?!”

柳二狗带着五个膀大腰圆的汉子横冲直撞而来,手持棍棒,堵死入口。

他满脸横肉抖动,眼中凶光毕露:“村规第七条——不得私设商铺!违者罚谷十石!你苏晚晴算什么东西,也敢在这儿立字号?”

众人顿时噤若寒蝉,纷纷后退。

苏晚晴却连眼皮都没抬一下,只慢条斯理地将最后一块萝卜压进坛中,盖上油纸,封泥拍实。

然后,她才缓缓起身,掸了掸手上的灰,直视柳二狗。

“哦?村规?”她唇角微扬,从袖中抽出一张黄纸,高高举起,“那你看看这个——县衙签发的‘民业备案文牒’,加盖大印,明载‘鼓励民间自营,扶持贫户自救’。今上诏令,你一个走狗也敢拦?”

人群哗然。

柳二狗脸色一僵,正要反驳,忽听一声冷笑自后方传来。

“更巧的是,我这儿还有一份副本。”陈秀才从人群中踱步而出,青衫洗得发白,手中却稳稳展开一卷纸,“昨夜我特地跑了一趟镇上,查了档。不但有批文,还有律例注解:凡以劳换粮、集资共济之举,属合法营生,受官府庇护。”

他目光如针,直刺柳二狗:“倒是你们周家,常年向商户强征‘管理费’,美其名曰‘保境安民’,实则勒索敛财。按《刑律·贼盗篇》,此为‘倚势取财’,可判流徙三年。”

四周顿时炸开了锅。

“原来那些钱都被他们吞了!”

“怪不得去年交了五斗米,换来的是发霉的糠团!”

“我们饿肚子的时候,他们在吃肉喝酒!”

柳二狗脸色铁青,额头青筋暴起,手中棍子猛地一顿:“放屁!你们敢造反不成?!”

“我们不造反。”苏晚晴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却压下了所有喧嚣。

她转身走向屋后,推开地窖木门,火把一照——

一排排陶坛整齐排列,酒糟泛着暗红光泽;角落堆满麻袋,拆开一看,全是饱满粟米与各色种子;更有数十枚铜牌串成串,挂在墙上叮当作响。

“我的粮食,来路清白,不怕查。”她回身,目光扫过众人,“从今日起,每劳作一日,发铜牌一枚。集满五枚,可换一斗糙米,当场兑现。”

死寂。

随即,老人们红了眼眶。

那个曾因偷吃赈灾糠饼被鞭打三十大板的李婆婆,拄着拐杖一步步上前,颤巍巍接过第一枚铜牌,眼泪砸在泥地上。

“我孙子……就是饿死在那年冬天的……”她哽咽着,“要是早有这一天……”

人群沸腾了。

数十名妇女争先恐后涌进作坊,领活、分组、搬坛、切菜,井然有序。

孩童也被安排去拾柴、筛土,连半瘫的老汉都坐在门口帮忙穿萝卜片。

短短半日,三百斤萝卜入坛,五十人登记上岗,账册记得清清楚楚。

而柳二狗一行人,终究没敢动手,在无数双燃烧的眼睛注视下,灰溜溜退走。

暮色四合,炊烟袅袅。

苏晚晴立于院中,望着灯火通明的食坊,轻轻呼出一口气。

这是战争。

一场无声却致命的经济反击战,已经打响。

而在屋内深处,烛火摇曳。

谢云书靠坐在床沿,面色苍白如纸,指尖却稳得惊人。

他摊开一卷素纸,正以极细的炭笔书写。

忽然,喉间一阵腥甜涌上,他猛地侧首,一口鲜血溅在纸上,晕开如梅。

他不动声色地擦去血迹,继续落笔。

纸上赫然分作三栏:

【民怨证据】——标记★(可逐步公开)

【贪腐链条】——标记★★(需谨慎释放)

【军饷勾结】——标记★★★★★(致命,暂封)

他的眼神幽深如渊,笔尖停顿片刻,最终落在最后一个词上,重重圈起——

“鹰翎卫”。

夜色如墨,浸透了杏花村的每一寸土地。

晚晴记食坊的灯火却依旧亮着,像一颗倔强钉在黑暗里的星。

屋内,烛火摇曳,映得谢云书苍白的脸忽明忽暗。

他倚在床沿,一袭粗布单衣裹着瘦削身躯,指尖却稳如磐石,炭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刀锋划过冰面。

每写一行字,喉间便泛起一阵血腥气,他不动声色地侧首,用袖角接住溢出的血珠,再轻轻抹去,动作轻巧得像是拂去一粒尘埃。

纸面上,三栏条目清晰列开:

——柳二狗强征“保路钱”,李婆婆之孙饿死未得救济;吴婶丈夫修渠摔断腿,反被扣“懒工”罚粮……

——周家以“宗族公田”名义吞没官赈粮三成,转手高价倒卖;私设关卡抽成商户货资……

——去年冬,鹰翎卫押运北境军粮途经此地,周老爷亲迎十里,当夜有麻袋出入后院,次日账册多出三百两“香火捐”……

他的笔尖停在最后一行,缓缓圈下“鹰翎卫”三字,眸光沉冷如渊底寒铁。

门外脚步轻响,苏晚晴推门而入,发梢还沾着夜露,肩头微湿。

她刚巡查完地窖与账房,见他还未歇,眉头一蹙:“不是让你早些睡?这身子……”

“睡不着。”他抬眼,唇边浮起一丝极淡的笑,虚弱却不失清明,“我在想,我们今日卖的,真是萝卜干吗?”

苏晚晴一怔。

谢云书将纸卷轻轻推至她面前,声音低缓,却字字如钉:“我们现在卖的不是腌菜,是尊严。他们怕的也不是你赚了二两七钱银子,而是女人开始算账——一笔一笔,清清楚楚,再也不信‘你们不懂’那一套了。”

苏晚晴心头猛地一震。

她忽然明白,这场仗,从她举起那份县衙批文那一刻起,就不只是生计之争。

她是第一个站出来,把“被默认的剥削”摊开在阳光下的人。

而记账,就是最锋利的刀。

次日午时,烈日当空。

“晚晴记”门前排起了长龙。

第一批“双酵脆萝”售罄,铜板堆满木匣,清点后折合白银二两七钱整。

众人屏息围观,只见苏晚晴当众打开账册,朗声道:“这一两银子,捐入‘孤寡伙食基金’,专供村中无依老者每日一粥一菜,由赵阿婆牵头监管,每月公示用度。”

全场寂静一瞬,随即掌声如雷炸响!

赵阿婆颤巍巍捧起名单,一字一句念出十一位孤老的名字,声音哽咽:“张大娘、刘瘸叔、李寡妇……从今往后,有人管饭了!”

人群中有妇人掩面而泣,有汉子红了眼眶。

那一声声名字,不只是受助者,更是被看见、被承认的存在。

而在远处山坡上,周翠花立于树影之下,指节捏得发白,手中茶杯“啪”地碎裂,瓷片扎进掌心也浑然不觉。

“贱人!竟敢教她们记账!”她咬牙切齿,眼中恨意翻涌,“一个外姓女,还想翻了天不成?等着,我要让你连渣都不剩!”

与此同时,谢云书静立门畔,风吹动他单薄的衣角,袖中一只手悄然探入怀内,紧紧贴住半块断裂的玉佩——边缘参差如裂痕,纹路却隐现飞鹰展翅之形。

他闭了闭眼。

它只是,终于等到了人心觉醒的这一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