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成寡妇,我的媳妇竟然是男的 > 第21章 烂墙根底下埋着要命的纸片子

第五日清晨,天光微亮,杏花村还浸在一层薄雾里。

苏晚晴挽着裤脚,赤脚踩在焦土上,手里攥着一把小锄头,身旁跟着个五六岁的小石头——那是赵阿婆的孙子,如今无依无靠,被她收留在院中。

“娘,这儿土松。”小石头扒拉着废墟角落的一堆碎砖,突然叫了一声。

苏晚晴心头一跳,快步上前蹲下。

她记得昨夜地图上的标记,赵阿婆临终前那句“树知道真相”反复在耳边回响。

她目光扫过西侧三丈外的老槐树,又落回眼前这片塌了一半的仓房残垣。

这里本不该有空洞,可她用铁钎轻轻戳了戳地面,土层之下竟传来微微的空响。

她不动声色,只对小石头笑了笑:“乖,去那边捡柴火,婶子给你蒸红薯吃。”

孩子蹦跳着跑开。

苏晚晴迅速从袖中掏出一小包石灰粉,在地上画了个隐秘记号,随即朝院墙外轻抬下巴。

吴婶正坐在自家柴垛边晒网,见状慢悠悠起身,拎着簸箕往这边走来,嘴里还吆喝着:“哎哟,苏家妹子,这灰土埋得深咧,要不我帮你搭把手?”

两人眼神交汇,心照不宣。

吴婶在外围坐下,假装挑拣柴草,实则眼角余光死死盯住村口方向。

苏晚晴则借着清理瓦砾的名义,一点点挖开那片松动的地表。

随着泥土被拨开,一道窄小的洞口逐渐显现——是条地道,入口极矮,仅容一人匍匐进出。

她抹了把汗,回屋扶出谢云书。

他脸色依旧苍白,呼吸微弱,却坚持自己走过来。

进了屋后换下女装,一身粗布短衣裹住修长身形,喉结在晨光下一滑,再不见半分柔弱之态。

“你确定要进去?”他声音低哑,目光却锐利如刀。

“证据就在下面。”苏晚晴咬牙,“赵阿婆死前攥着我的手说了三个字——‘树根下’。她不是疯语,是在指路。”

谢云书沉默片刻,忽然伸手握住她的手腕,力道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里面可能有毒气、机关,或者……他们早留了人守着。”

“那就更要抢在他们前面。”她反手握紧他,“你装病三年,等的就是这一天。我不替你查,谁替你查?”

他说不出话,只能点头。

两人趴进地道,吴婶立刻将碎瓦和浮土重新盖上洞口,又撒了几把鸡饲料遮掩痕迹。

地道狭窄潮湿,爬行不过十余丈,空气越来越闷,霉味混着腐土气息扑面而来。

苏晚晴一手举着油灯,一手撑地前行,膝盖早已磨破渗血。

谢云书紧跟其后,每走几步便轻咳几声

终于,前方出现一堵砖墙。

苏晚晴用铁钎轻敲墙面,声音空荡。

谢云书喘息着凑近观察,眸光一凝:“夹心墙。外面一层虚砖,里面藏物。这是军中藏密档的手法……周家竟敢用这种制式?”

苏晚晴不再废话,抡起锤子狠狠砸下!

砖石崩裂,尘土飞扬。

她连砸十几下,终于露出一个凹槽,里面静静躺着一只樟木箱。

箱子不大,却异常厚重,锁扣锈迹斑斑,却被一根麻绳巧妙缠绕加固,打的是死结中的活扣,稍有外力便会察觉。

她正欲动手解绳,忽听外面传来两声咳嗽——短促、急促,是吴婶约定的危险信号!

两人对视一眼,迅速覆土封洞,拖着疲惫身躯爬出地道。

刚撤回屋内,院门就被“哐当”一脚踹开。

柳二狗带着两个壮汉大摇大摆闯进来,腰间佩刀晃得刺眼。

“奉村正令!”他鼻孔朝天,“查违建!听说你昨儿夜里动工,没报备就翻地基,可是犯律!”

苏晚晴冷笑一声,抄起水桶迎上去:“昨儿火烧我家粮仓,不见你来查;今儿我清个废墟,倒劳动你亲自督办?真是日理万机啊。”

她边说边往前一泼,污水正好盖住新翻的土堆。

泥浆四溅,柳二狗跳脚怒骂,却无法细查。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搞什么!”他眯眼盯着她,“女人家不安分持家,整天折腾田亩酒坊,现在还私挖地基——小心官府治你个图谋不轨!”

“图谋不轨?”苏晚晴拍拍手,直视他双眼,“那你倒是叫官府来查啊。我苏晚晴白手起家,种田酿酒,纳税纳粮,哪一条触了王法?倒是你们,赈灾粮去哪儿了?村里老人饿得啃树皮的时候,你们家酒窖可还飘着香?”

柳二狗脸色骤变,甩袖而去。

人一走,苏晚晴立刻关紧院门,背靠门板大口喘气。

冷汗顺着鬓角滑下,她抬手一抹,看向谢云书:“他们已经开始盯梢了。”

他站在窗前,指尖轻抚腰间一枚断裂玉佩,眸底寒光涌动:“不怕。他们越急,越说明我们找对了地方。”

当夜,暴雨倾盆。

雨幕如织,掩盖了一切声响。

苏晚晴取出一碗陈醋,将麻绳浸泡其中。

三刻钟后,绳索软化,轻轻一扯便解。

樟木箱开启那一刻,烛光映出三本泛黄账册。

第一本,《丁酉年粮税出入明细》,字迹工整,赫然记录着三千石赈灾粮的流向——八百石流入村民口粮,其余两千二百石全数转入周家名下,再以高价转卖外县。

第二本,《婚嫁田产转移录》,列明近十年十七名孤寡妇女“自愿献产”的契约,每一份都按着红手印,可纸角皆有细微水渍晕染,显然是趁人病重时伪造文书、强夺家产。

而最底下那一本,封面无字,翻开第一页,苏晚晴瞳孔猛缩——

《鹰翎卫密档抄录》。

记载某权臣勾结地方官员,截留军饷、虚报战功、私设兵营之事。

其中多次提及“青岭补给线中断”,并附有调拨令副本,末页赫然盖着一方朱印——周家私印,与她在村正签押房见过的印章完全一致!

屋内死寂。

雷声轰鸣,闪电划破夜空,照亮谢云书的脸。

他缓缓伸手,指尖抚过那枚印痕,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良久,他开口,声音冷得像从冰窟里捞出来:

“果然是他们。”

他又抬起眼,看向苏晚晴,眸光深不见底。

“当年谢家军败,不是战损……”暴雨初歇,泥泞未干。

空气里还弥漫着湿土与焦木混杂的气息,昨夜那场倾盆大雨仿佛将整个杏花村从沉睡中狠狠抽醒。

屋檐滴水如断线珠子,敲在青石板上,一声声,像心跳,像倒计时。

苏晚晴站在院中,赤脚踩在泥地上,指尖仍残留着樟木箱开启时的陈年霉味,还有账册纸页翻动时扬起的微尘。

她闭了闭眼,脑海里却清晰浮现那一行行字迹——“苏氏,三十八岁,孤寡,献产二亩三分,换赈米一斗”,红手印歪斜地按在纸角,像是垂死之人挣扎留下的血痕。

她的胃猛地一缩。

不是为了谢家军的覆灭,不是为了权臣私印,而是为了这些名字。

她们没有战功可言,没有密令可查,甚至死后连一口薄棺都难求,却一样被碾进这盘巨大的棋局,无声无息,如草芥般被抹去。

“我不是为了报仇才掀桌子的。”她低声说,声音轻得几乎被雨后的风卷走,“我是替她们讨一口饭吃。”

屋内,谢云书靠坐在窗边,手中摩挲着那枚断裂的玉佩,半边脸隐在阴影里。

他没说话,但肩背绷得极紧,仿佛有一座山压在脊梁上,三十年不曾松过。

他知道她在想什么。

他也曾以为,自己活着只为复仇。

可此刻看着她蹲在泥地里一页页抄录证词的身影,忽然觉得,原来有些火种,不是为焚城而燃,是为照亮暗夜而生。

翌日清晨,食坊后院的密室门悄然关闭。

春桃、吴婶、赵阿婆……十几个曾被周家以“献产换粮”逼到绝境的妇人齐聚于此。

油灯昏黄,映着一张张沟壑纵横的脸。

苏晚晴将账册摊开,逐条念出那些被吞没的粮食、被强占的土地、被伪造的契约。

“你们吃的‘赈灾粥’,本该是白米干饭。”她声音平静,却像刀锋划过铁器,“一户人家应得三斗米,实收不过三升。剩下的呢?进了周家酒窖,喂了他们养的狗!”

吴婶突然掩面痛哭,肩膀剧烈抖动:“我男人死前饿得啃树皮……他们说有米,可我们拿到的全是糠!”

“我按了手印!”赵阿婆颤巍巍举起枯瘦的手,“他们说我弟媳疯了,要送官,我只好签字……可她明明好好的!那是我家最后两亩水田啊!”

哭声压抑而沉重,在密室中回荡,像一场迟来多年的葬礼。

苏晚晴站起身,将抄录好的副本一份份递到她们手中:“我不敢保证官府会立刻伸冤,但我能保证——从今天起,没人再能让你们饿着肚子签卖身契。”

她目光扫过众人,一字一句道:“这账,我要送到府尹手里,一份不少!谁拦,我就砸谁的碗!”

众人齐声应下,眼中燃起久违的光。

散会时天已近午,乌云虽退,天色依旧阴沉。

苏晚晴送走最后一人,转身欲回屋,脚步却蓦然顿住。

村口老槐树下,那辆无标识的马车,竟仍停在那里。

车帘低垂,看不清车内情形,唯有车轮边缘沾满泥浆,显然已在风雨中跋涉多时。

马儿安静立着,鼻息喷出白雾,仿佛已等候许久,不急不躁,只等一个信号。

她心头一跳。

不是错觉。

那双昨夜掀开车帘的眼睛,确确实实,曾落在她食坊墙上那行字上——

“凡愿自食其力者,此处有饭吃。”

风拂过残叶,沙沙作响。

她缓缓握紧袖中那份抄本,指节泛白。

这一次,来的不会只是柳二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