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穿越到山西抗日 > 第130章 经济战的威力。

我穿越到山西抗日 第130章 经济战的威力。

作者:用户26182811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9 15:33:38

秋日的阳光透过糊着桑皮纸的窗棂,在指挥部的泥土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陈世根参谋长放下刚刚批阅完的武工队战报,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敌后武工队像一把把匕首,正顽强地向着敌人统治的腹心之地楔入,军事和政治斗争的成效初步显现。但陈世根深知,要想真正撼动敌人在这片土地上的统治根基,仅仅依靠军事打击和政治宣传是远远不够的。敌人凭借着大城市和交通线,控制着庞大的资源和金融体系,像一根根无形的吸血管道,不断抽取着占领区的民脂民膏,支撑其战争机器。我们必须开辟另一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经济战线。

想到这里,他站起身,走到墙边那张巨大的、标注着敌我态势和物资流通区域的地图前。他的目光越过代表根据地的浅色区域,投向那些被深色标记的、犬牙交错的敌占区。那里,不仅有敌人的枪炮和碉堡,还有一套严密的、以伪“联合准备银行”券(俗称伪钞或联银券)为核心的金融掠夺体系。大量滥发的伪钞,如同经济瘟疫,掠夺着物资,制造着通货膨胀,让沦陷区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

“是时候,让他们也尝尝这枚自己铸就的苦果了。”陈世根低声自语,嘴角掠过一丝冷峻的笑意。一个大胆的、依赖于傅水恒团长那神秘“系统”的计划,在他脑海中已经酝酿了许久,如今到了该付诸实施的时候了。

“小李,”他唤来作战参谋,“去,请傅水恒团长立刻来指挥部一趟,有重要任务。”

---

傅水恒来得很快。这位年轻的团长身上总带着一种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锐气和…某种难以言喻的“底气”。陈世根有时会暗自揣测他那个“系统”究竟是何等存在,但从未深究,只要其能为抗战所用,便足矣。

“参谋长,你找我?”傅水恒敬了个礼,声音洪亮。

“水恒同志,坐。”陈世根示意他坐下,开门见山,“武工队在敌后初步站稳了脚跟,但敌人依靠经济手段进行的掠夺和控制,依然是我们的心腹大患。尤其是伪钞,像血吸虫一样,不断侵蚀着民力。我记得你之前提过,你的‘那个渠道’…有能力解决一些…比较特殊的物资需求?”

傅水恒眼神微动,立刻明白了陈世根的意图。他点了点头,压低声音:“参谋长,你是说…伪钞?”

“不错!”陈世根目光炯炯,“我们需要大量的,足以以假乱真的伪‘联银券’。不是小打小闹,是海量的,足以在敌占区掀起一场金融风暴的数量!用敌人的刀,去割敌人的肉!”

傅水恒深吸了一口气,显然这个计划的规模和胆略也让他感到震撼。他沉吟片刻,似乎在与他那个无形的“系统”进行沟通,随后郑重地点头:“理论上…可以办到。需要确定版别、批次,最好能有足够多的真钞样品进行‘扫描’比对,确保细节无误。而且,这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点’。”

“样品和版别信息,我会让敌工部和地下党的同志尽快设法搞到,越多越详细越好!”陈世根斩钉截铁,“至于‘资源点’…此次行动优先级最高,你需要什么支持,司令部会尽全力协调。我们的目标很明确:第一,用这些‘特殊弹药’套取敌占区真实物资,尤其是粮食、布匹、药品、五金、通讯器材等军需民用紧缺物资;第二,将这些伪钞大规模投放市场,扰乱敌占区金融秩序,引发通货膨胀,打击伪币信用,从经济上削弱敌人的战争潜力;第三,配合武工队的行动,在经济层面瓦解敌人的基层控制。”

“明白!”傅水恒站起身,脸上露出兴奋的神色,“我立刻回去准备,只要样品到位,‘生产’随时可以开始!”

---

接下来的几天,司令部如同一台上紧了发条的机器,高效运转起来。通过多条秘密交通线,来自北平、天津、保定等地的地下党组织,想方设法送来了不同版别、不同年份、甚至不同号码段的伪“联银券”真钞样品,以及所能搜集到的关于伪钞发行、流通和防伪特征的一切信息。

在一个高度保密的窑洞里,傅水恒开始了他的“工作”。陈世根被邀请前往“参观”。他看到傅水恒独自一人待在洞里,对着摊开的大量真钞样品“发呆”,有时会用手轻轻触摸纸币的纹理,有时又像是在闭目凝神。陈世根知道,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下,正进行着常人无法理解的操作。他没有打扰,只是静静地等待着。

几个小时后,傅水恒睁开眼睛,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明亮。他走到窑洞角落,那里堆放着几个看似普通的木箱。他打开其中一个,里面是码放得整整齐齐的崭新“联银券”。

“参谋长,这是第一批,五十万元。您验看一下。”傅水恒拿起一沓递过来。

陈世根接过那沓纸币,入手的感觉、纸张的厚薄、色泽、印刷的清晰度,甚至那些复杂的图案和细微的暗记,与他怀中带来的几张真钞样品反复比对,竟找不出任何破绽!他用力捻了捻纸币的边缘,又对着光线查看水印,一切都栩栩如生,简直比真的还要“真”!

“不可思议…真是不可思议!”纵然以陈世根的沉稳,此刻也不禁为之动容。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仿造”,这根本就是“复制”!他甚至产生了一个荒谬的念头:敌人中央银行印钞厂里流出来的,恐怕也就是这个样子了。

“系统出品,必属精品。”傅水恒略带得意地笑了笑,随即正色道,“不过,大量投放需要周密的计划和渠道,否则很容易引起敌人警觉,达不到效果,还可能让我们的渠道暴露。”

“放心,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了初步方案。”陈世根小心地将那沓“伪钞”放回箱子,仿佛那不是纸,而是即将射向敌人心脏的炮弹。

---

一场精心策划的经济战,悄然拉开了序幕。

首先启动的是“采购”行动。一批经过严格挑选和训练的“采购员”,携带着首批“系统出品”的伪钞,通过武工队建立的秘密通道,或利用原有的商路关系,分批潜入敌占区的城镇集市。

这些“采购员”身份各异,有的是打扮土气但出手阔绰的“乡下土财主”,有的是往来城乡的“行商”,有的是在敌占区有正当职业掩护的地下党员。他们的目标明确:大量收购一切可以购买的物资。

在保定城西的骡马市,一个戴着瓜皮帽、穿着绸衫的“王掌柜”,操着浓重的山西口音,开始大批量收购粮食和食用油。他给出的价格比市面行情略高一点,而且只要货好,现款结算,从不拖欠。很快,他就成了几个大粮商争相拉拢的“大主顾”。一车车的粮食、油料,通过各种途径,源源不断地运出城外,转运至根据地。

在天津的洋货市场,一位举止洋派的“李经理”,拿着大把的“联银券”,四处搜罗西药、医疗器械、橡胶制品、五金零件,甚至是一些废弃的电台零件和蓄电池。他的胃口极大,几乎来者不拒,而且付钱爽快。一些原本滞销的货物,很快被清空。

在邯郸的布匹批发市场,一位沉默寡言的“赵老板”,专注于收购棉布、纱布和棉花。他几乎不问花色,只求数量,大卷的布匹被他雇人打包,通过关系运上火车,名义上是销往南方,实际目的地却是太行山深处。

这些“采购员”行动谨慎,往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今天在这个市场,明天可能就出现在百里之外的另一个城镇。他们利用敌占区商业网络相对发达、人员流动频繁的特点,将海量的伪钞,如同涓涓细流,悄无声息地注入到敌占区的经济毛细血管中,换回了根据地急需的、实实在在的物资。

陈世根每天都会收到来自各方的情况汇总。看着清单上不断增加的粮食吨数、布匹尺数、药品箱数,他的心情既振奋又凝重。振奋的是,计划初见成效,根据地的物资压力得到了极大的缓解,甚至有能力储备一些过冬的物资。凝重的是,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

---

随着“采购”行动的持续进行,海量“高仿”伪钞开始在市面流通,其影响逐渐显现。

最先察觉到不对劲的是敌占区的一些中小商人和普通市民。他们发现,市面上流通的“钱”好像一下子变多了。以前紧俏的货物,现在似乎很容易就能买到,但价格却在不知不觉中慢慢上涨。一开始是粮食、布匹等生活必需品,后来连火柴、肥皂、香烟等日常用品也开始涨价。

“怪事,这钱咋越来越不禁花了呢?”茶馆里,人们开始窃窃私语。

“听说来了好多北边的客商,拿着大把的票子扫货呢!”

“是啊,粮价都涨了两成了!再这么下去,这日子可咋过?”

恐慌情绪开始像瘟疫一样蔓延。人们担心手里的钱贬值,纷纷抢购实物,尤其是硬通货如银元、黄金,或者能够保值的商品。这种抢购行为反过来又进一步推高了物价,形成了恶性循环。

伪政权的经济部门和特务机关也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市场物价的异常波动,大量来历不明却又验不出真伪的钞票涌入,引起了他们的警觉。他们开始进行调查,试图找到源头。

然而,这场经济战的策划者们早已预料到这一点。投放渠道的分散化、采购行为的“商业化”伪装,以及利用敌占区本身存在的官僚**、信息不畅等弊病,使得敌人的调查步履维艰。偶尔有几个底层的“采购员”不慎暴露,也往往是单线联系,无法顺藤摸瓜找到上线。敌人就像面对着一团迷雾,感觉到处处是漏洞,却又无处着力。

---

更大的麻烦,开始冲击敌人的金融核心。

在北平,伪“中国联合准备银行”总行的金库里,堆积着大量回笼的旧钞,需要定期销毁。然而,在一次例行的抽查中,惊恐万分的银行职员发现,一批等待销毁的“旧钞”中,竟然混杂着大量连银行内部高级职员都难以分辨真伪的假钞!这些假钞的号码段、版别与真钞完全一致,甚至连一些极其细微的印刷特征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消息被严格封锁,但在银行内部却引发了地震般的恐慌。如果连金库里都无法分辨真假,那流通在市面上的情况该有多么严重?银行的信用基石开始动摇。

紧接着,更诡异的事情发生了。在一些大的商业结算和银行往来中,开始出现“重号”钞票!即两张甚至多张号码完全相同的“联银券”同时出现在不同的交易中。这如同一声惊雷,彻底击穿了伪币的信誉防线。

“联银券是假的!”

“银行自己都在印假钱!”

“这钱不能要了!”

流言如同野火般在敌占区各大城市蔓延。挤兑风潮首先在北平、天津等大城市爆发。恐慌的市民和企业手持伪钞,涌向银行要求兑换银元或法币(尽管法币也在贬值,但相比突然失去信用的伪钞,似乎更可靠些)。银行门前人山人海,秩序一度失控。伪政权不得不调动军警弹压,并宣布暂时限制兑换额度,这无异于火上浇油,更加剧了民众的恐慌和对伪政权的不信任感。

金融市场的混乱,迅速传导到其他领域。商品交易几乎陷入停滞,商人们拒绝接收大额伪钞,或者要求大幅折扣。物价如同脱缰的野马,一日数涨。工厂因为原料采购困难和产品销路受阻而停产。敌占区的经济生活陷入了严重的混乱和停滞。

敌人试图稳定局势,一方面加紧稽查“假钞”源头,另一方面强行维持伪钞流通,甚至采取行政命令手段平抑物价。但在汹涌的市场力量和民众恐慌面前,这些措施显得苍白无力。他们印钞掠夺民众,如今却被更“真”的假钞反噬,其金融掠夺体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

司令部里,陈世根和傅水恒对着最新的战果报告,相视而笑。报告不仅详细列出了通过各种渠道套取回来的物资清单——其数量和质量远远超过了最初的预期,足以支撑根据地和部队度过一个较为宽裕的冬天,并且还能支援兄弟部队一部分;还汇总了敌占区经济陷入混乱、伪币信用崩塌的情报。

“参谋长,这一仗,打得漂亮!”傅水恒难掩兴奋,“没想到这经济战的威力,比真枪实炮也不遑多让啊!”

陈世根点了点头,目光深邃:“是啊。经济战线,同样是你死我活的战场。敌人用金融手段吸我们的血,我们就用同样的手段,摧毁他们的经济基础,动摇他们的统治秩序。水恒同志,你的‘系统’,在此战中居功至伟!”

他走到地图前,看着那些因为经济混乱而标上特殊记号的城市节点,继续说道:“不过,敌人不会坐以待毙。他们一定会疯狂反扑,加紧清查和封锁。我们的行动也要随之调整。”

“下一步怎么办?”傅水恒问道。

“第一,大规模‘采购’行动暂告一段落,转入更精细、更有针对性的小规模套取,目标转向特定的战略物资,如制造弹药的化工原料、精密仪器等。第二,配合武工队,在基层乡村,利用伪钞贬值、人心惶惶的机会,用我们手中尚存的一部分伪钞,低价收购地主富农手中的粮食和物资,或者鼓励他们用实物抵税,进一步瓦解敌伪的基层征敛体系。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陈世根转过身,语气严肃,“我们要开始逐步建立和巩固我们自己的金融体系,推广我们的边币,在根据地和游击区树立边币的信用。只有当我们自己的货币站稳了脚跟,才能彻底摆脱敌人经济上的控制和掠夺。”

傅水恒认真地点点头:“我明白。系统可以继续提供支持,无论是物资,还是…在某些技术方面。”

“好!”陈世根用力拍了拍傅水恒的肩膀,“经济战是一场持久战、综合战。我们开了个好头,但更艰巨的任务还在后面。让敌人继续在他们自己制造的金融泥潭里挣扎吧!而我们,要抓紧这宝贵的时机,壮大自己!”

窗外,天色已近黄昏,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一片瑰丽的橘红色。陈世根仿佛看到,那不仅仅是被染红的云彩,更是敌占区陷入混乱和恐慌的金融战场映照出的血色黄昏。这场不见硝烟的战斗,其威力已然显现,并且将继续发酵,如同无声的惊雷,持续震撼着敌人看似坚固的统治堡垒。经济战的烽火,已经点燃,并将以另一种形式,燎原不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