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穿越到山西抗日 > 第79章 运动战,大范围机动。

我穿越到山西抗日 第79章 运动战,大范围机动。

作者:用户26182811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9 15:33:38

拔除黑石峪、马家集、三岔口三颗“毒钉”的胜利,像一股强劲的春风,瞬间吹遍了整个独立团乃至军区。战士们走起路来胸膛挺得更高,说起话来底气更足,眉眼间都洋溢着一种扬眉吐气的振奋。缴获的枪支弹药、粮食被服充实了家底,更重要的是,那种被敌人火力压制、面对坚固工事束手无策的憋闷感,被那日清晨地动山摇的炮火彻底轰散了。

团部里,连日来都弥漫着一种不同于以往的亢奋气氛。通讯员进出脚步带风,各营连主官来汇报工作时,声音都洪亮了几分。然而,在这胜利的喜悦之下,傅水恒团长、傅必元政委和我的心中,却都清晰地绷着一根弦——一根关于危机和未来的弦。

我们都明白,日军绝不会坐视三个重要据点在半天之内被以一种他们无法理解的方式连根拔起。这反常的、迅猛的、带着碾压式火力特征的攻击,必然会引起驻防此区域的日军旅团,乃至更高层指挥机构的震惊和警惕。报复,是迟早的事,而且规模很可能远超以往。

“小鬼子吃了这么大个亏,绝不会善罢甘休。”傅水恒团长指着墙上那张愈发详尽的 regional 地图,手指重重地点在代表日军主要兵力驻地的几个大红圈上,“他们现在摸不清我们的虚实,不敢轻举妄动,但一旦让他们缓过劲来,调集了重兵,肯定会像梳头发一样,对我们根据地进行拉网式的大扫荡!我们必须动起来,不能等着挨打!”

傅必元政委放下手中军区转来的敌情通报,接口道:“老傅说得对。我们现在有了‘拳头’,但不能变成‘钉子’。敌人的总体力量依然远强于我们,硬碰硬是下下策。我们必须发挥我们一贯的优势——机动灵活,把根据地的群众基础、广阔纵深和我们现在增强了的火力、机动力结合起来。”

他目光转向我,带着考校和探讨的意味:“参谋长,你在之前几次小范围战术会议上提到的‘大范围机动’,‘以走制敌’,‘创造战机’的思路,我觉得正符合我们当前面临的形势。能不能具体谈谈,在拥有了火炮营之后,我们这套老打法,能玩出什么新花样?”

压力和责任再次落到肩上,但这一次,心中充盈的不再是初创火炮营时的忐忑,而是一种基于实力增长的、跃跃欲试的筹划感。我走到地图前,拿起那根熟悉的细木棍。

“团长,政委,同志们,”我的目光扫过围在桌边的几位核心指挥员,“‘拔钉’行动的胜利,证明了我们火炮营的威力,但也暴露了它的特点——强大,但也相对笨重,对后勤、道路、阵地条件有一定要求。我们不能指望把它当成固定炮台来用,那样迟早会被敌人锁定、摧毁。”

木棍在地图上我们目前活动的核心区域画了一个圈。“我们必须改变思路。把我们的整体,看作一个可以高速机动、随时能伸出利爪的钢铁巨兽。火炮营,就是这头巨兽最锋利的獠牙,但要发挥獠牙的作用,需要灵活的身躯和敏锐的感官来配合。”

“我的构想是,”木棍开始在地图上大幅度地移动,划出一个个巨大的弧形和折线,“以我们现有的核心根据地为基础,但不固守于一地。利用华北平原和周边山区的广阔纵深,进行大范围的、高度机动的转移。”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将全团划分为数个具备独立作战能力的机动集群。以步兵营为主,配属必要的机枪、迫击炮,构成集群的骨干和触角,负责侦察、袭扰、诱敌、阻击。而我们的火炮营,以及团直属的骑兵通讯、工兵、后勤单位,则作为核心机动力量,在几个预设的、条件良好的秘密补给点和预设阵地之间,进行跳跃式转移。”

我详细解释着战术细节:

“第一,‘走’是为了‘打’。机动不是逃跑,而是为了调动敌人,疲惫敌人,暴露其弱点。我们的步兵集群要像牛皮糖一样黏着敌人,像蜂群一样叮咬敌人,不断引诱敌人分兵、冒进,进入我们预设的伏击区域。”

“第二,情报和通讯是关键。我们必须建立一套远比现在更高效、更可靠的通讯网络。利用骑兵通讯员、秘密交通站、甚至可以考虑尝试建立短距离的无线电静默联络(这需要系统提供一些超越时代的简易设备),确保在广阔区域内,各集群之间,尤其是前线部队与核心炮兵力量之间,信息畅通,指挥不失灵。”

“第三,后勤保障是生命线。要建立多个隐蔽的、小型的物资囤积点,沿着我们预定的机动路线分布。粮食、弹药,尤其是炮弹,要提前秘密转运。群众工作要做得更扎实,确保我们的行动能得到沿途乡亲们的支持和掩护。”

“第四,炮兵的使用要更具弹性。不再是固定阵地的攻防,而是要实现‘快打快撤’,‘打了就跑’。选择多个预设炮兵阵地,进行简易改造和伪装。一旦前方创造出击杀敌重兵集团或重要目标的机会,火炮营要能迅速前出,在极短时间内完成部署、开火,然后立即转移,绝不在一个阵地停留过久。”

我放下木棍,总结道:“总而言之,我们要把整个作战区域,变成我们的主场,变成一个巨大的棋盘。敌人是看似强大但臃肿迟缓的棋子,而我们,则是灵活机动的棋手。通过大范围的机动,我们拉扯敌人的阵型,消耗敌人的精力,寻找敌人的破绽。当时机成熟,我们的‘獠牙’——火炮营,就将给予敌人致命一击!这,就是运动战的精髓,也是我们以弱胜强、发挥新装备优势的必然选择!”

傅水恒听得目光炯炯,他猛地一拍桌子:“好!这个法子好!以前咱们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靠两条腿和鬼子兜圈子。现在咱们是穿上铁鞋了,更要兜得他晕头转向!让他追不上,打不着,还冷不防挨一记狠的!”

傅必元政委沉思片刻,缓缓点头,补充道:“参谋长的构想很有魄力,也符合实际情况。但要注意几点:一是各集群指挥员的独立指挥能力要加强,团部需要赋予他们更大的临机决断权。二是政治工作要跟上,如此大范围的机动,部队容易疲劳,思想容易产生波动,要鼓舞士气,坚定信心。三是群众纪律必须严明,我们靠的是人民,绝不能因为机动频繁就损害群众利益。”

“政委提醒得对!”我郑重记下,“这些都需要制定详细的细则。”

作战方案在团党委会上经过激烈讨论和细节完善后,最终获得通过。独立团这部刚刚经历了胜利洗礼的战争机器,再次开始了形态上的转变,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风暴,也为了开创一个全新的局面。

命令下达,整个独立团如同一个精密的蜂巢,开始了高速而有序的运转。

各步兵营、连开始进行轻装化整编,精简不必要的辎重,加强弹药和干粮携带能力。班排之间进行协同机动演练,强调在脱离主力情况下的独立作战和相互策应。

骑兵连的任务陡然加重,他们不仅要负责通讯联络,还要承担起远程侦察、战场遮蔽的重要职责。马蹄声在根据地的道路上变得更加频繁。

后勤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同志秘密协作,发动可靠群众,利用夜晚,通过马车、驴车甚至肩挑背扛,将粮食、弹药、药品,悄悄转运到预先选定的、散布在广阔区域内的十几个秘密隐蔽点。这些地点往往是人迹罕至的山洞、废弃的窑洞、或者密林深处,都有可靠人员看守。

而我们的火炮营,则进入了最紧张的临战机动训练阶段。我亲自带队,不再局限于野狼峪山谷,而是开始在实际的野外环境中,进行长途拉练和阵地转换训练。

“全营注意!目标,西北方向青龙洼预设阵地,距离二十五里!出发!”

牵引车的引擎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低沉地轰鸣起来。庞大的炮车队伍,覆盖着厚厚的伪装网,如同移动的小山,沿着崎岖不平的乡间土路甚至是无路的田野,开始机动。我要求驾驶员们避开主要干道,尽量选择难以通行的路径,以锻炼他们的驾驶技术和应对复杂地形的能力,同时也是为了熟悉未来的转移路线。

到达青龙洼,来不及休息。

“各炮迅速占领阵地!构筑发射工事!限时十五分钟!”

战士们跳下车,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机器,开始疯狂作业。挥锹抡镐,构筑炮位和掩体,设置伪装。沉重的火炮在人力辅助下,被推入阵地,驻锄砸入泥土。每个人都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但动作却毫不拖沓。

往往工事刚刚有个雏形,新的命令又来了。

“敌情模拟!东南方向发现敌骑兵搜索队!全营紧急撤收!向备用阵地转移!”

刚刚固定好的火炮又被迅速挂上牵引车,伪装网收起,一切装备装车。车队再次开动,在尘土飞扬中驶向另一个方向。

这样的训练,一天之内可能要进行两三次。战士们疲惫不堪,但没有人抱怨。他们都清楚,现在多流汗,战场上才能少流血,才能让这门珍贵的“大杀器”在残酷的机动战中生存下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与此同时,傅水恒团长和傅必元政委则坐镇团部,运筹帷幄。他们根据各方汇集来的情报,不断研判日军可能的动向,调整各步兵集群的部署和行动路线。傅水恒的指挥风格更加大刀阔斧,敢于放手让各个营连出去“闯”;而傅必元则细致地把握着全局,协调各方关系,安抚地方群众,确保大后方的基本稳定。

团部与各机动集群之间,建立了多层次的通讯保障。除了传统的骑兵通讯员昼夜奔驰,我还通过系统,悄悄兑换了几部这个时代技术条件下可能存在的、体积重量最小化的短距离野战电台,配属给主要步兵集群和火炮营,并培训了可靠的报务员。虽然通讯距离有限,且需要时刻注意保密和隐蔽,但在关键信息的传递上,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速度和保障。

一张无形而灵动的大网,正在广袤的华北平原及边缘山区悄然撒开。

时间的脚步迈入初冬。田野里的庄稼早已收割完毕,只剩下枯黄的秸秆在寒风中摇曳,视野变得开阔。这也意味着,日军大规模扫荡的季节即将来临。

果然,前沿活动的步兵一集群发来急报:日军驻防该区域的坂田旅团,纠集了超过五千日伪军,配属大量骑兵、炮兵和少量坦克、装甲车,兵分三路,呈钳形攻势,向我根据地核心区域压来。其前锋部队动作迅猛,显然企图寻找我主力决战,一举荡平独立团。

“来了!”傅水恒团长盯着地图上标注的敌军三路箭头,眼神锐利如鹰,“狗日的坂田,还真看得起老子,把家底都搬出来了!”

傅必元政委神色凝重:“敌人来势汹汹,寻求决战的意图非常明显。我们按预定计划,开始机动!”

“命令!”傅水恒声音斩钉截铁,“第一集群,负责黏住敌左路纵队,采取节节抵抗,诱其向黑水河方向深入!第二集群,袭扰敌中路纵队侧翼,迟滞其前进速度!第三集群,绕过敌右路纵队,向其后勤补给线活动,寻机破袭!团部及直属队,连同火炮营,立即向第一阶段预备指挥位置——大王庄转移!”

“是!”

独立团的战争机器,彻底开动了起来。

各步兵集群如同灵动的猎豹,在广阔的战场上与敌人展开了捉迷藏。他们时而利用村落、沟壑进行顽强阻击,给予敌人一定杀伤后迅速脱离;时而利用夜间对敌营地发动袭扰,打完就跑;时而伪装主力,吸引敌人追击,将其引入地形复杂的区域。

日军虽然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但在这种飘忽不定的战术面前,显得异常笨拙和恼火。他们找不到我军主力,拳头一次次打在空处,反而因为不断分兵追击、护卫后勤,导致兵力分散,部队疲惫不堪。广阔的平原和山区,成了消耗日军士气和体力的泥沼。

而我们团部及火炮营的核心力量,则在敌人合围圈形成之前,悄然跳出了核心区域,转移到了相对安全的大王庄。这里地处根据地边缘,群众基础好,且靠近山区,便于隐蔽和再次转移。

在大王庄短暂停留期间,我们密切关注着战场态势。通过不断传来的情报和电台讯号,我可以清晰地在地图上勾勒出敌我双方的运动轨迹。日军的三路纵队,在我们的引诱和袭扰下,已经呈现出脱节的态势。尤其是左路纵队,追着我一集群,一头扎进了黑水河沿岸那片河网密布、村落林立的区域,与其友邻部队的距离逐渐拉大。

“机会!”傅水恒盯着地图,手指点在那支孤军深入的敌左路纵队上,“这股敌人比较冒进,已经脱离了其他两路至少一天以上的路程!如果能集中力量,敲掉它一部,必然能沉重打击敌人的气焰!”

傅必元仔细评估着风险:“我们目前能够快速调动的兵力,只有担任诱敌任务的一集群,以及附近活动的二集群一部。兵力上不占优势,但如果有炮兵支援……”

两人的目光同时投向我。

我心中快速计算着距离、路线和敌我态势。敌左路纵队大约一个加强大队的兵力,配属部分伪军和炮兵。我一集群和二集群一部,兵力相当,但缺乏攻坚和压制火力。

“可以打!”我果断说道,“火炮营可以秘密前出至黑水河以北的柳林坡预设阵地。那里距离敌左路纵队当前位置约八公里,射界良好,便于隐蔽和撤离。只要一集群能将敌人引入柳林坡南面的那片开阔地带,我们就能给予其毁灭性的炮火覆盖!”

“好!”傅水恒当机立断,“就这么干!参谋长,你立刻带火炮营出发,务必在明日拂晓前抵达柳林坡并完成隐蔽!我协调一、二集群,给鬼子布好这个口袋!”

“是!”

没有任何迟疑,火炮营再次踏上了征途。冬夜的寒风凛冽,但战士们的心中却燃烧着一团火。这一次,不再是拔除固定的碉堡,而是在高速机动中寻隙歼敌,这才是对火炮营真正的考验!

我们趁着夜色,沿着预先侦察好的偏僻小路,向柳林坡疾驰。车轮滚滚,载着沉默的杀机,奔向那个即将被炮火点燃的黎明。

大范围机动的序幕已经拉开,而真正的猎杀,即将开始。这一切的奔走、拉扯、忍耐,都是为了下一刻石破天惊的怒吼。我知道,当炮声再次响起时,必将为下一场更为经典的“围点打援”,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