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穿越到山西抗日 > 第32章 铸剑之法。

我穿越到山西抗日 第32章 铸剑之法。

作者:用户26182811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9 15:33:38

独立营的现代化改革如火如荼,编制框架已然搭起,练兵场上亦是热火朝天。然而,我与傅水恒、傅必元三人心头都清楚,那股由五千多人汇聚而成的磅礴力量,仍像一块未经系统雕琢的璞玉,虽蕴含惊人之力,却未能将其完全导向最精准、最致命的锋刃。训练的热情高涨,但缺乏系统化、标准化的指引,许多时候仍依赖于老兵的经验和教官们各自的理解,成效参差,事半功倍。

“光有架子不行,血肉筋骨也得跟上,而且得是科学锻炼出来的筋骨。”傅水恒在一次营部作战会议上,指着他亲手绘制、贴满一面墙的训练进度对比图,语气凝重,“你们看,一大队三中队的刺杀考核优秀率比四中队高出两成,不是因为四中队的兵不够勇敢,而是三中队长自己琢磨出了一套发力技巧,效果好,但无法快速推广。二大队的土工作业速度普遍偏慢,挖的散兵坑深度和防护角度也不标准。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缺乏一套统一的、科学的、能让所有部队快速掌握并形成战斗力的训练法典!”

傅政委深以为然:“是啊,练兵不能只凭一腔热血和零星的经验。我们需要规范,需要能让新兵迅速成长为合格战士,能让老兵突破瓶颈的更高效方法。”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在傅水恒身上。他,以及他所连接的那个神秘“系统”,再次成为了破局的关键。

“看来,又到了‘兑换’的时候了。”傅水恒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来部队成型的憧憬,“这次,我们不换枪炮,不换粮食,我们要换‘铸剑之法’!”

是夜,营部指挥所灯火通明,傅水恒摒退左右,只留我和傅政委在侧,开始了与“系统”的深度沟通。他凝神静气,仿佛在与一个无形的智库对话。

“系统,筛选当前积分可兑换的,涵盖单兵技能、班组战术、各兵种专业训练、体能强化、心理素质培养等全方位的综合性训练手册及配套教学方案!要求内容详实,图文并茂,符合当前时代背景与我军现有及未来可能获得的装备水平,且具备极强的可操作性和推广性!”

冰冷的电子音仿佛在寂静的房间里回荡:

“叮!根据宿主需求及当前积分(剩余2080),进行深度筛选……”

“推荐兑换组合:【基础军事训练标准化体系(黄金版)】。”

“该组合包含:”

“1. 《单兵基础技能训练全典(图解)》:涵盖队列、格斗(刺杀、捕俘、匕首)、射击(据枪、瞄准、击发、故障排除)、投弹、土工作业、野外生存、卫生与救护等,兑换需400积分。”

“2. 《步兵班排连战术训练指南(从入门到精通)》:详细解析进攻、防御、撤退、巡逻、警戒等基础战术原则与队形运用,附大量战例分析及沙盘推演方法,兑换需500积分。”

“3. 《各兵种专业训练纲要(炮兵、工兵、侦察、通讯)》:针对营直属各专业分队特点,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的训练方案与技术标准,兑换需450积分。”

“4. 《体能强化与心理抗压科学训练法》:引入现代体能训练理念(耐力、力量、爆发力、柔韧性)及战场心理疏导、抗压模拟训练方法,兑换需300积分。”

“5. 《军事教育法与训练组织实施规范》:指导如何科学组训、因人施教、激发训练热情、组织考核与评比,兑换需250积分。”

“全套组合兑换,优惠总价:1800积分。是否确认兑换?”

听着这一连串详尽到令人心跳加速的清单,我和傅政委都屏住了呼吸。这几乎涵盖了一支部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训练所需的一切理论指引!

“确认!全部兑换!”傅水恒没有丝毫犹豫。积分固然珍贵,但投资于提升部队根本素质,其回报将是无可估量的。

“叮!消耗1800积分,成功兑换【基础军事训练标准化体系(黄金版)】全套手册及教学资料。”

“当前剩余积分:280。”

光芒闪过,一摞摞材质特殊、印刷精美、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手册和图表,整齐地出现在桌案上。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我们三人如同朝圣般,小心翼翼地翻阅起来。

手册内容之详实、科学、直观,远超我们想象。《单兵基础技能训练全典》里,每一个刺杀动作都有连续的分解图示,发力要点标注得清清楚楚;射击训练从呼吸控制到扳机预压,步骤明晰;土工作业不仅教怎么挖,还解释了为何这样挖能有效防炮击、防流弹。《步兵班排连战术训练指南》则像一本武功秘籍,将以往只可意会的战场直觉,变成了可以学习、可以复制的标准化流程,三三制、侧翼迂回、火力与机动配合等战术,被剖析得淋漓尽致。《各兵种专业训练纲要》更是让雷火枪、周小树等专业分队主官如获至宝,炮兵的计算与协同、工兵的爆破与筑城、侦察的渗透与情报获取、通讯的架设与保密,都有了明确的进阶路径。

“太好了!有了这些东西,我们的训练就能彻底告别‘土八路’式的摸索,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快车道!”傅政委激动地拍着手册,脸上泛着红光。

我则立刻意识到落实这套体系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手册虽好,但如何让全营上下,尤其是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基层官兵理解和掌握,是个大问题。我们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传导机制。”

傅水恒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光发手册不行。我们要先培训教官,建立一支懂理论、会示范、能教学的‘教导队’!”

说干就干。我们以原“营属教导队”为基础,从龙牙、神枪队、各大队选拔出两百名头脑灵活、有一定文化基础、军事技能过硬的骨干,成立了“独立营第一期军官教导大队”,由我亲任大队长,傅水恒和傅政委担任首席教官。

教导大队的培训堪称“魔鬼式”。我们完全按照兑换来的手册组织教学。白天,在训练场上,傅水恒亲自示范标准的战术动作,我将复杂的战术原则分解成一个个简单指令,傅政委则负责讲解训练背后的政治意义和思想动员方法。晚上,则在简陋的教室里,点起汽灯,学习手册理论,进行沙盘推演和战例分析。

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许多老兵习惯了自己摸爬滚打出来的“野路子”,对手册上规定的“标准姿势”嗤之以鼻,认为“能打死鬼子就是好动作”。一位原起义部队的排长在练习新的匍匐前进姿势时,忍不住抱怨:“参谋长,这动作太别扭了,不如俺们原来爬得快!”

我没有直接反驳,而是组织了一场对比测试。让沿用老方法的排和严格按照新手册训练的排,在相同环境下进行匍匐通过火力封锁区。结果,新方法训练的排,虽然单个动作看似稍慢,但整体队形保持完好,伤亡模拟(用白灰标记)远低于老方法排。铁一般的事实,让所有质疑者闭上了嘴,也让他们第一次直观感受到了“科学”的力量。

教导大队的学员们如同海绵吸水般汲取着新知识。他们白天学,晚上练,互相切磋,很快掌握了新训练体系的精髓。一个月后,第一期教导大队毕业,这两百名“种子”被像星星之火一样,撒向全营各个角落。

一场彻底的科学练兵风暴,席卷了独立营每一个训练场。

射击训练场: 不再是简单的“瞄准、开枪”。设立了不同距离的固定靶、隐显靶、移动靶。教官们按照手册要求,教授士兵们如何根据风向、光线修正瞄准点,如何进行快速精度射击和压制射击。实弹射击考核变得更加严格,不合格者必须进行专项强化训练,直到达标为止。神枪手连的王根、李长顺等人,更是根据《专业训练纲要》,开始练习伪装潜伏、目标判读、远距离一击必杀等高阶科目。

战术训练场: 按照手册规范,修建了模拟的街垒、战壕、雷区、铁丝网。班排进攻演练时,士兵们严格按照三三制队形展开,突击组、火力组、支援组分工明确,交替掩护,不再是以往一窝蜂的冲锋。防御演练时,懂得如何构建有层次的火力网,设置预备队,以及如何组织反冲击。

体能训练场: 引入了系统的热身、拉伸、耐力跑、力量训练(利用石锁、单双杠)、障碍穿越等科目。按照《体能强化法》,制定了循序渐进的训练计划,不再是单纯的拼体力、拼消耗。士兵们的身体素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

文化课堂: 扫盲和文化学习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傅政委亲自督战,要求所有士兵必须在一定期限内认识一定数量的汉字,会简单的算术。这不仅是为了看懂手册和命令,更是为了开启心智,为将来掌握更复杂的军事技术打下基础。

专业分队训练: 炮兵营在雷火枪带领下,开始系统学习炮位准备、诸元计算、间接瞄准和步炮协同信号。工兵连演练各种爆破技巧和快速架桥、破障。通讯连则加紧练习电台操作、密语通话和野战电话线架设与维护。

整个独立营,仿佛一台巨大的、精密的学习机器,每一个部件都在按照科学的“铸剑之法”进行打磨和淬炼。训练场上,少了些混乱的喧嚣,多了些专注的研习和严谨的操作。士兵们的眼神里,除了杀敌的勇气,更多了一份属于职业军人的沉稳与自信。

吴占魁副营长看着自己麾下第四大队那些新兵蛋子,在短短时间内褪去稚嫩,变得有模有样,不禁感慨万分:“以前带兵,就知道喊‘冲啊’、‘杀啊’,现在才知道,这里面有这么多学问!这套‘科学练兵’的法子,真是点石成金啊!”

傅水恒站在高处,俯瞰着这片生机勃勃的训练场,对我说道:“参谋长,你看,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胎换骨。系统给了我们锋利的钢材,而这些训练手册,则教会了我们如何将钢材锻造成无坚不摧的利剑。现在,我们的剑,已经开刃了。”

我深以为然。兑换训练手册,推行科学练兵,其意义甚至不亚于一次成功的战役。它奠定的是独立营长远发展的根基,塑造的是这支军队的灵魂与脊梁。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支经过科学方法淬炼的部队,必将在这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斩将刈旗,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战绩。铸剑之法已成,只待一试锋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