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穿越到山西抗日 > 第19章 地雷战,让敌人寸步难行。

指挥部里的那点炭火彻底熄了,只剩下一堆暗红色的灰烬,苟延残喘地散发着最后一点微温。寒意如同渗水的纱布,层层包裹上来,粘在皮肤上,钻进骨头缝里。可我和傅水恒谁也没觉得冷,胸腔里都揣着一团火,一团被严峻敌情和破局决心点燃的火。

桌上那盏从鬼子运输队缴获来的、玻璃罩子裂了条缝的马灯,成了屋里唯一的光源。昏黄的光晕勉强圈住桌面上摊开的手绘地图,将傅水恒低垂的脸勾勒得半明半暗。他的手指,修长却布满粗粝的茧子,正悬在地图上方,指尖虚点着几个关键的位置——黑风脑、一线天、老鸦岭、落马坡。这些都是通往王家峪核心区域的咽喉要道,也是我们判断鬼子扫荡部队最可能经过的地方。

他的指尖微微颤抖着,不是出于恐惧,而是一种极度专注下的能量外溢。我能感觉到,他那神秘的“炎黄系统”正在全力运转。他眼中的那点幽蓝光芒并未完全敛去,而是像深埋炭火的核心,稳定地、持续地燃烧着,映照着他瞳孔里快速闪过的、常人无法理解的数据流。

“积分不多了,”他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一种精力大量消耗后的沙哑,却异常清晰,“七百三十五,每一分都得用在刀刃上。”

他的指尖终于落下,精准地点在地图上“黑风脑”那个墨水画的狭窄谷口。

“这里,入口最窄,两侧石壁陡峭,是打伏击的好地方,鬼子必然有重兵警戒,强攻代价太大。但我们可以用‘雷’。”他顿了顿,像是在查看只有他能见的界面,“兑换‘遥控触发步兵雷’,需要八十积分,布设三组,呈品字形封锁谷口。威力要足够掀翻他们的装甲车或者扛着步兵炮的骡马。”

他手指移动,划过一条蜿蜒的山路,停在“一线天”。

“这条小路,崎岖难行,大部队展开困难,但鬼子的尖兵和那小股‘影狐’很可能会选择这里渗透。兑换‘绊发式跳雷’,五十积分一组,布设五组,隐藏在两侧灌木和石缝里。要让他们的人……飞起来。”

“跳雷?”我下意识地重复,脑海里瞬间想象出鬼子尖兵踩中绊线,脚下土地猛然炸开,破片和钢珠自下而上覆盖一片死亡区域的恐怖场景。光是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他语速不快,但每说一处,就定下一类地雷、数量、布设要点和所需积分。黑风脑、一线天、老鸦岭、落马坡……一条条原本可能流淌着游击队战士鲜血的防线,此刻在他口中,变成了一条条由不同功能、不同威力的地雷构成的、沉默而致命的死亡地带。

我飞快地心算着:遥控雷三组二百四,跳雷五组二百五,压发雷二十颗六百,加上那颗昂贵的反坦克雷一百……这已经一千一百九十积分了!远远超出了我们仅有的七百三十五!

我猛地抬头看向他,嘴唇动了动,却没发出声音。我知道,他一定有他的道理。

傅水恒似乎看穿了我的疑虑,他眼中蓝光微微闪烁,声音低沉:“系统提供基础材料和部分核心部件,我们需要自己加工外壳、填充部分炸药。老徐他们之前攒下的铁皮、碎瓷片、辣椒粉,甚至那些受潮结块的土火药,都能用上。这样能大幅度降低积分消耗。我们只需要用积分兑换最关键的东西——可靠的引信、稳定的起爆药、以及……那些超越我们当前技术水平的特种装药和设计图纸。”

他深吸一口气,像是完成了一次复杂的演算:“按照这个方案,最终需要动用的积分,大概在四百点左右。剩下的,必须留着应急,尤其是应对那支‘影狐’。”

四百点!我心中一凛。这几乎是我们能动用的极限了,但若能换来鬼子寸步难行,为我们转移乡亲、调整部署争取到宝贵时间,那便是千值万值!

“就这么办!”我毫不犹豫,一拳轻轻砸在桌子上,震得马灯晃了晃,“我立刻去安排老徐,把所有能用的材料集中起来,组织人手连夜赶工!你需要的那部分……核心部件,什么时候能到位?”

傅水恒闭上眼睛,眉头微蹙,似乎在沟通那无形的系统。几秒钟后,他睁开眼,眼中蓝光淡去,只剩下深深的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一个时辰内,第一批引信和特种装药会出现在后山那个废弃的炭窑里。你派人去取,注意隐蔽。”

“明白!”我转身就要往外走。

“等等,”傅水恒叫住我,补充道,“告诉老徐和布雷的同志,严格按照兑换来的图纸说明操作。这些‘洋玩意’和我们自己造的土地雷不一样,精巧也娇贵,布设时差之毫厘,可能就失效了,甚至伤到自己人。特别是跳雷和遥控雷,布设和引爆,必须指定最可靠的人负责。”

“放心,我亲自盯着一线天和黑风脑!”我重重点头,掀开门帘,一头扎进冰冷的夜色中。

村后的山坳里,俨然成了一个露天兵工厂。几口临时垒砌的灶台里,柴火熊熊燃烧,映照着几十张凝重而专注的脸。老徐已经带着军械组和动员起来的村民干得热火朝天。

“快!把那些破铁锅、铁锹头烧红!”老徐的嗓门在寒夜里显得格外响亮,“锻打成图纸上标的样子!一点都不能差!”

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不绝于耳。壮劳力们轮动铁锤,将烧红的废铁锻造成各种奇形怪状的外壳——圆饼状、长方形盒子、带着怪异弧度的碗状物。每一次敲打都迸溅出耀眼的火星,如同黑暗中闪烁的希望。

妇女和老人则围坐在几盏油灯下,小心翼翼地将收集来的碎瓷片、碎玻璃砸成更细小的棱角碎片。她们神情专注,仿佛手中不是致命的破片,而是绣花的银针。有人将磨得极细的辣椒粉与这些碎片混合,还有人将受潮的土火药放在锅里小心翻炒,去除湿气。

“二婶,您这手劲匀称,来填装三号壳子。”

“狗娃,别毛手毛脚,这些铁珠要一颗颗放,不能黏在一起!”

低声的交流与叮嘱在人群中传递,紧张却有序。

我找到老徐时,他正和几个老猎户、心思最缜密的战士蹲在一起,围着刚刚从后山炭窑取回来的“核心部件”。那是几套结构复杂的引信和起爆装置,闪烁着金属特有的冷光,结构之精巧,是他们从未见过的。

“参谋长,您看,”老徐拿起一个巴掌大的金属构件,眼中满是惊叹,“就这小东西,能让地雷在脚底下炸开?还能跳起来炸?真是神了!”

他摊开系统提供的图纸,借着火光,压低声音给众人讲解:“看这里,绊发线的灵敏度要这样调……压发板的承重极限是这个数,超过了才会炸……遥控接收器的天线要顺着石头缝走,不能露出来……”

空气中弥漫着硫磺、硝石、辣椒粉的混合气味,还有一股浓得化不开的紧张。我穿梭在各个工作点之间,检查进度,反复强调安全和技术要点。我看到年轻的战士因为困倦打了个哈欠,立刻被身边的老兵低声呵斥;看到妇女队员的手被铁皮划破了,只是胡乱用布条一缠,又继续忙碌;看到老徐眼睛里布满血丝,嗓子已经沙哑,却还在不停地比划、讲解……

没有人抱怨,没有人退缩。每个人都知道,他们手里摆弄的这些冰冷铁块和危险化学品,即将成为阻挡鬼子、保护亲人和家园的第一道屏障。

拂晓前,最寒冷的时刻。第一批地雷终于制作、组装完毕。

老徐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和油污,走到我面前,声音嘶哑却带着一丝完成重任后的轻松:“参谋长,黑风脑的三组遥控雷,一线天的五组跳雷,还有老鸦岭的压发雷,都准备好了。落马坡那颗大家伙,还需要点时间加固外壳。”

“好!”我拍了拍他结实的肩膀,“让同志们分批休息,轮流吃饭。布雷组,跟我走!”

天色蒙蒙亮,山间弥漫着乳白色的、冰冷的雾气,能见度不足五十米。这恶劣的天气,此刻却成了我们最好的掩护。

我亲自带着一支精干的布雷小组,悄无声息地潜出了一线天附近。脚下是仅容一人通过的崎岖小径,两侧是长满灌木和苔藓的陡峭石壁。露水打湿了裤腿,冰冷刺骨。

按照图纸要求,我们寻找着最理想的布设点——转弯处的视觉死角、岩石的阴影里,看似可以借力的灌木丛根部。挖掘坑洞的动作必须极轻,不能留下明显的新土。埋设地雷后,要小心翼翼地恢复原状,撒上原有的落叶和尘土,甚至要模仿出小动物走过的痕迹。设置绊线更是精细活,高度、角度、松紧度,都必须分毫不差。

一个年轻的战士,在设置一组跳雷的绊线时,手因为寒冷和紧张微微发抖。旁边经验丰富的老兵立刻按住他的手,低声道:“稳当点,小子。这玩意可不认人,你把它当祖宗伺候好了,它才帮你杀鬼子。”

战士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动作重新变得稳定、精准。

当我们布设完最后一组跳雷,撤出一线天,隐入对面山腰的预设观察点时,东方的天际才刚刚泛起一丝鱼肚白。回望那片被浓雾笼罩的寂静区域,我知道,那里已经变成了一片精心编织的死亡陷阱。

几乎在同一时间,派往黑风脑、老鸦岭、落马坡的布雷小组也陆续传回了“布设完毕,已隐蔽”的信号。

整个王家峪外围,一张无形而致命的雷网,已经悄悄布好。

等待是煎熬的。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太阳挣扎着爬上山头,驱散了部分晨雾,给连绵的群山镀上了一层虚假的金边。指挥部里,我和傅永恒守着那部刚刚用积分兑换不久、信号还时断时续的无线电,听着前方观察哨用约定好的暗语传来的零星报告。

“客人出门了。”——鬼子扫荡部队离开据点。

“一路向西,轿子不少。”——主力沿大路向西,携带重武器(指步兵炮)。

“有零散伙计抄近道。”——有小股部队(很可能包含“影狐”)脱离主力,试图从小路渗透。

傅水恒闭着眼睛,靠在墙上,像是睡着了。但我知道他没有。他放在膝盖上的手指,偶尔会极轻微地弹动一下,仿佛在虚拟的界面上操作着什么。他在监控那些遥控地雷的状态?还是在分析“影狐”可能的动向?我不清楚,但我相信,他那超越常人的感知,正覆盖着这片即将成为战场的地域。

晌午时分,无线电里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带着压抑兴奋的暗语:

“鸟叫了!一线天!好几声!”

一线天!跳雷被触发了!

我猛地站起身,几乎能想象出那副场景:试图悄无声息渗透的鬼子尖兵或者“影狐”队员,在狭窄的小路上小心翼翼地前进,然后,脚下或者腰畔似乎绊到了什么微不足道的东西……紧接着,就是脚下土地猛然炸开,预制破片和钢珠以近乎水平的角度向上迸射,覆盖周围数十米的范围!那绝对不是普通地雷仅仅在爆炸点形成弹坑的效果,那是来自脚下的、覆盖性的死亡之雨!

“确认战果!”我对着话筒低吼。

过了一会儿,回报传来:“看不清具体,雾气还重。但听到惨叫,还有混乱的哨音。他们停下来了,没敢再往前摸。”

成功了!一线天的跳雷,给了这群试图钻缝子的“精英”们一个迎头痛击!

这仅仅是个开始。

下午,黑风脑方向传来了更加沉闷,但也更加巨大的爆炸声!通过望远镜,我们能隐约看到谷口方向腾起的烟尘。

“遥控雷,炸了!”老徐冲进指挥部,满脸兴奋,“观察哨说,炸翻了一辆骡马车,是不是炮看不清楚,但谷口乱成一团,鬼子工兵上去了,正在排雷,进度很慢!”

傅水恒终于睁开了眼睛,眼中没有任何得意,只有冷静的分析:“他们被吓住了。遥控雷的引爆方式超出他们的认知,他们不确定还有多少,不敢贸然前进。”

果然,黑风脑的鬼子主力停滞了下来,大量工兵被投入到排雷工作中,进展缓慢,如同陷入了泥潭。

与此同时,老鸦岭方向也零星传来了爆炸声,那是倒霉的鬼子步兵踩中了分散埋设的压发雷。虽然单次杀伤可能不大,但那种不知道下一步会不会就踩上地雷的恐惧,极大地迟滞了鬼子另一路步兵的推进速度。

落马坡方向暂时没有动静,那颗昂贵的反坦克雷依旧在沉默中等待着他的猎物。

夜色再次降临。

一天的战斗,或者说,一天的“触雷”,让气势汹汹的扫荡部队寸步难行。他们预期的快速推进、合围王家峪的计划彻底破产。各路鬼子都变得小心翼翼,工兵成了最忙碌的人,每一步推进都伴随着地雷的威胁和冷枪的骚扰。

指挥部里,气氛轻松了不少。老徐甚至开起了玩笑:“参谋长,咱这地雷阵,可比得上诸葛亮的八阵图了!”

然而,傅水恒的神情却依旧凝重。他盯着地图,手指无意识地点着“影狐”最后出现又消失的区域。

“不对,”他喃喃道,“‘影狐’太安静了。一线天的损失不足以让他们彻底退缩。他们一定在谋划别的渗透路线。”

我的心也提了起来。如果让这支特种分队钻进来,找到乡亲们转移的路线,或者从背后给我们一刀,后果不堪设想!

“落马坡那颗雷……”

“不够!”傅水恒斩钉截铁,“他们很可能不会走大路。我们需要主动出击,利用地雷,把他们逼到绝路,或者……干掉他们!”

他眼中再次泛起那种幽蓝的光芒,比之前任何一次都闪亮。

“还剩多少积分?”我急问。

“三百三十五。”他报出一个数字,“我要兑换点‘小玩意’,给‘影狐’准备一份‘厚礼’。”

他不再多说,迅速对着空气操作起来。几分钟后,他看向我,语速极快地下达指令:“立刻派人,带上‘龙牙’小组,到落马坡东南侧,那个叫‘鹰嘴岩’的下风口位置。那里会有一批新的布雷装备。告诉他们,里面有‘声音感应雷’和‘光敏诡雷’的组件,按照我传输过去的布设方案,立刻执行!要快!”

声音感应?光敏?我虽然不明白具体原理,但知道这绝对是超出当前时代的技术。傅水恒这是要把压箱底的积分,都砸在这支该死的“影狐”身上了!

“明白!”我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冲出指挥部,亲自去找“龙牙”的队长赵大山。

夜色彻底笼罩了山野。

落马坡东南侧的鹰嘴岩附近,一场无声的、高科技与原始丛林法则结合的猎杀,正在上演。

“龙牙”小组凭借超强的体能和战术素养,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指定地点,果然发现了一批用油布包裹的、结构更加奇特的布雷组件。在傅水恒通过系统远程指导下,他们以惊人的效率,在“影狐”可能的渗透路线上,布下了一个更加诡异、更加防不胜防的雷区。

有的地雷会对特定频率的脚步声产生反应;有的则会因为手电筒的光照而引爆;还有的甚至被设置成了延迟爆炸,专炸排雷工兵或者后续跟进的队伍……

布设完成后,“龙牙”小组迅速撤离到安全距离,潜伏下来,如同真正的龙牙,隐于暗处,等待着给予猎物致命一击。

时间在寂静中流淌。虫鸣消失了,连风都似乎停止了流动。

突然——

“轰!”

一声不算太响亮,但异常清脆的爆炸声打破了夜的宁静!不是传统的炸药轰鸣,更像是什么精密器件被破坏的碎裂声!

紧接着,远处隐约传来了几声压抑的、用日语发出的惊呼和呵斥声,还有一阵混乱的、试图快速移动的脚步声。

然后,是接二连三的、更加沉闷的爆炸声!

火光在黑暗中不时闪现,映照出扭曲的人影和腾起的泥土。

“命中目标!”“龙牙”小组长的声音带着压抑的兴奋,通过简易通讯器传来,“至少干掉三个!剩下的被炸懵了,在原地不敢动!他们踩中了光敏雷和声音感应雷!”

干得漂亮!我紧紧攥住了拳头,感觉一股热血直冲头顶。傅水恒这孤注一掷的兑换,见效了!

爆炸声和混乱持续了十几分钟,才渐渐平息下去。之后,那片区域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影狐”的渗透行动,显然被这超乎想象的雷区彻底打断,即便没有全歼,也必然损失惨重,士气遭受重创。

后半夜,无线电里传来的都是好消息。

黑风脑的鬼子主力因为排雷进展缓慢,加上侧翼受到“麻雀战”袭扰,已经停止了前进,就地构筑工事宿营。

老鸦岭的鬼子步兵更是被神出鬼没的地雷和冷枪搞得疲惫不堪,推进了不到三里地。

落马坡的鬼子车队,因为担心那条唯一通道上的巨型地雷,始终没敢贸然进入坡道。

而最危险的“影狐”,则在鹰嘴岩遭遇重创,销声匿迹。

我们用地雷,这张看似被动防御的网,成功地让数倍于己、装备精良的扫荡敌人,真正做到了“寸步难行”!

指挥部里,马灯依旧亮着。傅水恒眼中的蓝光已经彻底熄灭,脸色苍白,靠在墙边,像是大病初愈。一次性消耗如此多的积分和精力,对他的负担显然极大。

老徐端来一碗热水,他接过去,小口地喝着,手指依旧有些不受控制地微颤。

“积分……还剩多少?”我轻声问。

他抬起眼皮,看了我一眼,嘴角努力想扯出一个笑容,却显得有些无力:“三十五……清零了,几乎。”

三十五积分。一场酣畅淋漓的地雷战,几乎打光了我们所有的“系统”储备。

但,值!

我们赢得了最宝贵的时间——乡亲们已经安全转移至更深山的预设区域;我们挫败了鬼子快速合围的企图,大量杀伤了其有生力量,尤其是重创了那支神秘的“影狐”;我们极大地鼓舞了部队的士气,让所有人看到了,即使在极端劣势下,我们依然有办法让敌人付出血的代价!

我走到门口,推开木门。外面,夜空如洗,繁星点点,远处的山峦在月光下呈现出墨色的剪影。那片刚刚经历过死亡喧嚣的土地,此刻重归寂静。

但我知道,这寂静之下,依旧埋藏着无数的杀机。白天的地雷阵还在,鬼子的威胁并未解除。

我回头看向傅水恒,他闭着眼睛,似乎睡着了,呼吸平稳了些。

“睡吧,老傅。”我在心里默念,“好好休息。下一章,该轮到我们的‘麻雀战’,积小胜为大胜了。而这片土地之下的地雷……会让鬼子在今后的每一天,都寸步难行!”

寒风依旧,但我的心,不再冰凉。王家峪的冬夜,因为这场精心策划的地雷战,因为战士和人民的无畏,因为那神秘系统的助力,透出了一丝黎明的曙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