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凤鸣九宵听心宠妃的五宝乾坤 > 第138章 新生与隐秘的团圆

京郊,掩映在一片翠竹林中的“静思别院”,成了柳清漪——如今该称赵柳氏——与赵煊安身立命的爱巢。这里虽不似宫苑恢弘,却处处透着赵煊的用心。亭台水榭,小巧精致;回廊下挂着的鸟笼里,画眉啼声清越;庭院中遍植四季花卉,尤其是柳清漪最爱的海棠与玉兰,盛开时如云似霞。屋内陈设典雅,多宝阁上摆放着赵煊精心搜罗的古玩字画,以及他亲自为妻子挑选的珠宝首饰,无一不彰显着男主人的珍视与疼爱。

在柳清漪“薨逝”后不久的一个吉日,夜色温柔地笼罩着别院。正堂内,红烛高燃,虽无宾客满座,却洋溢着庄重而温馨的气氛。赵煊的父母,御史大夫赵文渊与其夫人李氏,端坐于上首。两位老人看着堂下身着大红喜服、宛如璧人的儿子与“新妇”,眼中既有欣慰,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他们知晓内情,深知这门亲事背后的惊险与不易,更明白这是皇帝与皇后天大的恩典。除了他们,便只有赵煊的两位心腹长随、以及柳清漪从宫中带出的、知晓内情并自愿跟随的贴身丫鬟采薇与一位沉默可靠的婆子在场。

没有喧天的锣鼓,没有繁琐的六礼,只在赵文渊夫妇的见证下,赵煊与柳清漪对着天地、父母行了三拜之礼。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当两人相对躬身时,红盖头下,柳清漪的泪水无声滑落,沾湿了衣襟。这不是委屈的泪,而是历经生死劫难、终得圆满的幸福之泪。赵煊紧紧握着她的手,透过红绸,也能感受到她微微的颤抖,他用力回握,传递着坚定不移的力量。

礼成。送入洞房。

没有闹洞房的喧嚣,红烛摇曳的室内,只剩下他们二人。赵煊轻轻掀开柳清漪的盖头,露出她清丽绝伦、却带着泪痕的脸庞。他俯身,珍重地吻去她的泪水,声音低沉而充满爱怜:“清漪,从今往后,你只是我的妻。我们再也不会分开了。”

柳清漪依偎在他怀中,用力点头,千言万语都哽在喉间,最终只化作一句:“赵煊哥哥,能嫁你为妻,清漪此生无憾。”

尽管婚礼简朴至极,甚至不能公之于众,但于他们二人而言,这已是梦想中最盛大的仪式,是真正新生的开始。

然而,这份幸福之下,也隐藏着无法言说的隐痛。为了不给宫中的皇后林清玥和皇帝齐珩带来任何潜在的麻烦,也为了避免节外生枝,柳清漪严格遵守着“已死之人”的身份。她从未踏足过娘家一步,甚至不能派人递一个口信。太傅府,那个她生长于斯的地方,成了她记忆中一个遥远而不敢触碰的角落。

太傅柳文渊,在听闻孙女“急病薨逝”的消息后,将自己关在书房整整一日。他望着窗外凋零的秋叶,回想起当初为了家族前程,执意将那个温婉柔顺的孙女送进深宫,如今却落得如此结局,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悔恨与苍凉。他一生钻研学问,周旋朝堂,最终却连自己的骨肉至亲都护不住,那宫闱深处的富贵荣华,果真如镜花水月,代价何其惨重。

而柳清漪的父母,工部侍郎柳明远与其夫人沈玉蓉,更是承受着剜心之痛。沈玉蓉接到宫中的噩耗,当场便晕厥过去,醒来后便是终日以泪洗面,茶饭不思,不过月余,原本丰腴的一个人便迅速憔悴消瘦下去,更是忧思成疾,缠绵病榻。柳明远虽强忍悲痛,处理公务,但回到府中,面对空荡荡的女儿旧日闺房和病榻上的妻子,亦是心如刀割,瞬间苍老了许多。

消息辗转传到静思别院,柳清漪听闻母亲因自己“去世”而重病不起,如同被利箭穿心,愧疚与担忧如同潮水般将她淹没。她本就心思细腻,身体在经历了“假死”和初期的调养后,尚未完全恢复元气,此番急火攻心之下,竟也病倒了,整日恹恹地躺在床上,对着窗口垂泪。

赵煊看着爱妻如此,心疼不已。他深知岳母与妻子母女情深,若长久下去,只怕两人身体都会垮掉。思虑再三,他决定冒险告知。他屏退下人,在书房中铺开信纸,斟酌字句,将事情的原委——从皇后的相助、假死药的运用,到他们夫妻如今在京郊别院安身——详细写明。他在信中恳切写道:“……此事关乎皇后清誉与陛下天恩,更系清漪性命,万望岳母大人慎之又慎,绝不可令旁人知晓。若岳母思念心切,可依信后地址,寻机来别院与清漪一见,以慰相思,亦安清漪之心……”

他将信用火漆封好,唤来最为信赖的心腹赵安,反复叮嘱:“此信,务必亲手交到柳夫人手中,绝不可经由他人转递,亦不能让人察觉。若事有不谐,宁可毁信,不可泄露分毫。”

赵安深知责任重大,将信贴身藏好,便开始寻找机会。他连续多日在太傅府及柳明远府邸外围徘徊,观察柳夫人沈玉蓉的出行规律。终于,在一日清晨,他探得柳夫人因心中郁结,欲往城外观音寺为亡女诵经超度,只带了一名心腹丫鬟和车夫。

赵安提前赶到观音寺,扮作香客等候。待柳夫人上完香,在禅房稍作休息,准备离去时,赵安趁那心腹丫鬟去安排马车、四下无人之际,迅速上前,将信塞入沈玉蓉手中,低声道:“夫人,此乃赵煊赵大人亲笔,关乎小姐,请速阅,万勿声张。”说完,不等沈玉蓉反应,便迅速隐入人群消失。

沈玉蓉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惊住,手中握着那微凉的信封,心跳如鼓。她狐疑地拆开信,随着阅读的深入,她的呼吸变得越来越急促,脸色由苍白转为惊愕,继而涌上巨大的、难以置信的狂喜!

【清漪没死!我的女儿还活着!是皇后娘娘!是皇后娘娘救了她!他们在一起!他们成亲了!老天爷!这不是梦!我的漪儿……】巨大的信息量和失而复得的喜悦如同海啸般冲击着她的心神,她只觉得一阵眩晕,几乎要站立不稳,连忙扶住身旁的廊柱,泪水瞬间决堤,却是喜极而泣。她紧紧攥着那封信,仿佛攥着女儿的性命,生怕这只是一场幻梦。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反复将信看了数遍,确认无误后,小心翼翼地将信收入袖中最深处,用帕子用力按了按眼角,深吸几口气,努力平复激动的心情。

回府的路上,沈玉蓉一言不发,但那双原本死寂的眼睛里,已然重新燃起了光亮。回到府中,她并未对任何人提起此事,连丈夫柳明远也未曾告知,并非不信任,而是深知知道的人越少便越安全。但神奇的是,自那日后,她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开始按时服药,主动进食,身子竟一日好过一日,连太医都啧啧称奇,只道是夫人心结渐开。

又过了些时日,沈玉蓉寻了个由头,说是要去京郊的庄子散心,只带了对自己忠心耿耿心腹丫鬟,吩咐车夫径直将马车驶向了静思别院。

当马车在别院门前停下,沈玉蓉在丫鬟的搀扶下走出车厢,看到那扇紧闭的朱漆小门时,她的手心已全是冷汗。赵安早已得了吩咐在门口等候,见状立刻恭敬地将她们引入院内。

穿过影壁,走过抄手游廊,刚到正院门口,便见一个身着淡雅衣裙的熟悉身影,正由赵煊陪着,站在一株开得正盛的白玉兰下,翘首以盼。

“娘——!”一声带着哭腔的呼唤,击碎了所有的矜持与克制。

“漪儿!我的儿啊!”沈玉蓉再也忍不住,疾步上前,一把将女儿紧紧搂入怀中。

母女二人抱头痛哭,仿佛要将这些年所有的思念、担忧、痛苦与委屈都尽数哭出来。赵煊站在一旁,眼眶微红,悄悄挥手让下人们都退下,留给她们倾诉的空间。

哭了许久,两人才渐渐止住泪水,互相擦拭着泪痕,细细端详着对方。沈玉蓉抚摸着女儿明显丰润了些的脸颊,又看看这清幽雅致的院落和一旁温文尔雅、满眼爱意看着女儿的女婿,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只剩下满满的欣慰与感激。

那次相见之后,沈玉蓉不敢频繁前来,生怕引起不必要的注意。她只能强忍着思念,每隔数月,才寻个稳妥的机会,悄悄来别院与女儿小聚半日,每一次都弥足珍贵。

时光荏苒,静思别院内的日子平静而温馨。赵煊官声日隆,对妻子体贴入微。柳清漪为他生儿育女,如今,长女赵念裳已年方四岁,出落得粉雕玉琢,眉眼像极了母亲柳清漪,精致秀美,一双大眼睛灵动聪慧,小小年纪便已显露出不凡的灵气;幼子赵怀瑾也已三岁,虎头虎脑,活泼可爱,容貌结合了父母的优点,既有父亲的英挺,又有母亲的清秀。

每当夕阳西下,柳清漪看着在庭院中追逐嬉戏的一双儿女,再看看身旁执卷阅读、偶尔抬头对她温柔一笑的丈夫,便觉得内心被巨大的幸福填满。她常常会想起那个改变她命运的日子,想起那个给予她新生的人。

在她生下念裳和怀瑾时,她都第一时间写了密信,通过小顺子的渠道送入宫中,向林清玥报喜。每一次,林清玥都会派人秘密送来丰厚的赏赐,有时是长命锁,有时是精巧的玩具,有时是宫中的珍稀布料和补品,虽不能明着道贺,但那份关怀与祝福,柳清漪感受得到。

当她得知林清玥被正式册立为皇后,母仪天下时,她在别院中朝着皇宫的方向,郑重地行了大礼,心中充满了真诚的喜悦与祝福。在她心中,林清玥早已超越了皇后的尊位,是她此生最感激、最亲近的姐姐,是照亮她灰暗人生的明月。

如今的柳清漪,时常会铺开信笺,向宫中的皇后姐姐倾诉生活中的点滴琐事,分享儿女成长的趣事,表达无尽的感恩之情。她的字里行间,不再有宫闱的哀怨与绝望,只有寻常妇人的满足、安宁与深深的幸福。她知道,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根源在于那位深宫之中,拥有大智慧与大慈悲的皇后姐姐。她的新生,是林清玥亲手为她铺就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