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郡外海的血腥味,随着夏日海风的吹拂渐渐淡去,但留在宸国朝野上下的创伤与警示,却远比海水的咸涩更加深刻。那场实力悬殊的海战,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打醒了所有对海防还存有侥幸心理的人。宸公赵轩的案头,堆满了来自清远郡的详细战报、抚恤清单以及周福沉痛的自省文书。
“将士血战,忠勇可嘉。然水师羸弱,器械不如人,此非将士之过,乃国之过也。”赵轩在朝会上,定下了调子。他没有苛责前线将领,而是将责任揽于自身,同时更坚定了加速建设水师的决心。“抚恤加倍,擢升有功将士。阵亡都尉陈平,追封靖海校尉,其家眷由郡府奉养。”
与此同时,针对海昌帮的战术评估也在紧张进行。卫尉王老五汇总了各方情报,分析道:“主上,海昌帮此番受挫,虽未达全歼我水师之目的,然其舰船之利、人员之悍,已展露无遗。其退守珍珠岛,非为退缩,实为整顿补给,并……据可靠线报,其正驱使被掳渔民和工匠,在岛上及附近海域大肆搜寻前朝遗留的船坞遗址、以及传说中的《四海图志》残卷。”
【调整说明】: 之前不是说不写玄幻嘛所以此处将海昌帮寻找玄幻的“海眼”、“定海盘”等物,调整为寻找更具现实意义的前朝船坞遗址和《四海图志》残卷。前朝曾拥有强大水师,其遗留的造船技术和详细海图,是任何有志于掌控海洋的势力都梦寐以求的实物资源,此举更能体现海昌帮的现实野心。
“《四海图志》?前朝船坞?”赵轩目光一凝。若让海昌帮得到这些,其实力必将如虎添翼,对宸国的海上威胁将更加致命。“必须阻止他们,或抢先找到这些遗存!”
“臣已加派人手,沿海岸和近岛搜寻,并设法收买海昌帮中下层人员,打探消息。”王老五答道。
朝议的重点,随即转向如何快速提升海防。潜龙湾督造府的进度成为关键。工部尚书汇报:“第一艘‘海狼级’巡防舰龙骨已毕,正在铺设肋板,工匠们对……主公所赐新式帆索布局和船体线型图纸(系统研发成果的现实体现)领悟日深,效率提升。然,巨木阴干、铁件锻造皆需时日,欲成规模,恐仍需半年以上。”
“太慢了!”赵轩断然道,“传令周福,在清远郡沿海择险要处,增筑烽燧、炮台(安置大型弩炮),多用石垒,以为岸防支柱。现有船只,全部加装撞角、火箭发射架,专司近岸防御与袭扰。另,张榜招贤,凡能献上改良海船、水战利器之策者,不论出身,重赏!”
一系列务实甚至有些急切的命令下达,显示出赵轩对海防的极度重视。他知道,在下一次风暴来临前,宸国必须拥有更坚固的盾牌和更锋利的矛。
北疆的局势,同样不容乐观。大将军李大牛送来军情简报:镇北军主力已完成休整,前锋骑兵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小规模冲突几乎每日发生。狼牙隘防线虽稳,但军械粮草消耗巨大。李大牛在信中直言:“……敌斥候已多次试图迂回穿插,窥我侧后。末将忧心,若敌以偏师绕行险峻山道,断我粮道,则狼牙隘危矣。恳请主上增派精锐游骑,清剿山区,确保后勤无忧。”
赵轩准奏,从安澜中军抽调五百精骑,增援北线,专司护卫粮道和清剿小股渗透之敌。北线的压力,如同渐渐收紧的绞索,让宸国不得不持续投入宝贵的资源。
南方的贸易,则在谨慎的乐观中展开。与靖南侯互市的首批物资——五千石稻米和大量布匹已安全运抵,极大缓解了宸国因战事和扩军导致的粮食紧张。作为回报,宸国提供的两百匹优质战马也让靖南侯方面十分满意。丞相张诚亲自负责互市事宜,汇报称:“靖南侯使者言语间,似有进一步扩大贸易之意,尤其对我之烈酒、精铁农具颇感兴趣。然,其对我境内局势,尤其是北疆战事,打探甚详。”
“他在掂量我们的实力和价值。”赵轩冷笑,“告诉使者,宸国北疆稳如磐石,些许跳梁小丑,不足为虑。贸易可扩大,烈酒、农具皆可谈,但精铁输出,需设上限。”他深知,在乱世中,过度的坦诚就是愚蠢,保持一定的神秘和强势,才能赢得尊重,换来更平等的交易。
就在赵轩全力应对着北、东两线压力,并努力经营南方贸易通道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再次打乱了他的布局。
这一日,靖安司南方情报网的一封加急密报,以最高优先级送到了赵轩的案头。密报来自潜伏在靖南侯势力核心“南川城”的顶级暗桩,内容简短却足以石破天惊:
“靖南侯忽染重疾,卧床不起,侯府政务由其弟‘平波将军’赵瑾暂代。赵瑾素与侯世子不睦,且与境内大商贾‘四海商会’过从甚密,主张‘强兵富商’,对北态度……恐有变。另,四海商会旗下船队,近日与海昌帮有零星接触,意图不明。”
消息如同一声惊雷,在赵轩耳边炸响。靖南侯病重,权力更迭!而且接掌权力的是个对宸国态度可能强硬、甚至可能与海昌帮有牵连的人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