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历朝观看扶苏现代生活 > 第363章 封关,政策

历朝观看扶苏现代生活 第363章 封关,政策

作者:二月末28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19:45:37

走在热闹不已的夜市中,素素要了一勺糖水,看着四周各式各样的美食,可惜道:“唉,到最后还是我们三个单身狗一起活动。”

李源硕端着一个已经开好口的大椰子,正美滋滋的喝着,听到素素这话笑道:“四个老人毕竟上了年龄,我们这么快节奏的旅行方式可不适合他们,而你爸妈,他们也难得放长假,当然也想好好过下俩人的时光,最后可不就剩我们三个闲人了。”

扶苏看着四周熙熙攘攘的人群,感慨道:“现代和古代真的差别太大了,古代都是中原地区发展的非常富饶,而现代,我看大多经济富饶的都是海边城市。”

李源硕说道:“毕竟古代都是以农耕文明为主,经济重心一般都是在河流流域和内陆平原,沿海地区多为盐碱地,种植不了多少粮食,还有就是海禁政策,再加上海边的自然灾害多,也让古代的皇帝没有过多的出海探索的意向,最后发展当然是比内陆差很多了,现代重视全球贸易经济,海边城市在这方面就比内陆城市有优势多了。”

素素这时想起自己在网上看到过的一个新闻,转头看向李源硕问道:“李叔叔,琼州要封关是真的吗?”

“嗯,真的。”

“什么是封关?”扶苏听到这词,正要举起椰子喝的手一顿,疑惑的看向俩人。

“就是在这个城市上建成一个由海关监管的“境内关外”区域,在这个特定区域内可以享受零关税等优惠政策,实现高度的贸易“自由”。”

扶苏听到李源硕这解释,疑惑道:“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且要是免关税,那不是有很多海外商品经过这里流入内地吗,那不是会减少很多关税?”

“到时琼州与境外之间实行“一线”放开政策,不仅能吸引全球优质资源集聚在这,而且还能提升琼州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

“而且免关税只是在琼州这个地方实施,如果琼州的海外商品要进入内地,还是需要再过一次海关,到时就要交关税了。”

“不过有一种情况例外,在琼州加工制造的产品如果加工增值达到30%,那就可以免关税往大陆内销售了。”

素素问道:“那代购呢,这样不是有很多人可以来这里代购,然后免税到内陆卖了吗。”

“这个问题国家早就想到了,到是在琼州购买免税商品,每人每年的销售限额是十万,只要超过这个数字,那进入内陆的商品都要足额缴纳关税。”

素素感概道:“那这么说来,琼州人就要发达了,以后琼州就能成为像香江那样全球知名的国际大都市了。”

李源硕想了想道:“现在都还只是开始,琼州说穿了其实更像是一个“经济开放试验田”,香江发展了这么多年,早就有了自己一套完整成熟的法律税收体系,而这里到时则会像一个在白纸上重新设置一套游戏体系,如果这块地方发展成功了,那这套体系以后就可以在全国推广,而不成熟的话,那就只能继续优化,所以最后结果怎么样,谁也说不准。”

扶苏不知道怎么的突然想到了自家父皇的改革速度,纠结了下,还是问道:“你们会觉得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等政策的步伐会太快吗?”

李源硕和素素听到这话都愣了下,互相对视了眼,转头看向扶苏,素素疑惑道:“你怎么突然问这个问题?”

“只是觉得现代发展每一步都计划的很清楚,而且都会先在一个地方实践过后再推广,就很好奇你们对秦始皇实行政策速度的看法。”

“我个人觉得秦始皇的书同文,车同轨统一政策就应该快些才对,要知道秦灭六国后,六国的旧贵族们可是随时想着复辟自己的国家,像张良就就是在知道秦始皇要出行,便埋伏于博浪沙计划刺杀秦始皇。”

“而且地域之间的文化隔阂,拖得越久越难以突破六国文化壁垒,像对岸的那岛,现在岛内人和我们的文化隔阂不就越来越大,我们一个就这么麻烦,秦始皇那可是七国的隔阂,所以不同的政策还是要用不同的手段来行事才对。”素素思考了下,对扶苏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李源硕道:“其实用汉朝初期尝试的分封与郡县并行这个政策来说明就可以了,虽然这政策初期有利于政权的稳定,但却成为了之后皇帝心头的一块心病,甚至在汉景帝时期引发“七国之乱”,这也证明了分裂惯性需强力的手段和速度遏制才行。”

“那行同伦呢?”扶苏发现素素没有说这个政策。

“这个在我看来是所有封建皇朝的弊端,每个大一统的皇帝都会对百姓进行思想压制,秦朝是强行推行法家思想,禁止儒家等学派私学,以法家思想取代多元文化,而汉武帝之后则是推行儒家,在思想领域采用渐进融合这个在古代几乎很难实行,因此没有哪个皇朝的皇帝会允许百姓有多种学家的思想,所以这个政策受限于时代性,秦始皇的选择有其必然性,不能以后世的看法去评价。”

李源硕补充道:“不过秦始皇的政策也给了我们警示,文化整合需要平衡“效率”与“包容”,强制速成往往伴随高风险。”

扶苏听着俩人各自的见解,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秦朝

嬴政听完素素的讲解不由的点了点头,当然素素说的行同伦的事情,他也知道其中的弊端,但即使知道这个弊端,他也不能把这个弊端消除,他既然创造了皇帝这个制度,就不可能让百姓像后世那样有这么多的思想。

即使有天幕的出现,使百姓知道了很多思想,但是他相信,大部分人还是会更重视吃饱穿暖问题,至于思想,这种在没有吃饱之前对百姓来说都是一种奢侈的事情。

现在他能做的就是像汉武帝那样实行外儒内法的思想政策,稳住大部分的百姓即可。

汉朝

刘邦听到李源硕拿自己的政策举例,撇撇嘴道:“乃公要是有其他办法,至于用这个吗。”

至于那“七国之乱”,那只能说明引起“七国之乱”是自己那孙子本事不够,关他屁事。

他都这么辛苦的给他们打下这么大一片江山了,还想要什么事情都靠祖宗处理好啊,做白日梦都梦不到这么美的事。

刘启连打了几个喷嚏,摸了摸鼻子,无奈的看着天幕,这“七国之乱”确实是他着急了,但最后没有翻船不是吗,而且还大大的削弱了诸侯们的势力。

宋朝

苏轼看着那一条美食街,不由的咽了咽口水,呢喃道:“这琼州居然有这么多好吃的东西!”

苏轼突然觉得自己丢失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想想原本历史上,自己还有被贬到琼州的经历,而现在,不要说被贬到琼州了,现在连离开开封府都不行。

苏辙淡定的喝着茶,平静的看着身边脸色越发郁闷的哥哥,内心满是无语,喂喂,这家伙不会是因为没像历史上那样被贬到琼州而在那边生气吧。

苏轼此刻心中正不停的吐槽着王安石和司马光,都是这两个家伙,争来争去的,害的自己都离不开开封府。

特殊年代

先辈们对后世的步步为营的政策也是欣慰不已,他们从这些政策能看出来,后世人一直在努力的想办法让国家变得更好。

有这份心思和行动力让他们对后人更加放心了,他们最怕的就是后世人沉浸在这和平的社会中,失去了向上攀登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