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历朝观看扶苏现代生活 > 第233章 明朝经济

历朝观看扶苏现代生活 第233章 明朝经济

作者:二月末28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19:45:37

“南北分治?”扶苏听到这父子俩谈话的内容,惊愕道:“这群人在想什么,让一个国家继续分裂!?”

对方都快赢了,还想着谈判分治,正常人都不会答应的好嘛。

“最懂你的往往是你的敌人”这句话还真是没说错。”素素对这人的感觉一直都很复杂,说他坏吧,他带领的党派在抗日的时候承担了大部分正面战场的作战,说他好吧,又在执政期间不好好治理国家。

{……“南北朝可以出现在过去,但绝不会出现在今天,谁敢当这个千古的罪人,这胆量,我没有……”}

“要是蒋敢答应那些人南北分治,他就真的成了千古罪人。”在华夏,谁敢分裂,不背负千古骂名都说不过去。

素素赞同李源硕的话:“确实,就像三国,曹操和刘备就算有不干人事的时候,但现在也有人会喜欢并支持他们,而江东,就算有周瑜,陆逊,孙策这些有才之人,但给现代人的印象就是比其他两国差一分。”

“为什么?”扶苏好奇道。

“因为曹操和刘备都想着统一,而孙权给人的印象就是只想着偏居一隅,没有统一天下的心思,在现代人心中,没有想统一天下的人评价都不怎么好。”素素解释道。

扶苏了然的点了点头。

{……“闹革命,我们天下第一,搞经济,我们可比不了他们。……

“现阶段还不能消灭资本家,生产关系的改变不是过家家,不能胡来,一旦搞出了问题,那比战场上打了败仗还糟糕”……

“要有自知之明,这些事,我们需要从头学起。”……}

“真应该让朱元璋听听这话。”素素听到先辈们的这场谈话,不由的想起了明朝那些乱七八糟的经济政策。

“你说的是朱元璋强制推行“大明宝钞“的事吧。”白爷爷笑呵呵道。

“不止这个,还有朱元璋建立的宗室供养体系,明朝最后能灭亡,这群宗室也是功不可没,崇祯时期仅宗禄一项就消耗850万石粮食,几乎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4,能用这么多钱养一家之人,明朝也是历朝独一份了。”素素说道。

“其实历代皇朝关于宗室的开销都不小,只是明朝的宗室人数过于夸张,才会让你们印象这么深刻。”白爷爷解释道。

“能不印象深刻吗,崇祯时期二十多万宗室,这是一个正常国家能养的起的宗室。”素素本想说百万的,毕竟这个说法最广,不过想想就算他们姓朱,也不一定真的像猪那样那么会生,百万好像有点太夸张了。

扶苏听到二十万宗室有些惊讶:“这些人全部都要靠国家养吗?”

“是的,朱元璋规定所有宗室成员,只要是自己的子孙后代,都由国家供养,并且禁止他们从事士农工商等职业,这一制度在《皇明祖训》中写明的。”

“其中最高亲王每年禄米1万石,郡王每年禄米2000石,下面6个爵位的依次递减,最低爵位奉国中尉200石,除此之外,公主、郡主等女性宗室成员及其配偶也有相应的俸禄标准。”

扶苏听到这庞大的数量,不由的咽了咽口水,大秦也有宗室,但绝对没这么夸张的数量,这一刻他很庆幸大秦为了打压宗室,并没有白养这宗室,而且让宗室们自己挣军功或其他功绩,如两年无军功者,便将其除去贵族籍,降为庶民。

“可是现代也不是发行纸币吗?”扶苏知道大明宝钞,但他不明白,同样纸币,为什么明朝会造成这么大的经济问题。

“那是因为现代货币是依靠国家信用、经济实力、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调控在维持稳定,而且央行也会通过外汇储备、国债、市场调控之类的手段确保货币价值,而且央行印纸币都会经过精密计算,来控制纸币数量。”

“而大明宝钞没有准备金制度,政府仅凭行政命令强制发行,把百姓们手中的金银换成纸币,却不能让百姓们手中的纸币换成金银,而且明朝为弥补财政赤字,无节制印钞,导致恶性通货膨胀,两者纸币完全没有可比性。”白爷爷摇了摇头道。

李源硕看着扶苏还有些疑惑的表情,说道:“国家经济不是这么一两句话就可以解释清楚的,想要治理好国家经济,需要一套健全的经济治理体系,而且还要紧跟时代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才行。”

“明朝的财政管理比起宋朝不知道倒退了多少年,这两个朝代为什么就不能综合下,一个富得流油但软弱的要死,一个穷的要死但对外强硬。”素素说道,说实在的,有宋朝这个经济这么发达的朝代当作例子,缺钱的明朝怎么一点都不学。

春秋

管仲听到那些专业用词,对后世的经济起了浓厚的兴趣,也不知道他们国家是怎么样一个经济体系。

不过没想到发行纸币也有这么多门道,也不知道后世的经济政策适不适合现在。

秦朝

嬴政听到影视中那几人的对话,沉思了起来,搞经济的专业人员嘛,他不由想到了吕不韦,搞经商吕不韦确实有一手,当初他当政期的时候,一系列改革措施,确实促进了大秦的经济发展。

只是人已经死了,朝堂上还有谁懂经济?嬴政这么想着,抬头看向下方群臣,视线扫过每个大臣,突然,他看到了李斯,最后移开了视线,还是算了,李斯的事情已经够多了,他都担心会把人给累死。

汉朝

桑弘羊听到明朝的大明宝钞,不屑道:“国家经济怎么可能简单。”

要是钱随便造就可以,他至于为国库烦恼吗。

刘彻被明朝所有宗室都要由国家供养这句话给听的目瞪口呆,他不明白,这朱元璋就没想过人口膨胀的问题吗。

要知道宗室生子的数量可不少,想想中山靖王刘胜,他那孩子的数量,都快赶上百人了,百人再百人,都要国家养,刘彻想到这个场景不由打了个寒战,那大汉都不用等匈奴过来灭了,光养那些宗室都能拖死大汉。

三国

“凭什么说我只想偏居一隅。”孙权听到素素的话,愤怒道。

他怎么可能会没有统一天下的志向,要不是江东世家豪族势力庞大,他在这上面花费精力过多,怎么会影响对外扩张,而且后世人以为其他势力这么好打的吗。

周瑜很想知道,为什么江东会给后世人留下这样的印象,以他对仲谋的了解,仲谋不是一个甘于人下的人。

宋朝

刘娥听到纸币,想到了自己派人设立的益州交子务,又想到明朝因为无节制的印钞的后果,心中暗暗提高了警惕,看来这纸币怎么发行和印钞还需要和官家大臣好好再商量一番。

她可不希望大宋走上那明朝的老路,还有明朝那庞大的宗室给国家带来了巨大麻烦,决定稍后也要和大臣官家商量下,也要限制下了。

明朝

“怎么会这样?”朱元璋听到这庞大的子孙数量,愣愣的看着天幕,以前那些王朝宗室哪个不是有特殊待遇,他也不过是像前面的王朝那样,给自家子孙优待些罢了。

朱标和马皇后听到这庞大的宗室数量,倒吸了口冷气,难怪素素会说大明最后穷的要死,养这么多人,朝廷能不穷才怪。

“父皇,你这个政策不能再继续了。”朱标一脸严肃的行礼后说道,想想看以前素素说起父皇对大臣们的待遇,再看看宗室的待遇,而且后面竟然会有这么多宗室,难怪后世人会说“天下养朱”,可不就是让天下百姓养他们一家吗。

再这样下去,不要说大臣们了,单单是那些百姓,就够他们吃一壶的了,养几个宗室是没有问题,但养几十万个宗室,老百姓们不和他们朱家拼命才怪。

朱元璋听到这话,沉默了半晌,好一会才无力的说道:“标儿,召集大臣,共同商讨经济政策。”

朱标听到这话,顿时喜出望外,父皇总算松口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