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历朝观看扶苏现代生活 > 第79章 国子监,孔庙

历朝观看扶苏现代生活 第79章 国子监,孔庙

作者:二月末28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19:45:37

扶苏和素素进入大门,素素看向扶苏问道:“这左边是国子监,右边是孔庙,你要从哪里先逛。”

“孔庙吧。”

素素听后便带着扶苏往右边走去。

“刚才那孔夫子像是不是有点太文弱了。”扶苏想着刚才看到的那孔夫子,就一普通小老头的样子,很是困惑,按记载,孔夫子是个身材高大、武艺高强的人,就算老了也不应该是那个样子。

“这个啊,你可以问问宋朝文人是怎么想的,孔夫子的文弱书生形象就是从宋朝开始的。”素素皮笑肉不笑的回答道。

“这宋朝的文官不会也都是文弱书生吧。”一想到朝堂上全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男子,扶苏就感到匪夷所思。

“那倒没有,还是有些是文武双全的,但和宋朝之前的朝代相比,他们的文武双全的官员就少了很多,加上我们对宋朝的印象也大多是国家是弱宋,所以对宋朝文人也大多是文弱书生的印象。”

“真的很好奇他们到底做了什么,会给你们留下这样的印象。”

“之后和你详细说说,希望你到时不会被宋朝皇帝和文人的骚操作气到。”素素一脸复杂神情看着扶苏,抬起手拍了拍扶苏的肩膀叹息道。

素素带着扶苏来到一堆石碑前介绍道:“这些碑林是刻着元明清三个朝代六百年来的五万多名进士的姓名和籍贯。”

“进士?”

“大致相当于现代通过国家高级公务员考试的人。”

“那选拔高层的官员也是用考试来选拔的吗?”虽然在秦朝也有用考试来选拔官吏,但那些也都是基层的多,大多高一点职位的官员还是靠保举和征召为主,扶苏很好奇后世的选拔人才制度都是怎么样的。

“这要看什么朝代了,以宋朝为例,科举三年一次考试通常分为地方上的乡试、中央的会试与殿试,而在乡试之前学子们还要参加童试,通过后才能继续乡试,宋朝的很多高官都是通过这样的考试选出来,宋朝也是文人鼎峰时期。”

“那他们都是考什么内容。”

“宋朝科举前期主要考察考生的文学才华和对儒家经典的记忆和理解,后来经过王安石的改革,改成考察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倒是觉得改革后的更好些。”毕竟当官也要有真本事才行。

“我认同,单纯的读书又不能说明这个人的理政能力好。”

“如果单纯都是考这些,那文人是不是君子六艺都没有全学。”

“是的,其实我有点不明白,如果乐,射,御可以说是学这些的花费大,那数为什么不重视,这也是儒家教育中的基本学科啊。”

这时两人不知不觉的走到一个大树前,素素指着树上的树瘤子道:“扶苏,你歪头看看,这像不像一个奸臣的嘴脸。”

扶苏按照素素说的,歪头看过,看了一会:“是蛮像的。”

“相传,这明朝的奸相严嵩有一次代替嘉靖皇帝来这里祭孔,路过这棵树的时候,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就把这奸臣的乌纱帽给刮掉了,所以民间百姓就认为这颗树有灵性,能辨忠奸。”

“要是真有这样的树就好了,是不是奸臣拉过来试试就知道了。”扶苏听到这传说笑道。

“那倒是。”

接着两人继续往前方走去。

“这怎么没有门槛?”扶苏看着平整的大门问道。

“因为孔子曰:有教无类,所以这里就不设门槛了。”

“这样啊。”

素素看着眼前的宫殿,拍了拍扶苏的手臂指着前方说道:“这里面可是有乾隆曾经坐过的龙椅,我们进去瞧瞧,紫禁城中的龙椅都没像这里一样,能这么近距离的观看。”

扶苏也很好奇,后世皇帝的龙椅到底是怎么样的。

当两人进入殿内,就见到最中间摆放着一座雕刻着精美,威严壮观的龙椅。

“唉,要是能在这上面坐坐看就好了,也能够体验下坐龙椅的感觉。”素素看着前方的龙椅惋惜道。

扶苏听到素素的话,无奈道:“好歹是龙椅,起码尊重下吧。”

“这有什么好尊重的,要不是这龙椅是文物,要好好保存,都不知道被多少人坐过。”对于清朝的皇帝,她能给个好脸色的也就雍正,其他的还是算了。

春秋

孔子看了看那老头石像,又低头看了看自己的体型,有些困惑的看向身边的学生:“宋朝人都是怎么想的,才会把我想成了这么文弱的样子?”

其他儒家学子听到夫子的话,都纷纷摇头,他们也想不明白,看看天幕上的孔夫子像,再看看孔夫子本人。

要是夫子是石像那样的形象,不要说周游列国了,就是单独出个家门遇到危险都可能躲不过去。

秦朝

嬴政听到宋朝的选拔制度,眼前一亮,不过又想到现在民间读书人不多,如果想要按宋朝那样选拔人才,那还需要再等几年才合适。

只要有了方向,那这点点时间就不算什么。

不过,这考试的内容要变化下,宋朝那种只学儒学的肯定不行。

李斯看到自家陛下沉思的样子,就明白对方在想着宋朝选拔制度的事情。

自己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绝不能让儒家抢了他法家的位置,定要让法家站在百家之首。

汉朝

刘邦满脸诧异:“这宋朝文人这么弱?”让整个国家都被冠以弱的形象,这要弱到什么程度才会这样。

他的朝堂上如果都是这样的文弱书生,那他也就不会这么的忌惮了,而且这样的人在乱世离了保护他的人根本就活不了多久。

张良等人也满脸费解,就算后世独尊儒术,那儒家六艺呢,怎么只考书,其他的不也是儒家的学说吗,都不学了?

刘彻一脸不屑的说道:“宋朝要是都是这样的文官,在朕手下做事,都坚持不了几天。”

他对自己的官员要求可是很多的,要是都像石像那样的样子,就算再聪明,就他给自家官员的工作量,他们都坚持不了多久。

大臣们听到自家陛下的话,心中都默默的赞同,确实,要是没有个强劲的身体,还真是应付不了自家这位的考核。

要知道自家这位可是信奉“有才而不肯尽用,与无才同”,没用的官员下场有多惨,他们都是亲眼所见的。

宋朝

范仲淹听到后世对宋朝的评价,皱了皱眉头说道:“大宋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居然让后世这样的评价?”

难道是就因为重文轻武的原因嘛。

不止范仲淹想知道原因,就连民间百姓和朝中官员都想素素说明白,为什么后世对大宋是这样的形象。

明朝

“这孔夫子不都这样的嘛,难道不对吗?”学子看着天幕上的石像,疑惑的看向身边的同窗。

“看扶苏公子的样子,定然是错了啊,你没听素素姑娘的话吗,宋朝之后孔夫子才变成这样的形象。”

“那孔夫子是怎么样的?”有一个学子好奇的问道。

这时突然一道声音插入几人的谈话中:“这个我知道。”

众人见状纷纷转头看去,就见平时总是一个人行动的学子看着手上的书本说道:“孔夫子身高九尺六寸,被人称为“长人”,而且据记载,孔夫子还臂力过人,能够举起城门。”

学子们听到这人的话,都一脸的魔幻,这和他们印象中的夫子完全是相反的形象。

嘉靖皇帝看着严嵩轻笑道:“严爱卿,你可是流芳百世了呐,就是不知道爱卿做了哪些事,能够在后世有这么大的名声。”

严嵩听到皇帝的话,浑身冒着冷汗,他对自己做的事情可是很清楚:“陛下,臣对你可一直都是忠心耿耿的,从来不会做有损陛下的事情。”

“是嘛。”嘉靖表面还是挂着淡淡的笑意,但心中的想法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