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芷的情感记忆体被净火以自身核心为代价成功锚定,送入宇宙奇点辐射区进行永恒守护,这给了叶阳一个情感上的寄托与慰藉。王林的奇迹归来,则让他有了最坚实的臂膀。内心的波澜稍定,叶阳与王林便将全部精力投向了现实层面的挑战——整合力量,应对未来。
虫族虽然在他的意志下转向了守护,但其庞大的数量、高效的生物科技以及恐怖的进化潜力,依然是宇宙中一股令人不安的力量。如何将这股力量转化为可控的、有益的防御力量,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首要难题。同时,联盟残部、机械文明以及智慧虫族起义军之间,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纽带和共同的发展方向,才能形成真正的合力。
叶阳将目光投向了虫族那深不见底的生物科技宝库。母皇统治时期,这些技术纯粹服务于吞噬与毁灭。但现在,在叶阳“守护与共生”的新指令下,它们拥有了被重新定义和改造的可能。
在临时建立的联合指挥中心内,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融合会议正在进行。参与者包括叶阳(代表虫族与最高意志)、王林(代表联盟实战经验与个体巅峰战力)、卡米拉(代表智慧虫族的生物科技理解)、以及通过远程全息投影连接的净火(代表机械文明的逻辑科技与纳米技术,尽管其核心受损,但基础数据库和逻辑能力依然强大)。
中心的全息平台上,展示着从虫巢深处调取出的、令人眼花缭乱的生物科技图谱:从能够自我修复和进化的生物装甲,到可以模拟各种能量武器的生物器官,再到高效的能量转化与物质重组系统,甚至涉及空间跳跃和维度感应的生物结构……
“母皇的科技树,完全点在了‘毁灭’和‘效率’上。”卡米拉指着图谱,语气复杂,“例如这种‘歼星炮虫’,其生物炮管能瞬间聚集恒星级的能量,但设计初衷只是为了最快速度瓦解行星。还有这种‘空间撕裂兽’,能制造临时虫洞进行突袭,但极不稳定,常用于自杀式攻击。”
王林抱着臂,冷然道:“武器本身无善恶,看谁用,为何而用。我们需要的是能将它们‘驯化’,用于防御和快速机动的平台。”
净火的投影闪烁着,发出平稳的电子音:“分析虫族生物科技优势:自适应成长性、能量利用效率、群体协同性。劣势:精确控制力不足、逻辑思维欠缺、制造过程依赖生物质转化。建议:以机械文明的框架逻辑和精密制造技术为骨,以虫族生物科技的高效适应性和能量系统为血肉,融合联盟的灵能技术作为精神链接和增幅媒介,构建新型作战单位。”
叶阳眼中精光一闪:“生物战舰?”
“准确说,是‘**战舰’。”净火修正道,“拥有机械的稳定结构和智能核心,具备虫族生物的自我修复、进化潜力以及强大的生物武器系统,并由经过训练的灵能者或高级AI进行精神同步操控,实现如臂使指的效果。”
这个构想大胆而超前,将三种截然不同的科技树强行融合!
说干就干。在叶阳的绝对权威和生命源核的庞大资源支持下,一个代号为“守护者”的生物战舰研发计划迅速启动。
研发过程充满了挑战。首先是如何让虫族的生物组织与机械框架完美结合。机械的冰冷与生物的活性之间存在天然的排斥。解决方案来自净火提供的纳米级接口技术,以及叶阳利用生命源核对虫族基因进行微调,使其能够识别并主动融合特定的金属催化酶,形成生物金属复合结构。
其次是指控系统。单纯依靠虫族的本能或简单的机械AI,无法满足复杂战术的需求。最终方案是采用“双核”系统:一个由净火提供的、精简但高度可靠的逻辑AI负责战舰的基础运行、导航和武器瞄准;另一个则是由经过筛选和训练的联盟灵能者(或智慧虫族个体)进行精神链接,负责战术决策、直觉反应以及激发生物系统的特殊能力。叶阳自身则作为最高权限的“蜂巢意识”,可以在关键时刻进行全局指挥或直接接管。
最大的突破来自于能量系统。研究人员将虫族高效的能量转化器官与机械文明的聚变反应堆相结合,并引入了联盟的灵能结晶作为稳定器和增幅器,创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生物灵能反应炉”。这种反应炉不仅能量输出强大而稳定,还能吸收宇宙中的辐射能甚至部分空间波动进行补充,具备了近乎无限的续航潜力。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调整和优化,第一艘原型舰——“希望号”,终于在巨大的生物船坞中诞生了。
它长约三千米,流线型的舰体闪烁着暗紫色的生物金属光泽,表面覆盖着如同**铠甲般的鳞片,这些鳞片可以随着环境改变颜色和能量反射率,具备极强的隐身性能。舰首并非传统的炮口,而是一个可开合的、布满能量脉络的生物器官,能够发射高能粒子束或生成强大的灵能护盾。舰体两侧伸展出如同昆虫节肢般的可动翼翅,既是姿态调节器,也隐藏着无数可发射生物导弹或纳米机器人的发射巢。最奇特的是它的引擎,并非喷射口,而是数个不断搏动的、能够扭曲空间实现短距离跃迁的生物囊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