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到民国当庶子,我靠科学撩少帅 > 第23章 谈判桌外的智慧与“科学”的价码

北疆捷报传开时,整个国家都沸腾了。街头巷尾的茶馆里,说书人把 “奉垣军雪夜破俄寇” 编成了新段子,台下听众拍着桌子叫好;南都的报纸用特大号字体印着 “以弱胜强,扬我国威”,连海外的国人商会都发来贺电,说这一仗 “扫了百年积弱的晦气”。可欢庆声还没歇,瑷珲城的谈判会场,已悄然成了新的战场 —— 这里没有枪炮,却藏着比硝烟更凶险的博弈。

霍聿枭的密信是随捷报一起到的,信纸比之前厚了些,字里行间却透着压抑的凝重。“俄使伊万诺夫老奸巨猾,仗着往日威势,只肯象征性退兵,赔款、割地半个字不肯提。” 他写道,“谈判陷入僵局,他们赌我们刚打完仗,耗不起时间,想拖到我们让步。国土利益,寸步不能让,可谈判之道,非我所长。”

沈未央捏着信纸,走到挂在书房的巨幅地图前。手指划过北疆的边界线,从黑岩堡到江心岛,再到那片藏着稀有矿产的丘陵 —— 这些地方,是将士们用命换来的,绝不能在谈判桌上丢了。他知道俄方的底气:一是觉得我们民族积弱,霍家不敢长期对峙;二是算准奉垣大后方刚稳定,霍聿枭急于回师。

可他们算错了两点:一是奉垣军刚打了胜仗,士气正盛;二是他们不知道,沈未央手里,握着能戳破他们傲慢的 “利刃”。

沈未央铺开信纸,砚台里的墨磨得浓黑,笔尖落下时,没有半分犹豫。他的建议条理清晰,字字都戳在要害上:

“督军钧鉴:

谈判之要,在于知己知彼,攻其必救。俄人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西线压力未减,远东补给漫长,此其软肋。拖延战术,于其不利反甚于我。

割地之事,非仅争尺寸之土,当着眼于战略要冲与控制资源。附图标记之甲区域(指向富含森林及稀有矿产的丘陵地带),虽非广阔平原,然扼守水路,地下藏珍,未来价值不可估量,务必力争。乙区域(指向一个具有争议的江心岛)可作为谈判筹码,若对方坚持,可示以‘让步’,换取其他实质利益。

赔款数额,可参照其此次动兵之直接军费消耗,上浮三至五成,作为其挑起战端之惩罚。另,可要求其以部分工业设备、精密机床、技术图纸抵偿赔款,此物之价值,远胜金银。

最关键者,需在其傲慢之心上打开缺口。可于谈判间隙,‘不经意’透露我方已掌握其部分主力舰艇钢材配方之缺陷(附简要技术分析,指出其某型战舰钢材在特定低温下韧性骤降之隐患),或点明其国内某重要化工厂因其催化剂效率低下,成本居高不下……

切记,谈判非乞求,乃博弈。我方正值大胜之威,士气可用,国内舆情鼎沸,皆为后盾。望沉着应对,以科学为刃,以国力为盾,必能克敌制胜。

未央

写完信,沈未央又附上两张图纸:一张标注甲、乙区域的资源分布,一张简要画着 “北极星” 舰体钢材的应力分析图。他把信和图纸封进铁盒,交给秦穆时,特意叮嘱:“此信需亲手交予督军,途中万不可经他人之手。虽然不知道蝴蝶的翅膀会因为他的到来扇向何处,但大致轨迹应该不会太大差异,沈未央心想。”

黑河谈判会场,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橡木长桌两端,一边坐着霍聿枭和他的幕僚,一边是伊万诺夫率领的俄方代表团。伊万诺夫留着浓密的棕色胡须,手指敲击着鎏金怀表,眼神扫过霍聿枭时,带着居高临下的轻蔑:“霍督军,我国已展现最大诚意 —— 退兵五十里,赔偿十万银元,这已是对‘战败方’的宽容。至于割地…… 贵方若再坚持,谈判便无继续之必要。”

“战败方?” 霍聿枭忽然开口,声音冷得像北疆的冰,打断了伊万诺夫的话,“伊万诺夫先生,贵国士兵的尸体还在黑岩堡的雪地里没埋,我国桦树村千余名百姓的冤魂,怕是也不会认可‘宽容’二字。”

他顿了顿,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语气平淡得像在聊天气:“倒是我近日听闻,贵国‘北极星’舰去年冬训时,甲板突然开裂,差点让整艘舰沉在冰海里?还有贵国的诺里斯克化工厂,听说连基本的氨产量都凑不够,还想靠进口填补缺口?”

伊万诺夫端着咖啡杯的手猛地顿了顿,褐色的液体溅出几滴,落在洁白的桌布上,格外刺眼。他脸上的傲慢瞬间凝固,瞳孔微微收缩 ——“北极星” 舰的事故是军方绝密,诺里斯克化工厂的问题更是国内工业的隐痛,这个华夏军阀怎么会知道得如此清楚?

“你…… 你在胡说什么!” 伊万诺夫的声音有些发紧,下意识地看向身边的军事顾问。那顾问脸色发白,嘴唇动了动,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 他知道,霍聿枭说的是真的。

会场里瞬间安静下来,连呼吸声都变得清晰。俄方代表团的成员们交头接耳,眼神里满是惊疑 —— 霍家军到底还掌握了多少他们不知道的秘密?如果连军舰、化工厂的底细都摸得这么清楚,那其他机密……

霍聿枭没有再追问,也没有去深思,未央的信里,他是如何知道“北极星” 舰的,他知道沈未央有秘密,他愿意等,等他愿意告诉他的那天。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目光投向窗外飘落的细雪:“伊万诺夫先生,贵国若真心想谈,便拿出诚意。我方有的是时间,毕竟,拖得越久,贵国西线的压力,怕是会越大。”

这句话像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俄方的心理防线。他们不知道霍聿枭说的 “时间” 是不是真的有底气,也不知道对方还藏着多少 “秘密”,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惧,远比战场上的枪炮更让人难以承受。

接下来的谈判,风向彻底变了。伊万诺夫不再提 “宽容”,而是主动谈起了 “让步”;俄方代表团的态度也软了下来,开始认真讨论赔款数额和割地范围。霍聿枭按照沈未央的建议,步步为营 —— 守住了甲区域的矿产,用乙区域换来了五台精密机床和一套炼钢图纸,最终敲定的赔款数额,也从十万银元涨到了一百万,其中三成是指定的工业设备和技术资料。

谈判成功的消息传回奉垣时,霍府里爆发出震天的欢呼。霍正雄拍着桌子,把茶盏都震得叮当响,连说三个 “好” 字:“好小子,不愧是我霍正雄的儿子!未央那孩子更了不起,足不出户,却能戳中敌人的痛处,这才是真本事!”

砺锋苑的书房里,沈未央拿着霍聿枭发来的捷报,指尖拂过信上 “依君之计,大获全胜” 六个字,眼底露出了平静的笑意。他把捷报和之前写的建议信放在一起,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两张纸上,仿佛将谈判桌上的博弈与后方的智慧,紧紧连在了一起。

这场胜利,没有硝烟,却比战场更考验智慧。沈未央用他的知识,为霍聿枭打造了最锋利的 “刃”;霍聿枭用他的沉稳,将这把 “刃” 用在了最关键的地方。他们一个在谈判桌前运筹,一个在后方谋划,以不同的方式,守护着同一片土地的利益。

窗外的柳枝绿得更浓了,春风吹过,带着新翻泥土的气息。沈未央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 有了谈判换来的工业设备和技术资料,兵工厂能升级,“启明” 实业能壮大,这片土地的工业根基,会越来越稳。

而他与霍聿枭的故事,也会在这片日益坚实的土地上,继续书写下去 —— 以智为刃,以信为盾,在这乱世里,共同守护着属于他们的、关于未来的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