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瘟国策》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其引发的波澜以京城为中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着大萧王朝的每一个角落猛烈扩散。这不是一场传统的战争,没有明确的敌军阵线,但无形的恐慌和迫在眉睫的灭绝威胁,反而激发出这个古老帝国深藏的韧性。举国之力,不再是文书上冰冷的四个字,而是化作无数股奔腾的人流、物流、智流,向着北境,向着那道尚未完全成型的寒冰防线,汹涌汇聚。
一、江帆北渡:药草千里驰
诏令下达的第五日,长江南岸,姑苏城外的巨港。 千帆林立,橹橹相连。但今日,占据最佳泊位的并非往日满载丝绸瓷器的商船,而是上百艘吃水极深、悬挂着“漕运特许”和“御疫”旗号的平底沙船。船主们聚集在码头,围着一位身着锦袍、精神矍铄的老者。 他便是江南船王,苏万擎。苏家世代经营漕运,富可敌国,其势力盘根错节,即便朝廷也要礼让三分。 此刻,苏万擎手中拄着一根紫檀木杖,目光扫过众船主,声音洪亮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诸位,朝廷的诏令,都看到了。北境危急,非一人一国之事,乃天下苍生之劫。我苏家,愿献出库中所有百艘新造粮船,并承担此次北上所有运费、损耗!船上所载,乃苏某联合江南七十二药行,紧急筹措的除菌药草——苍术、艾叶、雄黄、石灰…皆是太医署公布可抑制孢子扩散之物!” 人群一阵骚动。有船主面露难色:“苏老,北运河部分河段已开始结冰,逆行北上,风险极大…且菌潮凶险,船工们…” 苏万擎木杖重重一顿:“风险?若菌潮过江,你我皆成晶傀,还有何风险可言!船工每人发三倍饷银,安家费提前支付!若有不测,其家小由我苏家供养终身!至于冰阻…”他冷笑一声,“那就砸冰!破冰!用船头给老子撞出一条路来!朝廷已在沿线设置补给点,提供热食姜汤。老夫的长孙,苏文景,将亲自押运第一队船出发!” 他话音未落,一位身穿劲装、英气勃勃的年轻人跨步上前,向着众人抱拳,朗声道:“诸位叔伯!晚生不才,愿为前驱!江南儿郎,非只知风花雪月,亦有保家卫国之志!药草早一刻抵北,或能多活一人!吾等身后,即是父母妻儿,无可退之地!” 少年人的热血激昂,与老船王的决绝财力,瞬间点燃了现场。很快,百艘大船依次升起风帆,沉重的药草包被健壮的脚夫们喊着号子扛上船舱。江风凛冽,吹动着“御疫”旗帜猎作响,船队宛如一条巨大的长龙,缓缓调转船头,逆着滔滔江水,向着北方,开始了艰难而伟大的航程。沿途州县闻讯,百姓自发聚集岸边,送上食物清水,祈祷船队平安。
二、鬼斧神工:雷塔净苍穹
与此同时,京城西郊,墨家机关院。 这里与外界的恐慌仿佛是两个世界,只有不眠不休的灯火、密集的演算声响、以及空气中弥漫的墨汁与金属碎屑的味道。墨家当代钜子,一位年过六旬、不修边幅却目光如电的老者,亲自坐镇。 皇帝的手谕与林晚夕通过特殊渠道送来的一只密封的“净雪蛊”样本和关于孢子特性的详细描述,就摆在案头。 “畏火…惧雷…引雷电…”钜子喃喃自语,布满老茧的手指在粗糙的图纸上飞速划过,“冰墙阻其形,需有物净其气!飘散的孢子云,必须清除!” 大殿中央,数十名墨家最杰出的弟子围着一座一丈高的木质模型激烈争论。 “塔身需高,方能吸引雷电!” “但过高易折,且北境风雪大,结构必须稳固!” “关键在于塔顶!如何将净雪蛊的特性与引雷装置结合?” “用铜!大量的铜!铸成引雷尖锥!但蛊虫畏金气,需以琉璃隔绝…” “琉璃脆,需设计保护罩,既要透光引雷,又要防冰雹风雪…” “塔基要能移动!菌潮推进方向莫测,防线可能需要调整!” 三日不眠不休!无数的图纸被绘制又被废弃,地上铺满了演算的草纸。终于,在第三日黎明,第一缕曙光透过窗棂时,一座奇特的装置模型诞生了。 它高约三丈,塔身是坚固的木质结构,外层覆盖防火隔菌的泥浆混合特殊药草涂层。塔顶是一个硕大的纯铜铸造的、布满尖刺的引雷球,内部中空,嵌套着一个以精妙卡扣固定的琉璃盏,盏内正是那只作为样本的净雪蛊。数根粗大的铜索从塔顶延伸而下,深入地下。 “成了!”钜子眼中布满血丝,却兴奋得如同孩童,“此‘移动净化塔’,塔顶蛊虫可微弱吸引空中游离孢子,一旦有天雷引发,雷电之力将通过铜索导入大地,期间产生的至阳至刚之气与光热,将瞬间净化塔顶方圆数十丈内的孢子!即便无雷,其存在本身也能小幅抑制孢子浓度!” 图纸被立刻复制,以八百里加急送往北境工地的同时,机关院所有的工匠和朝廷征调的各地巧匠,开始按照图纸,日夜不停地赶制塔身部件和铜铸件,然后装箱由重兵护送北上。这些奇特的塔楼,将成为矗立在冰墙之后,净化天空的第二道防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