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加急奏报上的字句,如同凛冬的寒风,瞬间吹散了京都初建的蛊医科所带来的些许暖意。萧承烨与林晚夕对视的瞬间,彼此眼中都看到了凝重与决断。北境的安宁关乎国本,疮痍若不及时抚平,遗祸将远超一场战争的胜负。
翌日朝会,萧承烨并未先将北境疫情公之于众,而是率先论起了北境军政之功过。
金銮殿上,帝王威仪深重。他目光如炬,扫过满朝文武,最终落在一众武将身上,声音沉冷如铁:“北境一战,我军将士用命,终克强敌,此乃大功,朕心甚慰。然,大战之前,北境防线屡有疏漏,致使漠北联军长驱直入,兵临城下,沿途城池守将或望风而逃,或抵抗不力,此等失职之罪,岂可因最终之胜而掩过?”
此言一出,殿内气氛骤然紧张。那些并非慕容华嫡系、却在战前表现不堪的将领们顿时面色发白,冷汗涔涔。
萧承烨没有丝毫犹豫,直接点名:“云州副将张贲,敌军先锋未至,便弃城而走,致使粮草重镇沦陷,按律当斩!拖出去,交刑部议处!” “麓城守备李茂,守城三日即告城破,查实乃疏于防务,器械不修,革职查办,流放三千里!” ……
一连串的 提姆被点出,相应的惩处雷厉风行地下达。萧承烨手段铁血,没有丝毫容情。他深知,唯有赏罚分明,方能整肃军纪,稳固边防。这些被处置的,多是庸碌无能或心怀侥幸之辈,他们的倒下,正好空出了位置。
紧接着,便是论功行赏。 “鹰扬将军周铮,固守飞云隘口,血战七日,寸土未失,擢升为云州都督,总领云州防务!” “骁骑校尉赵猛,率轻骑屡次袭扰敌军粮道,斩获颇丰,晋为游击将军!” “参将孙戈,临川旧部,于北境战中勇猛突进,斩敌酋首,擢升……” ……
一系列提拔任命从中枢发出,这些被擢升的将领,无一不是在战场上用鲜血证明了自己忠诚与勇武的忠勇之士,其中更不乏从临川就跟随帝后、经历过考验的嫡系。朝臣们清晰地看到,陛下正在借此机会,彻底重塑北境的军事格局,将边疆兵权牢牢掌握于可信之人手中。
处理完军政,萧承烨才将那份关于北境疫情风险的奏报示于众臣,殿内顿时响起一片担忧的议论。 “陛下,此乃大疫之兆,需立刻派遣太医,封锁疫区,严防扩散啊!”有老臣急忙出列建议。 “正是,需调拨大量药材,派遣得力干员前往处置!”
萧承烨微微颔首:“众卿所虑甚是。此事,朕已有决断。”他看向林晚夕,“皇后。”
林晚夕上前一步,凤仪威严,声音清越却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陛下,诸位大人。北境土地水源之异变,非寻常瘟疫,乃葬龙蛊寒毒死气残留污染地脉所致。寻常医药恐难根除,若处置不当,反可能加速死气扩散。臣妾请旨,亲赴北境,以净雪蛊之力,净化土地水源,从根源上杜绝疫情。”
“不可!”话音未落,立刻有保守大臣出言反对,“皇后娘娘万金之躯,岂可亲涉险地?北境苦寒,兼有疫情之险,若有丝毫闪失,臣等万死难赎!还请陛下三思!” “是啊娘娘,净化之事,或可遣太医署精通蛊医科之员前往,何必亲身冒险?”
反对之声皆出于担忧与忠诚。林晚夕却神色坚定:“本宫明白诸位大人好意。然净雪蛊乃世间至净之源,其力唯有本宫能完全引导。此事关乎北境万千黎民生死,乃至国朝北疆长治久安,不容有失。本宫既掌蛊医科,更应身先士卒。且北境战后创伤颇多,正需蛊医结合之术进行实践,本宫亲往,亦可指导太医署人员进行首次大规模应用,积累经验。”
她的理由充分,更带着一份不容推卸的责任感。萧承烨看着她眼中坚定的光芒,深知她心意已决,更信任她的能力。他抬手止住了众臣的劝阻,沉声道:“皇后仁心勇毅,心系黎民,朕心甚慰,亦以她为傲。北境之患,非皇后亲往难以根除。朕意已决,准皇后所请。”
皇帝一锤定音,众臣虽仍有忧虑,却也不再强谏。
帝后二人分工协作,效率极高。 萧承烨坐镇中枢,继续统筹全局: 一、下旨设立“北境安抚使”一职,委任一名干练能臣担任,持尚方宝剑,总揽北境战后重建、流民安置、物资调配一切事宜,直接对皇帝负责。 二、命户部、工部紧急调拨粮草、药材、工匠、建材,火速运往北境。 三、严令北境各州府官员全力配合皇后与安抚使工作,若有怠慢,严惩不贷。
林晚夕则迅速准备北上: 一、以太医院名义,抽调太医署精干人员,以及蛊医科首批表现出色的学员,组成一支特殊的医疗队伍,携带大量药材和初步培育成功的医疗蛊虫。 二、请旨调派一队工部精通水利、地质的官员与工匠随行,负责净化后的土地修复与水源疏导工程。 三、令暗卫精选人手,一路护卫,确保安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