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方舟”返回Zero-Seven平台的过程,远比离去时更加沉默,却并非因为压抑,而是源于一种沉浸在巨大震撼与繁复思绪中的专注。舰桥内,林墨在凌霜的灵能滋养下缓慢恢复着精神力,但他脑海中反复回放的,并非规则脓包那凄惨的景象,而是在实施“隔离”最后阶段,通过“创世蓝图”视角惊鸿一瞥感受到的、来自异种规则深处的一丝极其微弱、却本质迥异的……秩序感。
这感觉转瞬即逝,如同错觉,却在他心中埋下了一根刺。混乱的、充满破坏性的异种规则,其核心深处,为何会隐藏着一丝秩序的结构?这违背了他们对“污染”的初步定义。
与此同时,范因斯坦博士的意识副本正以近乎疯狂的速度处理着此次行动记录下的海量数据。每一次规则交互的涟漪,每一瞬信息结构的变迁,都被他细致入微地分析、归档、建模。成功的喜悦已被更深的求知欲取代,他敏锐地察觉到,“回响节点-Alpha”的反应模式中,隐藏着比“治疗”本身更惊人的秘密。
方舟平稳地停靠在泊位,平台上的维修臂尚未完全接驳,博士的紧急通讯请求便以最高优先级弹入了舰桥主屏幕,他的电子合成音带着一种罕见的、近乎失真的激动:
“林墨!凌霜!立刻到深层分析室!我发现了……我必须立刻给你们看这个!”
林墨与凌霜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疑。他们不敢怠慢,立刻动身。
深层分析室的核心,全息投影已经不再是星图或规则结构模型,而是化作一片汹涌澎湃的、由无数复杂数学符号和规则变量构成的信息海洋。这是博士将此次行动中捕获的所有规则扰动数据,以一种极端抽象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看这里,”博士没有废话,直接在高维信息流中标记出几个关键的“共振峰”,“这是我们实施‘秩序之愈’协议时,在规则层面激起的‘涟漪’。它遵循着标准的信息衰减模型向外扩散,但是——”
博士将视角猛地拉远,呈现出这片信息海洋与宇宙背景规则网络的连接关系。只见那代表着他们干预行为的涟漪,在扩散到某个临界距离后,并未完全消散,而是触动了背景网络中某些极其隐秘的、几乎与背景噪音融为一体的……“结构”。
这些“结构”如同宇宙规则网络深处沉睡的神经网络,在被涟漪触及时,产生了极其微弱但确凿无疑的“反馈”!
“这……这是什么?”凌霜瞳孔微缩,她的灵能感知让她对这种宏观层面的规则互动尤为敏感,她能“感觉”到那些反馈中蕴含的某种……非自然的协调性。
“这是……某种监测系统?”林墨瞬间想到了最直接的可能性,心头一沉。他们的治疗行为,被监控了?
“不!不仅仅是监测!”博士的声音因激动而拔高,“看这些反馈信号的模式!它们不是简单的‘记录’或‘警报’!它们在……尝试对我们的干预行为进行‘解读’和‘学习’!”
博士将几个反馈信号放大、慢放、解码。那些信号的模式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在随着他们干预涟漪的细节,发生着极其复杂的自适应调整,仿佛一个沉默的观察者,正在飞快地理解他们所使用的“秩序之愈”协议背后的逻辑!
“而且,这些反馈信号的源头,并非指向某个具体的‘共鸣体’,”博士的语速快得惊人,“它们的路径……弥散在整个规则网络中!就像……就像整个宇宙的规则底层,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沉睡的……意识?或者说,一个分布式的……免疫系统日志记录器?”
这个推论让整个分析室陷入了死寂。
宇宙本身,在记录和学习他们的“治疗”行为?
“这不可能……”凌霜下意识地反驳,但她的灵能感知却告诉她,博士的模型与数据完美契合,指向这个匪夷所思的结论。
“还有更惊人的,”博士切换了投影,展示出他从那异种规则被隔离前最后一瞬捕捉到的信息碎片中,强行解析出的一小段……“信息指纹”。“我对比了数据库中所有已知文明、所有自然现象的信息编码模式,无一匹配。这段‘指纹’的复杂度和内禀逻辑,指向一个我们完全无法理解的、技术层级高到可怕的……造物主级文明!”
投影中央,那段被解析出来的“信息指纹”缓缓旋转,它并非由0和1构成,而是由某种超越了当前数学描述能力的多维几何符号和动态逻辑关系组成,散发着一种冰冷、古老、却又完美无瑕的秩序美感。
林墨死死地盯着那段“指纹”,他之前感受到的那一丝异种规则深处的“秩序感”,此刻找到了源头!这根本不是自然产生的污染!这是……某种高度发达的、未知的秩序规则,与本土宇宙规则发生了灾难性的不兼容!
“冲击……那道撕裂规则的‘裂隙’……”林墨的声音干涩,“不是自然灾害……是……接触?与一个我们无法理解的、规则体系完全不同的……外来秩序的接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