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标准时后,脱胎换骨的“秩序方舟”悄无声息地滑出Zero-Seven平台的泊位,再次融入星辰大海。它的外形并未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细节之处彰显着内在的蜕变——外壳上新增的规则感知阵列如同细密的鳞片,微微闪烁着淡蓝色的幽光;舰首的“秩序投射器”经过重新校准和强化,其核心隐约可见一个由复杂光丝构成的、不断进行着微观编译活动的晶格结构,那便是原型“规则编译单元”。
舰桥内,气氛凝重而专注。
林墨坐在特制的指挥席上,双目微阖,意识半沉入“创世蓝图”的浩瀚框架之中,不断模拟着即将进行的操作。他的指尖在扶手的控制界面上无意识地敲击着,勾勒出常人无法理解的信息轨迹。凌霜站在他身侧,灵能如同最精密的雷达,全方位监控着林墨的精神状态和周围空间的规则稳定度。吴庸操控着航向,小李则紧盯着传感器屏幕,捕捉着任何一丝来自目标区域的异常波动。
范因斯坦博士的意识副本直接接入了规则编译单元,作为协议的辅助执行者和数据记录者。
“预计三十分钟后抵达‘回响节点-Alpha’边缘界定区。”吴庸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林墨缓缓睁开眼,瞳孔深处那抹源自“蓝图”理解的理性光芒愈发清晰。“全员最后检查。规则抗性场提升至最大 standby 模式,非必要系统静默。凌霜,一旦我的意识与目标深度连接,外部防御就交给你了。”
“明白。”凌霜简短回应,星银灵能已在体内缓缓流转,如同蓄势待发的弦。
“博士,‘秩序之愈v0.1’协议最终校验情况?”
“协议已加载,编译单元运行稳定。模拟成功率……依然只有37.4%。警告:目标已进入活跃期前期,规则扰动强度比预期高出百分之十五。风险系数上调。”博士的电子音不带感情,但内容却让每个人的心弦都绷紧了一分。
成功率不足四成,目标却比预想的更“活跃”。这无疑是一场豪赌。
“我们别无选择。”林墨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如果等它完全活跃,成功率将是零。这是我们验证‘治疗’路径的唯一机会。”
方舟开始减速,前方的星空景象开始扭曲。并非“沉寂回廊”那种吞噬一切的黑暗,而是一种……粘稠的、仿佛空间本身在低烧般呻吟的畸变区域。星光的轨迹变得诡异,拉伸出长长的、病态的色带,仿佛整个空间都患上了重感冒。
这就是“回响节点-Alpha”的影响范围。
与“虚空之茧”那狂暴的攻击性不同,这里的规则污染更像是一种……衰败的渗透。传感器传来的数据显示,空间的基本常数在这里出现了缓慢的、持续性的漂移,时间的流速也变得不均匀,时而凝滞,时而加速。一种深沉的、令人心智迟滞的疲惫感,开始透过船体,试图侵蚀每一个乘员。
“检测到高强度的‘存在性衰减’场,”小李报告道,声音有些发紧,“所有系统效率正在缓慢下降,生命维持系统能耗增加。这鬼地方……在让我们‘衰老’和‘遗忘’自己。”
不是直接的毁灭,而是潜移默化的消解。这种攻击方式更加阴险,也更符合一个处于“衰变”中的规则伤疤的特征。
“启动‘摇篮曲’协议前奏,”林墨下令,“低功率秩序场,频率Delta-3。”
方舟周围荡漾开一层几乎不可见的、带着温和催眠意味的秩序波纹。这并非攻击,而是尝试与这片衰败的规则场建立初步的、非对抗性的连接,如同医生在接触一个极度虚弱且警惕的病人前,先放轻脚步,低声安抚。
效果立竿见影。那令人心智迟滞的疲惫感略微减轻,系统效率下降的趋势也得到了遏制。这表明,非对抗性的秩序干预,确实能对这类“共鸣体”产生影响。
“很好,”林墨精神一振,“继续靠近,速度降至最低。博士,准备激活编译单元。”
方舟如同在粘稠的液体中前行,缓缓驶向那片规则畸变的核心。随着距离的拉近,一个物体的轮廓在传感器和高维感知中逐渐清晰。
它并非“虚空之茧”那般具象化的巨茧。“回响节点-Alpha”更像是一团……巨大的、不断在“存在”与“不存在”之间闪烁的、半透明的规则脓包。 其内部充满了灰败的、如同坏死组织般的色彩,无数细小的、代表着规则断裂和错误的黑色裂隙在其表面明灭不定。它没有发出“歌声”,而是散发出一种无声的、却更加令人窒息的悲恸,仿佛一个失去了哭喊力气的垂死者。
“目标确认。规则结构稳定性……极低。异种规则污染浓度……高,且与原生规则纠缠深度远超‘虚空之茧’。”博士快速汇报着分析结果,“警告:其内部‘存在性衰减’场的源头,是规则结构本身在持续崩解。我们的‘治疗’行为,可能加速这一过程,导致其提前……‘死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