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寄生体”的危机暂时解除,但其带来的震撼远未平息。它像一根刺,扎在星语联盟高层的心头,提醒着他们,宇宙的深邃远超想象,规则的底层或许潜藏着更多未知的、无法用常理揣度的存在。
“坚垒号”带着四位经历了灵魂洗礼的“星语之种”候选人——瑞恩、苏茜、阿米尔、陈星——以及宝贵的观测数据,返回了联盟核心疆域。他们带回的不仅是胜利,更是一种全新的认知:面对某些超规则威胁,纯粹的力量可能无效,信念、逻辑与对“现实”本身的坚守,才是真正的壁垒。
林墨和凌霜亲自听取了他们的详细汇报。在“守望者号”那间充满历史感的战略室内,四位年轻人尽管疲惫,但眼神中闪烁着经过淬炼的光芒。他们的叙述不再仅仅局限于数据和现象,更融入了对存在、逻辑、认知边界等根本问题的深刻思考。
“你们做得很好。”林墨的赞许带着分量,“你们证明了,在面对未知时,开放的心态、跨领域的协作以及对根本原则的坚守,是何等重要。这份经验,将比任何技术资料都更珍贵。”
凌霜则更关注他们的状态:“苏茜,你的规则视觉需要更系统的保护和锻炼,灵能学院会为你制定专门的方案。瑞恩,你的数学模型需要纳入‘非确定性’和‘观测者效应’的更深层影响。阿米尔,工程实践需要开始考虑应对规则层面异常的标准。陈星,你的哲学思辨为我们提供了关键的方向。你们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需要深耕的道路。”
这次事件,加速了“星语之种”计划的深化。四位候选人被分别纳入联盟最高科学院、灵能学院、工程总部和哲学理事会进行专项培养和实践,他们的经历也被作为典型案例,用于完善联盟应对非传统威胁的应急预案。
然而,宇宙从不因一次胜利而停下脚步。
就在联盟内部消化“概念寄生体”带来的冲击,并忙于调解“翡翠星云”等内部矛盾时,一个更为隐蔽、却影响范围更广的危机,正沿着星语联盟赖以生存的命脉——星语网络——悄然蔓延。
无声的侵蚀
最初的异常报告来自联盟边缘的一个贸易中转站,“十字路口-7”。报告称,部分经由该节点进行超光速通讯的民用船只,出现了短暂的“信息失真”现象。并非信号中断或延迟,而是传输的内容发生了极其细微的、难以察觉的扭曲。比如,一份商品清单中,某种矿石的纯度参数被微调了小数点后几位;一段家人间的问候视频,背景里某个星图的标识发生了不易察觉的偏移;甚至是一些艺术作品的数字副本,其色彩饱和度或音律频率出现了理论上不可能的自然波动。
起初,这被归咎于节点设备的长期运行损耗或深空环境干扰。但随着类似报告从不同星域、不同等级的通讯节点陆续传来,且扭曲模式呈现出某种难以言喻的“一致性”(并非完全相同,但都朝着某种更“和谐”或更“高效”的方向微调),网络监控中心终于拉响了警报。
负责星语网络日常维护与安全的,是联盟通讯委员会,其负责人是一位以严谨和高效着称的资深工程师,塔莉丝女士。她立刻组织了最精锐的技术团队,对网络底层协议、中继节点、信息加密算法进行了地毯式排查。
结果令人困惑:硬件无故障,软件无漏洞,加密未被破解。那种信息的“微调”,仿佛是一种超越了现有技术解释范围的、自发产生的“优化”行为。
“就像……网络本身‘活’了过来,在自发地‘美化’流经它的信息?”一位年轻的技术员胆战心惊地提出了一个近乎荒谬的假设。
塔莉丝女士没有立刻否定。她联想到了“概念寄生体”,那种基于规则层面的异常。难道,这次是网络本身受到了某种类似的、更隐蔽的“感染”?
她立刻将情况上报至最高理事会,并请求科学院和灵能学院的协助。
歧路探源
刚刚经历了“悖论之噬”的瑞恩、苏茜等人,立刻被征调加入了这个代号为“净网行动”的特殊任务组。
在联盟网络监控中心的主控大厅,巨大的全息星图上,代表异常信息流的微弱光点,如同蔓延的霉菌,正在星语网络的庞大脉络中若隐若现。
“这不是攻击,”瑞恩看着实时数据流,眉头紧锁,“没有恶意代码,没有能量冲击。它更像是一种……‘渗透’或‘同化’,但对象是信息本身。”
苏茜尝试用她恢复了一些的规则视觉去感知网络核心数据流。她“看”到的,并非冰冷的0和1,而是无数色彩斑斓的、代表着不同信息和意识的光带在奔流。而在某些光带中,她隐约捕捉到了一些极其细微的、如同水银般流动的“灰色丝线”。这些丝线并非静止,它们正在缓慢地、不着痕迹地“熨平”信息流中那些粗糙的、不和谐的“棱角”,使其变得更加“平滑”和“统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