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兰塔留下的“微型规则孵化器”被小心翼翼地安置在了“守望前哨”最深处,一个由多重规则屏障、灵能封印以及“虚空低语者”意识警戒网共同构筑的绝对禁闭室内。它悬浮在中央,如同一个自我封闭的、缓慢脉动的光卵,散发着一种令人心悸的纯粹与脆弱感。任何未经授权的靠近,都会引发整个禁闭系统的剧烈反应。
范因斯坦博士组建了一个精干的小组,利用最先进的非侵入性传感器,对其进行二十四标准周期不间断的观测。数据显示,孵化器内部确实封存着一片极其微小的、但规则结构异常古老和谐的时空片段,其波动模式与凌霜描述的“原初摇篮”回响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它仿佛一个活着的、宇宙诞生瞬间的化石。
“它内部的规则……在自我演化,”范因斯坦看着实时数据流,语气中充满了惊叹与警惕,“虽然速度极其缓慢,但确实在变化。它遵循着某种我们无法完全理解的、基于‘可能性’的内在逻辑,而非预设的绝对秩序。莉兰塔……她真的捕捉到了一丝‘创世’的余烬。”
研究在如履薄冰地进行着。每一次数据的获取,都伴随着对潜在风险的重新评估。这枚“火种”既是无价的知识宝库,也是一个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
---
与此同时,对“最终形态”生物文明——“朝圣者”的监控,带来了更加紧迫的危机感。
它们建造的生物星门已经接近完成。那并非科技造物,而是一个巨大的、由无数生物组织缠绕编织而成的**结构,其中心跳动着暗红色的能量漩涡,散发出强烈的、定向的规则扭曲。监控显示,“朝圣者”族群正在有组织地、成建制地通过这个星门进行转移,仿佛整个文明正在进行一场孤注一掷的大迁徙。
“它们的目标坐标解析出来了吗?”林墨在战略会议上沉声问道。
“解析非常困难,”负责情报分析的小李面色凝重,“它们的导航系统基于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生物规则感应,而非常规的空间坐标。但根据星门能量喷射的规则矢量模型进行反向推演……其大致方向,指向了一个连‘虚妄之潮’提供的基础星图都标记为‘未定义’的遥远虚空。”
一片连“架构师”数据库都未曾详细记载的“未定义”区域?那里有什么?是“纯净派”设计者的沉睡之地?还是莉兰塔预言中宇宙的“出路”?亦或是……更加古老、更加不可名状的存在?
“‘朝圣’……它们到底感知到了什么?”凌霜感到一丝不安,她的灵能感知无法穿透那片遥远的虚无,只能感受到一种模糊而庞大的“存在感”,如同黑暗中蛰伏的巨兽。
“不能让它们就这么消失在我们的视野里,”吴庸握紧拳头,“必须搞清楚它们要去哪里,要干什么!我建议派遣一支远程追踪舰队!”
“太危险了,”范因斯坦反对,“那片‘未定义’区域规则环境未知,我们的舰队很可能有去无回。而且,贸然追踪可能打草惊蛇,甚至将它们引向更不可控的方向。”
“或许……我们不需要追踪。”林墨突然开口,他调出了“规则孵化器”的实时监测数据,“莉兰塔留下的这个‘火种’,它内部的规则演化,似乎……对‘朝圣者’星门散发出的规则波动,产生了极其微弱的共鸣反应。”
众人一愣,看向数据。果然,当“朝圣者”星门能量喷射达到峰值时,孵化器内部那片微小时空的规则脉动频率,会出现几乎无法察觉的同步加快。
“莉兰塔的‘孵化器’模拟的是‘原初摇篮’,”“虚空低语者”的意识波动传来,带着深思,【如果‘朝圣者’感知并向往的……是某种……宇宙的……‘根源’……或者……‘回归’的冲动……那么它们与‘摇篮’状态产生共鸣……是……可能的……】
“你的意思是,”凌霜反应过来,“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孵化器’对‘朝圣者’行动的反应,来间接推测它们的目的地,甚至……理解它们‘朝圣’的本质?”
“这是一个思路,”林墨点头,“风险更低,也可能触及更核心的真相。同时,我们还需要另辟蹊径。”他看向范因斯坦和“虚空低语者”,“能否利用‘基石探针’网络,对那片‘未定义’区域进行超远程、低强度的规则‘探针’?不直接进入,只是像声纳一样,发送微弱的规则脉冲,通过回波来绘制其大致的规则结构图?”
范因斯坦眼中数据流闪烁:“理论上可行!但需要‘虚妄之潮’的算力支持,以及对探针信号进行极其精妙的伪装,防止被可能存在的‘居民’察觉。”
“立刻与‘虚妄之潮’协调,启动‘回声测绘’计划。”林墨下令。
---
就在联盟双管齐下,试图揭开“朝圣”之谜时,那枚安静的“规则孵化器”,发生了第一次意想不到的异动。
在一次“朝圣者”星门进行大规模集体传送、规则波动最为剧烈的时刻,孵化器内部的光影突然变得明亮而活跃,其表面的规则纹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流转、重组。紧接着,一道极其细微、但本质无比纯净的规则涟漪,如同初生婴儿的第一声啼哭,不受控制地从孵化器中荡漾开来,穿透了层层封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