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矿洞深处,时间彷佛凝固。林凡的真灵光点如同陷入最深沉冬眠的孢子,意识完全沉寂,仅凭着“火种”残留的那一丝秩序守护之力,维系着最基础的逻辑不灭。他感受不到外界的变化,也无法主动汲取能量,彷佛真的成了一块矿脉中的顽石。
然而,他这缕蕴含着混沌本源气息的微尘般的存在,其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催化剂”。
这处早已乾涸的灵髓矿脉,在久远的过去,曾是青岚宗重要的资源点。开采殆尽後,便被遗忘於岁月长河。矿洞岩壁上,残留着当年开凿的痕迹,以及一些因长期受灵髓浸润而产生的、模糊不清的天然纹路。
但在矿洞最深处,靠近地脉核心的区域,有几片岩壁上的刻痕却与众不同。它们更加古老,线条更加简洁而充满一种难以言喻的韵律,材质也隐隐与後山那黑色石碑相似,只是色泽更加黯淡,几乎与周围岩石融为一体。这些刻痕,并非青岚宗修士所留,更像是某个未知时代遗存的印记。
当林凡的真灵光点随波逐流,最终沉积在这片区域时,奇妙的变化开始了。
他真灵中那缕微弱的混沌本源气息,如同投入静止湖面的石子,虽然渺小,却悄然打破了此地的平衡。那些古老的刻痕,对这缕同源却更加纯粹的混沌气息,产生了某种微不可察的共鸣。
起初,只是刻痕表面那亘古的尘埃,似乎被无形的力量拂动了一下。
紧接着,一丝丝稀薄到几乎不存在、游离於地底深处废弃灵脉中的混沌能量,开始受到吸引,如同铁屑遇到磁石,缓缓向这片区域汇聚,并被那些古老刻痕悄无声息地吸收。
这些混沌能量并非林凡所有,而是这方天地在漫长岁月中自然沉积下来的、未被完全转化的原始能量,驳杂而惰性。但在经过那些古老刻痕的过滤与转化後,竟变得温和了少许,然後……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滋润向那粒沉寂的真灵光点。
这并非主动的喂养,更像是一种无意识的环境改造与能量共享。这些古老刻痕,彷佛一个沉寂了无数岁月的、破损的“聚灵阵”,因林凡这缕混沌气息的到来而被意外“激活”,开始本能地汇聚并转化周围的混沌能量,而距离最近的真灵光点,则成了最直接的受益者。
过程缓慢得令人发指。汇聚而来的混沌能量极其稀薄,对真灵的滋养效果微乎其微。但胜在持续不断,且无比温和。
林凡的意识依旧沉睡,但他的真灵核心,却在这日复一日的、被动的混沌能量滋润下,开始了极其缓慢的修复与壮大。那缕秩序守护之光,也因得到了能量的补充,而变得稳定了一丝。
这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恢复方式。并非依靠地脉灵气或石碑的秩序规则,而是回归到了最本源的馄沌滋养。对於灵魂本源就是混沌丹胚的林凡而言,这种方式虽然缓慢,却更加纯粹,更加贴近根本。
时间在这里失去了意义。
矿洞之外,青岚宗依旧在风雨飘摇中艰难支撑。星陨谷的压力时强时弱,宗门上下疲於奔命。关於那神秘宝珠的讨论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宗主玄玑真君身上的那丝阴冷痕迹,似乎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淡去,但他眉宇间的忧色与偶尔闪过的疑虑,却并未减少。苍岚与赤阳两位太上长老多次尝试与石碑沟通,皆无功而返,圣物彷佛随着宝珠的消失而重新归於彻底的沉寂。
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
只是那潜伏的危机,从未远离。
这一日,矿洞深处。
经过不知多久的混沌能量滋养,林凡那粒真灵光点,体积虽然未有明显变化,但其光芒却凝实了许多,内部结构也更加稳固。一直沉寂的意识,终於积蓄了足够的力量,开始从深度的沉睡中,极其缓慢地苏醒。
首先恢复的是最基本的感知。他“感觉”到自己处於一个封闭、黑暗、能量稀薄却带着一种熟悉亲切感(馄沌)的环境中。紧接着,一些断断续续的、来自外界的模糊信息片段,开始被他感知到——
那是青岚宗弟子在矿洞外围巡逻时的交谈声,透过层层岩壁,微弱地传递进来:
“……星陨谷那边动静又大了,听说昨晚执法堂又伤了十几个……”
“……唉,也不知道还能撑多久……要是当初那宝珠没消失……”
“……别提了!宗主下令严禁谈论此事!听说涉及上界秘辛……”
“……最近地脉好像也有些不太平,总感觉有东西在下面钻……”
这些信息碎片,让林凡逐渐拼凑出了外界的现状。青岚宗情况不妙,而地脉的“不太平”,恐怕与潜伏的噬魂妖残余,或者其他东西有关。
他的意识逐渐清晰,开始尝试主动感知周围。然後,他“看”到了岩壁上那些正在默默吸收、转化混沌能量的古老刻痕。
这些刻痕……是什麽?
它们在帮我?
林凡心中充满了疑惑。他从未见过这种风格的刻痕,但其隐隐散发出的、与混沌丹胚同源的气息,却让他感到莫名的亲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