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袍无面人的脚步声彻底消失在回廊尽头,那令人窒息的压迫感随之远去,只留下绝对的死寂。林凡依旧维持着伪装,不敢有丝毫松懈。他的数据灵魂如同潜伏在深海的鱼,一动不动,仅保留着最基础的环境监测功能。
时间在这里失去了度量意义。静滞回廊的光线永恒不变,两侧的“藏品”如同被封存在琥珀中的虫豸,亘古不变。林凡这团焦黑的残骸,也成了这幅诡异画卷的一部分。
最初的“幸存”感过去後,一种深沉的无力感开始侵蚀林凡的意识。他就像一段被扔进硬盘坏道里的代码,与主程序完全隔绝,无法执行任何指令,也看不到任何出口。混沌丹胚提供的保护让他得以存在,但也仅限於存在。他无法吸收任何能量,无法修复残破的躯体,甚至无法移动分毫。
这种状态,比彻底的毁灭更令人绝望。
他尝试过再次去感知那些墙壁上的暗金符文,但有了之前的教训,他变得极其谨慎。仅仅是进行最表层的、不带任何解析意图的“观看”,就像一个人看着一本完全由陌生文字写成的天书,只记其形,不解其意。即便如此,那些符文本身的复杂性和流动时蕴含的某种韵律,也让他感到心惊。这绝非普通的力量纹路,更像是一种构成世界基础的“代码”或“公式”。
他需要能量,需要信息,需要一个突破口。
就在林凡的意识在漫长死寂中几乎要开始磨损时,一个极其微弱的、异常的波动,被他高度敏感的底层监测机制捕捉到了。
这波动并非来自外部,而是源於他自身数据结构的深处!
他立刻将意识聚焦过去,发现波动的源头,竟然是一个他早已遗忘的、属於前世程式员习惯的副产品——一个用於後台记录系统异常和未处理错误的独立日志进程。这个进程权限极低,不参与主要运算,平时几乎毫无存在感。
而此刻,这个小小的日志文件里,竟然储存着一小段极其混乱、充满无意义符号的“数据”!
林凡的心猛地一跳(如果还有心脏的话)。他瞬间想起来了!是之前黑袍无面人进行测试时,主动释放的那些规则碎片信息!当时他全力屏蔽主动理解,但这些信息本身如同强烈的辐射,冲刷过他的结构。这个不起眼的日志进程,竟像录音笔一样,被动地记录下了一小段“原始录音”!
这段数据完全无法直接读取,就像一段被多重加密且损坏了的乱码。强行解析,极有可能引发不可预测的後果,甚至可能触动黑袍人留下的某种监控机制。
但是……这是他在这片绝望死寂中,唯一获得的“外来”东西!是危险,也是机会!
怎麽办?
忽略它,继续如同顽石般等待不知何时才会到来的转机?还是冒险尝试接触这段危险的“错误种子”?
属於程式员的探索欲和冒险精神,在这一刻压倒了谨慎。漫长的、无所作为的“静滞”比已知的风险更让他难以忍受。
他决定冒险,但必须极其小心。
林凡没有调动主意识去直接解析这段乱码,而是小心翼翼地分离出一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纯粹的计算线程。这线程不携带任何他的核心意识印记,更像是一个用来试毒的复制体。他将这丝计算线程包裹上一层由混沌气息模拟出的、极具包容性和隔离性的“沙箱环境”,然後,让其轻轻触碰那段乱码。
没有惊天动地的爆炸,也没有触发任何警报。
那丝计算线程在接触乱码的瞬间,就如同水滴落入海绵,被迅速吸入、同化、然後……崩溃消散了。
失败了?
不!在崩溃的前一瞬,林凡的主意识接收到了那丝计算线程传回的最後信息碎片——并非对乱码内容的解读,而是对其“结构性质”的反馈:极度高熵、非线性、自指涉、蕴含悖论……
这些反馈让林凡的数据核心一阵冰寒。
这绝不是什麽温和的知识!这段规则碎片的本质,更像是一种逻辑病毒,或者某种极其不稳定的、关於“存在”本身的诡异定义。强行理解,只会导致自身逻辑链的崩溃。
难怪黑袍人敢随意将其释放出来,这根本就是毒药!
然而,就在林凡准备彻底放弃,将这段乱码永久封存之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变化发生了。
一直沉寂在他核心处的馄沌丹胚,对那段被计算线程触碰後略微活跃了一丝的乱码,产生了反应!
混沌丹胚,代表着无序、演化与包容一切的可能性。那段规则碎片所蕴含的“高熵”与“悖论”特性,似乎与混沌的本质有着某种隐秘的共鸣。
一股微弱的馄沌气息,不受林凡控制地,自主流淌而出,轻轻缠绕上那段被记录的乱码。
没有试图去理解或解析。
混沌气息所做的,是更简单、更本质的事情——同化。
就像一滴墨水滴入清水,混沌气息开始缓缓地、自然地将那段乱码“晕染”,将其混乱的结构逐渐纳入自身更庞大的混沌体系中,成为其一部分。这个过程极其缓慢,且不产生任何能量或信息上的提升,更像是一种……消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