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底存在的低语如同冰冷的余烬,在林凡的意识海中缓缓熄灭,留下的却是翻腾的巨浪。求助?交易?与一个被古老契约束缚、动辄就要执行“净化之火”的未知存在?
风险高到无法计算。
但收益,也可能同样巨大。墨渊和他的“新锚点”是明确的威胁,而地底存在,至少目前看来,似乎有成为“临时盟友”的可能,哪怕只是互相利用。
林凡迅速权衡利弊。
“目标:与地底存在(暂命名:‘深渊’)建立初步沟通渠道,获取更多关於‘新锚点’、‘净化之火’及契约的具体信息。”
“风险:被墨渊监视发现;被‘深渊’欺骗或反噬;触发‘清道夫’协议。”
“优势:拥有单向连接;掌握部分契约符文;‘深渊’处於弱势且有求於人。”
“策略:谨慎试探,以小博大,利用信息不对称争取主动。”
计划既定,林凡立刻行动。他没有直接回应那低语——那太过危险,且无法控制信息流向。
他需要一种更隐蔽、更间接的方式,既能传递信息,又能最大限度避开监视。
他的目光落在屋角那些日常砍伐铁木留下的、最普通不过的边角料上。就是它们了。
林凡拿起几块木屑,指尖灵气凝聚,不再是模拟任何功法,而是纯粹以一种极其精密的、近乎微雕的方式,开始在木屑内部刻画起来。
他刻画的,并非完整的契约符文,而是那些符文结构中最基础、最不具有力量属性、却又能代表其“语法规则”的几何单元结构。这些结构单独存在毫无意义,就像散落的字母,但对於知晓其“语言”的存在来说,却是一种明确的“身份认证”和“沟通意愿”的表示。
同时,他极其小心地、从那丝单向连接中引导出一缕微弱到极致、几乎无法察觉的、属於“深渊”本身的气息波动,将其封印在这些几何结构的核心。
这个过程需要难以想象的控制力,任何失误都可能导致气息外泄,引来监视。林凡全神贯注,额头再次见汗。
终於,他制作出了三枚看起来毫无灵气波动、彷佛只是小孩随手乱划过的普通木屑片。
但在他眼中,这是三枚蕴含着特定“数据结构”和“身份认证码”的——原始数据信标。
他无法主动发送信息,但他可以“遗落”这些信标。如果“深渊”足够聪明,且真的关注着他,就能从这些信标中读取出他想要表达的意图:我收到了你的信息,我具备解读契约符文的能力,我愿意沟通,但需要更安全的方式。
接下来,就是如何“自然”地遗落这些信标,并且最好能遗落到靠近地脉、方便“深渊”读取的位置。
林凡沉吟片刻,有了主意。
他拿起那枚墨渊赐予的、带有监视功能的玉瓶,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犹豫”和“挣扎”,然後彷佛下定了某种决心,起身出门。
他没有走向後山禁地方向,而是走向了外门弟子常用的公共区域——炼器堂外堆放废料的角落。
这里经常有弟子练习处理废弃材料,灵气杂乱,环境嘈杂,是遗落点东西最不容易引起怀疑的地方。
他一边慢悠悠地走着,一边暗中将一枚数据信标丢弃在路边的排水沟缝隙里。这里经常有雨水冲刷,微弱的地脉气息也会偶尔逸散。
第二枚信标,他趁着在炼器堂外观看弟子们处理废料时,“不小心”被碰撞了一下,信标掉进了堆积如山的废弃矿渣之中。这里地火气息残留,干扰更强,但也与地脉有所关联。
做完这两步,他脸上露出一丝“疲惫”和“烦闷”,转身朝着杂役区後方、靠近宗门边缘的一处小树林走去——那里相对僻静,也有一条细小的灵溪流过,算是一处微型的灵气节点。
他知道,墨渊的监视神念一定在跟着他。他所有的行为,必须符合一个“因发现隐秘而内心不安、四处散心排解”的弟子人设。
在小树林里,他坐在溪边,看似发呆,实则将最後一枚、也是刻画最精细、包含信息最多的一枚数据信标,悄无声息地沉入了溪水底部,让流水自然冲刷。
三枚信标,放置在不同地点,总有一枚能被“深渊”感知到。
做完这一切,林凡彷佛真的排解了一些郁结,长舒一口气,起身返回小屋。
整个过程,他没有表现出任何对後山禁地的兴趣,没有试图靠近“锁魂塔”半步,行为完全符合逻辑。
回到小屋,他再次拿起那本残破的笔记,眉头紧锁,故意流露出浓浓的“忧虑”和“不解”,甚至还低声喃喃自语了几句“墨师兄……新策……到底是什麽?”,完美地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偶然发现了惊天秘密却无法理解、因此惶恐不安的年轻弟子。
他能感觉到,那监视的神念在他“表演”时,变得更加集中了几分,但并未出现警示或阻止的波动。
看来,初步的误导成功了。墨渊似乎更相信他是一个走了狗屎运发现线索的懵懂弟子,而非一个心怀叵测的调查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