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灯的火苗,在诸葛亮那如古井深潭般的目光下,似乎都凝固了。
“你的老师……究竟是何人?”
这个问题不响,却重逾千斤,狠狠砸在凌毅的神经上。
帅帐之内,连空气都仿佛被抽干。
姜维站在一旁,呼吸都停了。他能感觉到,丞相虽然身形枯槁,但那股洞察人心的威压,比帐外千军万马更让人窒息。
这一问,问的不是师承来历,而是凌毅的根脚,他的立场,他的一切!
一个回答不好,刚刚从“妖人”火刑架上爬下来的自己,立刻就会被定义为“奸细”,下场只会更惨。
凌毅的大脑飞速运转,冷汗几乎要浸透后背。
【警告!检测到宿主正面临“逻辑死局”!】
【单纯的谎言将被目标(诸葛亮)100%识破!】
【正在紧急加载“话术辅助模块”……模块建议:以实带虚,以道御术!】
一瞬间,凌毅的心反而定了下来。
怕什么?老子赌的就是信息差!
他躬身一揖,姿态放得极低,语气却不卑不亢:“回禀丞相,草民不敢欺瞒。家师姓甚名谁,草民的确不知。”
“哦?”诸葛亮眉梢微挑,靠在软枕上,气息微弱,眼神却愈发锐利,“不知其名,却习其术?”
“家师自称‘渡尘之人’,游戏风尘,行踪不定。草民只是有幸,侍奉过他老人家一段时日,学了些皮毛。”凌毅抛出了早已准备好的“隐士”模板。
这是一个最常见,也最容易被戳穿的借口。
果然,诸葛亮嘴角勾起一抹几乎不可见的弧度,那不是笑,是讥讽。
“渡尘之人……”他慢慢咀嚼着这四个字。
“可你方才救我之法,环抱于后,发力于腹,刚猛直接。此法不似山野隐士的飘逸,反倒有几分军中搏杀术的影子。
你那三条‘减负’之策,条理清晰,逻辑井然,颇有几分……京师尚书台文吏整理卷宗的味道。”
轰!
凌毅如遭雷击。
他妈的,老子忘了这是个什么怪物!他不仅懂军事,懂政治,连不同风格的手法都能一眼看穿?!
姜维的脸色也变了,他惊疑不定地看着凌毅,心中刚刚建立的信任,瞬间出现了裂痕。
这不仅仅是怀疑,这是在指控凌毅的知识来源与“曹魏”有关!
【逻辑漏洞被捕捉!信任度下降中!】
【启动二级应对方案:理论升维打击!】
凌毅的后心已经被冷汗打湿,但他知道,此刻退一步就是万丈深渊。
他猛地抬起头,目光灼灼地迎上诸葛亮的审视:“丞相明察秋毫!家师之学,确实不止医道!”
“家师曾言,医者如将,人体如国。外有风寒暑湿之‘敌寇’(病菌病毒),内有气血失和之‘叛乱’(内分泌失调)。”
“寻常医者,头痛医头,如同庸将,只见一城一地之得失。
而上医者,当观全局,调兵遣将,‘卫气’为先锋,‘营血’为中军,‘脏腑’为根基!”
他将现代免疫学、内循环和器官功能的概念,无缝嫁接到中医的理论框架中。
“丞相您积劳成疾,是为‘中军’(营血)乏力,‘根基’(脏腑)动摇。
此时若闻‘敌寇’(外邪)来犯,再强征‘先锋’(卫气),妄图决战,只会加速崩盘!
故而,草民斗胆,行‘减负’之法,是为‘坚壁清野’,让‘国家’(身体)得以喘息!”
这套理论新奇而宏大,直接将医术提升到了兵法谋略的层面。
姜维听得双目放光,他虽不懂医,但他懂兵法!“坚壁清野”四个字,他太明白了!
帐内的气氛,为之一缓。
诸葛亮静静地听着,那双深邃的眼中,第一次闪过一丝真正的讶异。
半晌,他才缓缓开口,问出了一个更深,也更致命的问题。
“医道、兵道,皆为‘术’。支撑其‘术’的,是‘道’。”
他死死盯着凌毅,一字一顿。
“你的道,又是什么?”
这个问题,已经完全超出了医术的范畴。
他在问凌毅的根本世界观,人生追求!
一个只求荣华富贵的人,一个心怀叵测的人,他的“道”与他的“术”必然是割裂的,无法自洽。
完了。
凌毅感到一阵眩晕。
这个问题,系统给不了答案。
这是对他灵魂的拷问。
他想到了自己为何而来,想到了这个时代,想到了眼前这位即将油尽灯枯的英雄。
他想到了那面在秋风中无力垂落的“汉”字大旗。
一股前所未有的情绪涌上心头。
他笑了,笑得坦然而释然。
“回丞相,草民的道,很简单。”
“昔日,家师曾问我,学此一身本事,是为救一人,还是救一国?”
凌毅迎着诸葛亮的目光,声音不大,却字字铿锵。
“救一人,可享一时之名,一世之富贵。”
“救一国,则如履薄冰,九死一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