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端,终虚子看着弟子们,缓缓说道:“你们这次回来对因果有新的看法吗?”
凡尘景率先起身,恭敬行礼后说道:“师父,弟子以为因果如环,环环相扣,今日之果,实乃往昔诸因交织而成,非单一之事可决。”终虚子微微颔首,目光中带着几分赞许。尽欢紧接着说道:“弟子却觉因果似线,看似纷杂,实则有迹可循,只要寻得那关键之线头,便可理清这万千因果。”此言一出,众弟子纷纷露出思索之色,有的微微点头,似有所悟,有的则眉头紧锁,仍在细细品味。可有站起,朗声道:“师父,弟子认为因果如梦,虚幻缥缈,有时看似真实无比,可当真正去追寻时,却又难以捉摸,仿佛一切皆是虚幻。”终虚子听后,轻轻抚须,说道:“你们所言皆有其理,因果之道,博大精深,非一言可尽。这世间之事,有因必有果,有果亦必有因,只是这因果之间的关系,复杂多变,或显或隐,或直或曲。”众弟子皆静心聆听,不敢有丝毫懈怠。
“你们在地狱所见的罪魂,皆是生前造下诸多恶业之人,或因贪婪而欺压百姓、巧取豪夺,致使无数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或因嗔怒而大开杀戒、滥杀无辜,让世间血雨腥风、哀鸿遍野;或因痴愚而执迷不悟、误入歧途,做出种种伤天害理之事。他们生前只图一时之快、一时之利,全然不顾因果报应,如今坠入地狱,受那无尽痛苦与折磨,正是恶因结恶果啊!”
“师父,弟子觉得地狱就是一处教化灵魂的所在,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生前所行之恶,从而心生忏悔,以期来世能改过自新,不再重蹈覆辙。这地狱之中,虽刑罚严酷,却也是为了让那些罪魂明白,世间万物皆有因果,一举一动皆会留下痕迹,或善或恶,终有回报。”颜笑也起身说道,眼中满是敬畏。
终虚子听后,微微一笑,道:“你所言不差,地狱之设,确有教化之意。但你们需知,这教化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那些罪魂生前恶业深重,如今坠入地狱,受尽苦难,也未必能立刻醒悟。不过,只要有一丝可能,我们便当尽力而为,引导他们走向正途。”众弟子纷纷点头,表示铭记于心。
此时,云端月问道:“师父,一时之错也会酿成恶果吗?”终虚子沉吟片刻,道:“世间之事,复杂多变,善恶有时并非那么分明。若有人生前行善积德,却因一时之错而坠入地狱,那也是其前世或今生所种之恶因所致。不过,这样的人,在地狱之中或许会受到一些宽待,只要其真心忏悔,努力改过,来世仍有机会获得善果。”
“那人间岂不是考验鬼魂因果的道场?”时风君问道。
终虚子目光深远,缓缓说道:“时逢君所言极是,人间便如同一座宏大的道场,众生在其中历经种种,行善或作恶,皆是在种下不同的因。而这些因,又会在未来结出相应的果,或善或恶,皆由自身所为而定。在这人间道场中,世人需时刻自省,明辨是非善恶,方能少种恶因,多结善果。”弟子们听闻,皆陷入沉思,似在细细品味这其中的深意。
片刻后,凡尘景又问道:“师父,那在这人间道场中,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握因果,不致误入歧途呢?”终虚子轻抚胡须,说道:“要把握因果,首当存一颗善心,行事之前多思量,此举是会带来善果还是恶果。且要克制自身的贪、嗔、痴等欲念,不被其左右而做出错事。同时,还需多行善事,积累善缘,如此方能在人间道场中走得稳健,少受因果之苦。”
“师父,什么是前世今生的因果?”可无曾听到鬼差议论过,但还是不解。
终虚子目光温和,看向可无,缓缓说道:“前世今生,因果相连。前世所行之事,无论是善是恶,皆会在今生留下痕迹,结出相应的果。譬如,有人前世乐善好施,广结善缘,今生便可能福报深厚,诸事顺遂;而有人前世作恶多端,种下恶因,今生或许就会遭遇诸多坎坷磨难。这因果循环,不因时间的流转而消逝,它贯穿于前世今生,乃至来世。”
可无听后,微微皱眉,似有所惑,又问道:“师父,那前世之事我们已然无法改变,今生又当如何去面对这因果呢?”
终虚子轻轻点头,说道:“可无啊,虽前世之事已成定局,但今生却是我们可以把握的。既然知晓了因果的道理,便当在今生多行善举,以善念善行去弥补前世可能留下的不足,同时为来世积累福报。面对因果,不可逃避,要以坦然之心去接受既定的果,更要以积极之态去种下新的善因。”
众弟子听闻,皆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有的微微颔首,似在心中默默铭记这番话语。此时,尽欢又问道:“师父,那这因果是否也会影响到我们修行呢?”
终虚子神色庄重,“自然会影响。修行之路,本就是一场修心之旅,而因果便是这修心过程中的重要考验。若心中存有恶念,种下恶因,便会在修行中遭遇诸多阻碍,难以精进;反之,若能秉持善心,广种善因,修行之路便会相对顺畅,更易领悟修行之真谛。所以,你们在修行之时,务必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莫要因一时之念而种下恶因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