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刻,鬼判殿外响起一阵哀嚎声,四五个鬼差抬着一个男鬼来到殿内,“这是怎么了?”可无问道。
鬼吏拿出一份文书记录,道:“他生前作恶多端,拒不承认,”“那遇到这样的鬼魂,要如何处理?”
书判拍了拍他的肩膀,指了指鬼判殿的右侧的高台,道:“此为孽镜台,高一丈,大十围,向东悬挂,被押来的鬼魂站在镜前,所做的恶事都会在镜中显现。”
“孽镜台前无好人,”可有看着这几个大字,心中顿生敬畏。书判继续说道:“这孽镜台专照恶鬼,无论其生前如何掩饰伪装,镜中都会如实映出他们的罪行。我们只需依据所显景象,进行审判即可。”
鬼差将那男鬼押至孽镜台前,男鬼起初还强装镇定,可当镜面泛起幽光时,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只见镜中开始浮现出一幕幕画面:他欺压弱小、巧取豪夺,甚至为了谋财害命的场景都清晰可见。每出现一个画面,男鬼的身体就颤抖一分,到最后竟瘫软在地。
尽欢皱着眉头问道:“面对这样的恶鬼,是否还有挽回余地?”书判摇了摇头,“有些业障太深的人,已无回头之路。但即便如此,也要给予他们公正审判,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审判并非只为惩戒,更是为了警示世人。让生者明白善恶有报的道理,从而心存敬畏,行于正道。”弟子们听后,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随后,鬼差按照流程将男鬼押至楚江王殿。
“大善人,请……”秦广王亲自走到殿外迎接,尽欢、颜笑互相看了对方一眼,都不明所以。
只见进来的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他缓步走入殿中,目光慈祥而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他环顾四周,微微一笑,道:“老朽不过是一介凡人,生前行事皆遵从本心,未曾想过会有今日之殊荣。”秦广王闻言,朗声笑道:“善人此言差矣!您一生积德行善,扶危济困,为无数人带去希望与温暖,如此功德,岂是‘一介凡人’可概括?今日请您至此,正是要昭示世人,善恶到头终有报,因果循环不虚妄。”
老人听后,神色愈发谦和,他轻轻摆手道:“善恶二字,重若千钧,老朽不敢自诩无过。但有一点心得,愿与诸位共勉——人生在世,无论贫富贵贱,皆应以仁爱为本,莫因一时私欲而损人利己。如此,方不负天地养育之恩。”此言一出,殿内众人无不肃然起敬。
这时,云端月上前一步,恭敬地问道:“老人家,您可曾遇到过难以抉择的困境?又如何在其中坚守初心?”老人沉吟片刻,缓缓说道:“自然有过。记得某年家乡遭遇大旱,颗粒无收,我倾尽家财购粮救济乡邻。然而,家中妻儿也因此忍饥挨饿,甚至埋怨我不顾家人死活。当时我也曾犹豫,但想到若连自己都退缩,那些更无助的人又该如何生存?于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颜笑听得入神,忍不住追问道:“那后来呢?您的家人是否谅解了您的决定?”老人笑了笑,眼中流露出一丝欣慰:“起初确实有些怨言,但当他们看到乡亲们渡过难关、重新振作起来时,也渐渐明白了我的苦心。如今回想起来,那段日子虽艰难,却让我更加坚信:助人即助己,施善即是福。”
书判点头附和道:“老人家所言极是。善行虽有时看似吃亏,但从长远来看,它不仅惠及他人,更能滋养自身心灵,积累无形之德。”秦广王则补充道:“不仅如此,像老人家这样的大善之人,其行为还会成为后人的榜样,影响更多人向善。这才是真正的功德无量!”
“老人家,若是遇到忘恩负义之人该如何处理呢?”可无问道。
老人捋了捋胡须,神情平和却带着几分深意:“忘恩负义之人,确实令人心寒。但老朽以为,与其纠结于他人的过错,不如先反躬自省——是否自己在行善时存有私心?若无,则问心无愧。”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继续说道:“况且,世间的恩怨情仇本就是因果的一部分。我们能做的,不是以怨报怨,而是以德化怨。用善意去化解恶念,或许才是真正的智慧。”
可无闻言,低头思索片刻,又问道:“可若是对方变本加厉,甚至反过来伤害您呢?这样的情况,又该如何应对?”
老人微微一笑,语气依旧从容:“面对这样的局面,首先要明白一点:每个人的选择都由其自身的因果决定,与我们无关。倘若我因他的错误而动怒或报复,只会让自己也陷入这一场因果的旋涡。因此,我的做法是远离,同时祝福。毕竟,天道昭昭,善恶终将分明,无需我亲自动手。”
书判听后,忍不住赞叹道:“老人家果然心胸宽广,这份豁达实在令人钦佩!”
颜笑则好奇地追问:“那您有没有遇到过让您彻底失望的事情?又是如何保持初心不变的?”
老人沉思片刻,缓缓答道:“人生漫长,难免会碰到让人失望的人和事。但老朽始终相信,天地之间自有正气运转。只要坚守本心,再多的风雨也只是暂时的阴霾。至于如何保持初心……”他笑了笑,“其实很简单,就是时刻提醒自己,勿以善小而不为,勿因恶小而为之。日积月累,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便成了支撑一生的力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