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危盟初结
剑尖冰冷的气息仿佛已经触及眉心皮肤,死亡的寒意让沈墨轩的血液几乎凝固。他能清晰地看到惊鸿客眼中那毫不掩失的杀意,那不是威胁,而是真正视人命如草芥的漠然。只要他回答稍有差池,下一瞬,那柄刚刚斩杀数名高手的青锋剑,就会毫不犹豫地刺穿他的头颅。
电光火石间,沈墨轩强行压下几乎要冲破喉咙的恐惧,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运转。求饶?示弱?在这等人物面前毫无意义,只会死得更快。狡辩?更是自寻死路。唯一的生机,在于坦诚,在于展现价值,在于……将她拉入同一阵营,哪怕只是暂时的。
他深吸一口冰冷的、带着浓重血腥味的空气,目光没有躲闪,反而迎向那双冰封的眸子,用尽量平稳却难掩沙哑的嗓音快速开口,每一个字都如同在刀尖上斟酌:
“前辈息怒!在下此举,绝非有意利用或算计前辈,实乃无奈之下,兵行险着,只为求得一线生机,并……向前辈当面道谢与示警!”
他语速极快,不给对方打断的机会,同时微微侧身,示意自己手中唯一的“武器”那根粗糙木棍早已丢弃在地,以示毫无敌意。
“道谢?”惊鸿客的声音依旧冰冷如铁,剑尖纹丝不动,“为那一瓶药?”
“不止!”沈墨轩立刻接道,“更为前辈昨夜救命之恩!若非前辈出手,沈某早已命丧黄泉。此恩重于泰山,沈某岂敢或忘?然而,漕帮势大,香主雷彪震怒,派出赵莽这等悍匪誓要取我性命。苏府虽可暂避,却非久安之地,且恐牵连无辜。在下深知前辈与漕帮似有旧怨,故行此下策,故意暴露行踪,将赵莽等人引来此地,实是赌前辈若仍在关注漕帮动向,或会察觉此间异常。”
他顿了顿,观察着对方眼神的细微变化,那冰封般的眸子里似乎闪过一丝极难察觉的波动。他继续道:
“在下此举,一为自救,若能引得前辈再次出手,自是万幸;二则为当面道谢,叩谢前辈活命之恩;三则……是为示警!”他加重了最后两个字。
“示警?”惊鸿客微微挑眉,似乎终于有了一丝兴趣,但杀意并未消退。
“正是!”沈墨轩语气凝重,“前辈昨夜废掉刘三,手段雷霆,虽暂挫其锋,却也彻底激怒了雷彪。据在下所知,漕帮如今正在汴京暗中大肆搜寻一位常佩剑、容貌…出众的冷面女子!他们已将前辈与我关联,认为您是我之靠山。雷彪此番派赵莽前来,志在必得,不仅要杀我,更要借此逼出前辈!此地看似偏僻,但赵莽既来,后续必有更多漕帮人马!前辈虽武功盖世,然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漕帮在汴京根基深厚,爪牙众多,更有……或许涉及官面势力。在下恳请前辈,务必小心!”
他将从茶馆老板那里得到的消息巧妙地融入其中,既点明了漕帮的行动,也暗示了可能的更大背景,试图引起她的重视。
惊鸿客静静地听着,面巾遮掩了她的表情,唯有那双眼睛,如同深潭,看不出喜怒。但沈墨轩敏锐地察觉到,她周身那凌厉如实质的杀意,似乎减弱了微不可察的一丝。指向他眉心的剑尖,也几不可察地偏离了半分。
“你说这些,是想与我合作?”她突然开口,声音依旧冰冷,却多了一丝探究的意味。
沈墨轩心中一动,知道关键时刻来了。他不敢直接承认,而是迂回说道:“在下人微言轻,武功低微,不敢妄言与前辈合作。但前辈与漕帮有隙,在下亦因漕帮逼迫而身陷绝境,可谓同病相怜,皆有共同之敌。在下身处苏府,或可借身份之便,留意漕帮一些明面上的动向、人员调配,或能为您提供些许微不足道的信息。而前辈神通广大,若能偶尔震慑漕帮,使其不敢过于肆无忌惮,于在下而言,亦是莫大助力。此非合作,或可称之为……各取所需,暂解燃眉之急。”
他将自己的位置放得极低,只提“提供信息”和“间接助力”,避免任何可能触怒对方的、平等的“合作”字眼,强调这只是危机下的权宜之计。
惊鸿客沉默了片刻。破庙内只剩下风声和远处隐约传来的漕河流水声,以及地上尚未冷却的尸骸散发的血腥气。她的目光再次扫过沈墨轩,这一次,少了几分杀意,多了几分审视和权衡。
“你倒是有几分机智。”她终于再次开口,语气听不出褒贬,“漕帮之事,水深超乎你想象。雷彪不过一莽夫,真正棘手者,藏于其后,牵扯之广,涉及朝堂……非你一届书生所能触碰。”
她这话,等于间接承认了她与漕帮高层确有深仇,且背后牵扯势力庞大!
“在下明白。”沈墨轩立刻表示,“在下只求自保,无意卷入过深漩涡。只愿能略尽绵力,换得前辈些许关照,在这汴京城中,得一喘息之机。”
惊鸿客不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那目光仿佛能穿透皮囊,直窥内心。沈墨轩屏住呼吸,坦然相对,尽量让自己显得真诚而无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