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新政契机
永丰当铺的铜铃在风中发出清脆的声响。
沈墨轩推开那扇沉重的木门,门轴转动的声音在空荡的当铺内回响。午时的阳光从高窗射入,在布满灰尘的空气中划出几道光柱。
柜台后,一个佝偻的身影缓缓起身。那是个须发皆白的老人,眼睛却亮得惊人。
“客官是来赎当,还是典当?”老人的声音沙哑,像是许久未与人交谈。
沈墨轩将铜钥放在柜台上:“取物。”
老人拿起铜钥,仔细端详片刻,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异色。他抬头打量沈墨轩,缓缓道:“此物非同小可,客官确定要取?”
“确定。”
老人点头,转身从身后的架子上取下一个木盒。木盒不大,却雕刻着精细的花纹,锁孔处已经锈迹斑斑。
“钥匙。”老人伸手。
沈墨轩这才发现,铜钥的一端可以拧开,里面藏着一枚小巧的银钥匙。他将其取出,递给老人。
木盒应声而开。
里面没有金银珠宝,只有一叠信函和一本账册。沈墨轩拿起最上面的一封信,拆开一看,脸色顿时变了。
这是吕维与北漠贵族的通信,信中明确提及开放边境五城为互市,许北漠商人免税特权,以换取对方在朝中的支持。
“通敌卖国...”沈墨轩喃喃道,手微微颤抖。
他又翻开账册,里面详细记录了吕维一党通过黑水帮走私官盐、私售军械的账目,数额之大,触目惊心。
就在他全神贯注翻阅证据时,当铺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不好!”老人脸色一变,“快从后门走!”
沈墨轩迅速将证据收入怀中,刚转身欲走,前门已被猛地撞开。
吕文德带着十余名手持兵刃的壮汉冲了进来,将沈墨轩团团围住。
“沈大人,别来无恙?”吕文德阴冷一笑,“把你怀里的东西交出来,或可留你个全尸。”
沈墨轩镇定自若:“吕文德,你私调兵勇,围攻朝廷命官,可知这是死罪?”
“死罪?”吕文德哈哈大笑,“在这江淮地界,我吕文德就是王法!拿下!”
壮汉们一拥而上。沈墨轩拔剑迎战,剑光闪动间,已有两人倒地。但他寡不敌众,很快被逼到墙角。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后门突然被撞开,陈砚舟带着一队人马冲了进来。
“吕文德,住手!”陈砚舟厉声喝道,“你的事发了!”
吕文德面色微变,却很快恢复镇定:“陈御史,你不在京城待着,跑来江淮多管闲事,就不怕回不去吗?”
陈砚舟冷笑一声,从怀中取出一卷黄绫:“圣旨在此!吕文德通敌卖国,罪证确凿,即刻押解回京!”
话音未落,他身后的人马已上前拿人。吕文德的部下见圣旨在此,不敢反抗,纷纷放下兵器。
吕文德面色惨白,却突然狂笑:“你们以为赢了吗?太天真了!我在黄泉路上等着你们!”
说罢,他猛地咬破口中毒囊,口吐黑血,倒地身亡。
沈墨轩与陈砚舟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吕文德宁可自尽也不愿受审,这说明他背后的人,权势之大,足以让他连一线生机都不敢指望。
......
两个月后,京城。
初夏的御花园内,百花争艳,蜂蝶飞舞。然而端坐在亭中的君臣二人,却无心欣赏这美景。
“沈爱卿此次江淮之行,功不可没。”皇帝将一杯御酒推向沈墨轩,“不仅查清了盐务之弊,更揭发了吕维通敌卖国之罪。只可惜,让那老贼提前得了风声,服毒自尽了。”
沈墨轩躬身接过酒杯:“臣惶恐。此次若非陈御史及时赶到,臣早已命丧江淮。”
皇帝摆手:“不必过谦。你呈上的证据,朕已一一核实。吕维一党把持朝政,结党营私,甚至通敌卖国,实在罪该万死。如今朝堂肃清,正是推行新政的大好时机。”
沈墨轩心中一动:“陛下的意思是...”
“范仲淹的新政,朕已决意推行。”皇帝目光坚定,“特别是‘兴商利’、‘通海运’等条款,正合当下时局。朕听说你在商业、海外、技术方面颇有见地,可有兴趣参与新政讨论?”
沈墨轩忙起身行礼:“臣愿竭尽全力,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皇帝满意点头:“好!三日后,垂拱殿将举行新政讨论,你且准备准备。”
从御花园出来,沈墨轩心潮澎湃。他终于有机会将自己的理念付诸实践,用现代的商业思维影响这个时代的政策。
等在宫门外的陈砚舟见他出来,迎上前去:“如何?”
“陛下命我参与新政讨论。”沈墨轩难掩兴奋。
陈砚舟微笑:“我早料到会有这一天。不过墨轩,朝堂之上,不比商场江湖,你须谨言慎行。”
“我明白。”
三日后,垂拱殿。
殿内气氛庄重肃穆。范仲淹端坐主位,两侧分别坐着各部官员。沈墨轩作为特约参议,坐在末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