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凭借外星科技,建立星海王朝 > 第260章 院士视察 引荐

6月1日上午,楚千澜刚驱车驶入深蓝半导体厂区,就看到沈院士的车队正缓缓停靠在办公楼前。

沈国梁穿着灰色中山装,在几名技术人员的簇拥下走向厂区,目光扫过正在运转的设备时,带着审视与期待。

王世杰早已等候在门口,见楚千澜下车,连忙迎上来:“楚总,沈院士团队已经到了,我们按您的要求,把试生产数据和设备运行流程整理成可视化报告,女娲系统的操作环节全部做了脱敏处理。”

楚千澜颔首,与王世杰一同走向沈国梁:“沈院士,欢迎您来指导。180nm产线刚完成联机调试,今天正好能展示完整的试生产流程。”

沈国梁握着楚千澜的手,语气带着几分感慨:“深蓝半导体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搭建起180nm制程生产线,实属不易。”

一行人在寒暄中,穿过洁净室走廊。片刻之后,蓝色防护服将所有人裹得严严实实,只有眼睛露在观察窗旁。

光刻区内,机械臂正精准地将硅片送入光刻机,操作屏幕上跳动的种种数据,在昏暗环境中格外醒目。

“光刻机现在生产的是电源管理芯片!”王世杰指着屏幕,“该芯片由星源探索研发,最终会应用在繁星科旗下消费电子产品上。”

沈国梁俯身靠近观察窗,盯着光刻机的精密工作台:“这台193nm深紫外光刻机的定位精度控制得不错,工作台的水平振动误差能压到多少?”

张北光上前一步,语气带着几分自得:“通过激光干涉仪校准后,水平振动误差稳定在±0.008微米,完全满足180nm制程要求。我们还在工作台底部加装了减震装置,进一步降低设备运行时的共振影响。”

沈国梁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细节做得很到位。电源管理芯片的良率目标定在多少?试生产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工艺瓶颈?”

楚千澜接过王世杰递来的测试报告,递到沈国梁面前:“初期良率目标是90%,目前第一批芯片的测试结果已经出来,良品率达到92%,超出预期。

待到稳定生产一段时间后,还需要对设备进一步调整,继续提高良品率!”

沈国梁目光扫过报告中的参数,脸上满是欣慰:“92%的试产良品率,已经接近行业平均水平!你们不仅搭建起产线,还能在短时间内把工艺精度控制到这个程度,确实下了苦功。”

半个小时后,视察接近尾声,所有人都走出生产区,来到办公楼的会议室。

沈国梁忽然问道,“楚总,你们生产线已经完成调试,订单准备的如何,能让产线满负荷运转吗?”

楚千澜坐在会议桌主位,缓缓开口:“沈院士说笑了,我们深蓝半导体刚成立半年,怎么可能有那么多订单,

到目前为止,深蓝半导体只有生产电源管理芯片一个订单,其利润能勉强能维持公司运转。

好在我们深蓝半导体的近期目标并非盈利,而是配合星源探索验证新研发的芯片,并不需要大量订单支撑。”

深蓝半导体的芯片生产线,每月的产量大概是3万片8英寸晶圆,按照电源管理芯片的面积,一片晶圆能切割1600枚左右合格芯片。

繁星科技现在每个月大概需要120万颗电源管理芯片,深蓝半导体生产750片晶圆就可以满足需求。

也就是说,深蓝半导体每个月生产一天,就能完成现有的电源管理芯片订单。

沈国梁闻言,目光中带着几分了然。他可是知道,楚千澜正在开发新的指令集以及EDA工具。

这深蓝半导体,其实就是一个试验场,通过新指令集与EDA工具开发出来的芯片,就会在此处得到验证。

他略作沉吟,随即开口,“以验证技术为核心目标,这个定位很清晰。半导体产业本就是长期投入,短期内不追求盈利也属正常。

不过,产线长期低负荷运转,会导致设备精度下降,还会影响工程师的操作熟练度,这反而不利于技术验证。”

沈国梁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沉吟片刻后才继续说道,“我回去后,会给你们联系几家芯片设计公司,他们以前研发出来的芯片都是拿到国外流片生产,放到你们这里也是一样的。”

楚千澜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起身致谢:“若能有沈院士牵线,不仅能让产线保持合理负荷,还能帮我们积累不同类型芯片的生产经验,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沈国梁笑着摆手:“不用客气,都是为了半导体国产化。我推荐的几家公司,主打低功耗物联网芯片和工业控制芯片,工艺要求与180nm制程匹配,你们调整参数应该很快就能适配。

后续若是在芯片设计、流片测试上遇到技术难题,也可以随时找我协调资源。”

王世杰起身应道:“沈院士,我们有成熟的团队,你说的这些芯片,只需调整光刻胶涂覆厚度和离子注入剂量,一周内就能流片生产。我们的设备不弱,国外厂商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

半个小时后,考察结束,沈国梁准备带队离开,忽然注意到生产楼下转运的设备。“你们不是已经完成调试了吗,怎么还有设备入场啊!”

楚千澜闻言,也看向了王世杰,他对此也是一无所知。

王世杰只是看了一眼窗外,便开口解释,“那是一套250纳米制程的光刻机。我们公司将其买回来,是准备拆解研究。未来,我们还准备购买更先进的光刻机进行研究。”

沈国梁顺着王世杰的目光望向生产楼下的设备,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化为浓厚的兴趣。

“250nm光刻机拆解研究?这个思路很有远见!虽然这一制程已不是主流,但对掌握光刻机核心结构、积累自主研发经验来说,是绝佳的‘练手对象’。”

送走沈国梁一行人后,楚千澜立即召集王世杰、张北光等人召开专题会议,将拆解研究的任务细化落实。

喜欢凭借外星科技,建立星海王朝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凭借外星科技,建立星海王朝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