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是陈默,竟然穿越成了李世明 > 第307章 储位暗标 帝问无忌

暮色四合,太极殿西暖阁的烛火被调得极暗,仅够照亮案上的半卷奏折。李世民身着素色常服,斜倚在凭几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案角的玄铁令牌 —— 白日里将作监水轮研制成功的喜悦早已褪去,此刻他心中盘旋的,仍是那个悬而未决的核心难题:储君之选。

“传长孙无忌入阁,屏退所有侍从,任何人不得靠近。” 李世民的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内侍官不敢多问,快步退下,不多时,长孙无忌便身着朝服,轻步走入暖阁,空气中瞬间多了几分凝重。

“臣长孙无忌,参见陛下。” 长孙无忌躬身行礼,目光下意识扫过殿内 —— 暖阁门窗紧闭,烛火摇曳,除了帝王与自己,再无他人。他心中隐约猜到几分来意,却不敢贸然开口,只能静待李世民发话。

李世民抬手示意他起身,指了指对面的锦凳:“辅机,坐。今日召你前来,非为政务,而是有一事,想听听你的真心话。”

长孙无忌坐下时,只敢坐半个凳面,姿态恭敬依旧。他看着李世民眼中的深沉,心中愈发忐忑 —— 陛下从未在私下如此郑重地单独召见自己,且开口便是 “真心话”,必然关乎国本。

“辅机跟随朕多年,从潜邸到登基,你见证了大唐的建立与兴盛,也最懂朕的心思。” 李世民缓缓开口,目光落在长孙无忌身上,语气带着几分疲惫,却又透着不容回避的锐利,“如今泰与恪,皆已长成,各有优劣。以你观之,这二人中,谁更堪承继大统,守护大唐的江山社稷?”

此言一出,长孙无忌如遭雷击,身体瞬间僵住。他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震惊 —— 储君之选乃帝王最核心的隐秘,陛下竟直接将此问摆在自己面前,一言可定两位皇子的命运,也可能决定长孙氏未来的荣辱。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指尖却在袖中悄悄攥紧 —— 他与长孙皇后虽非亲兄妹,却同出长孙一族,李泰虽非长孙后所出,却是自己一手扶持的势力;而李恪母族为隋室,与长孙氏素有旧怨,若李恪继位,长孙一族恐难有好下场。

“陛下,此乃国本大事,臣…… 臣不敢妄议。” 长孙无忌先作推辞,实则在快速梳理思路 —— 直接支持李泰,恐落得 “结党营私” 的嫌疑;但若不表明立场,又会失去陛下的信任。他沉吟良久,缓缓开口,语气带着谨慎的斟酌:“臣以为,魏王殿下自小便研习儒学,监国期间处理政务条理清晰,对待朝臣与百姓皆有仁孝之心,此前注解《礼记》以正礼法,更是赢得天下士族的认可。大唐如今已步入盛世,需一位能守成、善治国的君主,魏王殿下,实乃守成之佳选。”

说到此处,他停顿片刻,目光扫过李世民的神色,见帝王依旧面无表情,便继续道:“吴王殿下确有过人之处,东征时立下赫赫战功,镇守安州与北疆时也展现出英果之姿,行事风格颇有陛下年轻时的风范,军中威望极高。然…… 吴王殿下锋芒过露,有时行事过于刚直,缺乏变通;更重要的是,其母妃乃隋炀帝之女,隋室旧臣虽已归顺大唐,却仍有部分人心存念想,若吴王殿下继位,恐会引发旧臣异动,甚至让天下人质疑大唐江山的正统性,此乃社稷之隐患,臣以为,恐非社稷之福。”

这番话既肯定了李泰的 “守成” 优势,又点出李恪的 “出身隐患” 与 “性格缺陷”,看似客观分析,实则将倾向摆得明明白白。长孙无忌说完,便躬身低头,不再言语,静静等待李世民的反应。

暖阁内陷入死寂,只有烛火燃烧的 “噼啪” 声。李世民看着长孙无忌低垂的头颅,心中五味杂陈 —— 他早已猜到长孙无忌会倾向李泰,却没想到对方会如此直白地提及李恪的母族身份,将 “出身” 作为否定李恪的核心理由。他想起李恪在北疆的功绩,想起儿子清澈而坚定的眼神,又想起李泰的算计与士族的支持,心中的天平再次摇摆。

“你说得有道理。” 许久,李世民才缓缓开口,语气平淡得听不出情绪,“此事朕已知晓,你先退下吧,今日之谈,不得外传。”

“臣遵旨!” 长孙无忌如蒙大赦,躬身行礼后,轻步退出暖阁,直到走出太极殿,才发现后背已被冷汗浸湿。

暖阁内,李世民独自坐在凭几前,手中把玩着玄铁令牌。长孙无忌的话像一根刺,扎在他心头 —— 储位之争早已不只是皇子间的较量,更是士族势力、军方派系与皇权的博弈。他看着令牌上的 “归途” 二字,又想起大唐的盛世与未竟的改革,心中的矛盾愈发深沉:究竟是选一个能稳住士族、守住现状的 “守成之君”,还是选一个有魄力、有能力,却可能引发动荡的 “开拓之君”?这个答案,他仍未找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