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是陈默,竟然穿越成了李世明 > 第277章 监国理政 泰露心迹

长安政事堂内,魏王李泰身着亲王常服,正伏案批阅堆积如山的公文。案上摊开的《安东都护府粮草调度册》上,他用朱笔清晰标注着 “优先调拨冬衣至平壤军镇”“山南道粮草需于下月中旬运抵辽东” 等指令,字迹工整且条理分明。自李世民东征以来,李泰以监国身份总揽朝政,每日卯时便到政事堂处理公务,从地方灾情上报到京畿卫戍调配,再到东征大军的后勤补给,每一件事都处置得井井有条。

“殿下,这是江南道呈报的水灾赈济方案,您看是否可行?” 户部侍郎捧着文书上前,语气中带着几分敬佩。李泰接过文书,快速浏览后,指尖点在 “赈济粮款需从盐铁税中调拨” 一条上:“盐铁税关乎国本,不可轻易动支。传我令,从内库暂拨二十万两白银应急,同时令江南道官员核查受灾户籍,避免粮款被克扣。” 侍郎躬身领命,心中暗自赞叹 —— 此前他还担心这位魏王年轻,难以掌控朝政,如今看来,李泰的理政能力竟不亚于朝中老臣。

政务上的亮眼表现,并未让李泰满足。一日散朝后,他留下心腹参军崔枢,屏退左右后低声吩咐:“吏部文选司的主事近日告老,你去安排一下,让我的门生张苑接任。还有大理寺评事一职,可举荐你族弟崔明任职。记住,行事低调些,勿要声张。” 崔枢连忙应下:“殿下放心,臣定妥善安排,不让人察觉异样。”

此后数日,李泰借着官员任免的机会,悄悄将十余名亲信安插进文选司、工部营缮署等不太重要的部门。这些职位虽无实权,却能接触到朝廷的日常行政流程,便于他掌握各部门动向。同时,他时常以 “探讨政务” 为名,邀请留守的中低级官员到魏王府赴宴。宴席上,李泰对官员们嘘寒问暖,不仅赏赐金银古玩,还承诺日后会为他们 “向父皇举荐”,不少官员受其恩惠,渐渐向他靠拢。

这日,礼部尚书王珪在政事堂议事结束后,特意留下李泰,委婉提醒道:“殿下,近日听闻吏部、工部有不少新任职官员,皆是殿下门生故吏。陛下虽委殿下监国之权,殿下亦需谨记‘避嫌’二字,切勿过于揽权,以免落人口实。” 王珪乃三朝元老,说话向来直言不讳,此番提醒已是留足情面。

李泰闻言,立刻拱手作揖,脸上露出谦逊的神色:“王尚书所言极是,孤一时考虑不周,险些酿成过错。日后定当谨慎行事,绝不再犯。” 可待王珪离去后,李泰脸上的笑容瞬间褪去,心中暗自思忖:“父皇东征在外,长安局势需有人稳住。孤安插亲信,不过是为了更好地掌控朝政,巩固自身地位,何错之有?” 在他看来,如今太子之位悬而未决,自己若能在监国期间积累足够的人脉与政绩,未来争夺储位便多了几分胜算。

随着东征胜利的消息传回长安,李泰一边忙着筹备凯旋仪式,一边心中涌起复杂的情绪。他盼着父皇早日归来 —— 只有得到李世民的认可,他这段时间的理政成果才有意义;可另一方面,他又隐隐希望 “摄政” 时光能再长一些。这段日子里,他手握朝政大权,百官对他恭敬有加,这种掌控一切的感觉,让他愈发贪恋。

一日夜里,李泰独自站在王府的观景台上,望着皇宫的方向。远处的朱雀大街上,工匠们正在搭建凯旋仪式用的彩楼,灯火通明。他轻声自语:“父皇归来,孤便要交还监国之权了。可这长安的权力,孤又怎能轻易放手?” 话音落下,他握紧了手中的玉佩,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 无论如何,他都要在父皇归来前,将自己的势力再巩固几分,为未来的储位之争埋下更多筹码。

此时的长安,表面上因东征胜利而一片欢腾,政事堂内依旧秩序井然,可无人知晓,监国魏王李泰的心中,早已暗流涌动。他用出色的理政能力赢得了百官的赞誉,却也在无人察觉的角落,悄悄编织着一张属于自己的权力之网。而这张网,终将在李世民归来后,迎来第一场考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