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是陈默,竟然穿越成了李世明 > 第267章 寒冬将至 班师之议

深秋的辽东,寒风如刀,刮过安市城外的唐军营地,卷起满地枯黄的草屑。铅灰色的云层压得极低,仿佛随时会降下暴雪,营寨里的篝火燃尽后只剩暗红的余烬,再也暖不透将士们冻得僵硬的手脚。士兵们蜷缩在帐篷里,甲胄上结着一层薄薄的白霜,不少人咳嗽声此起彼伏 —— 连日的严寒与疲惫,让军中的病患日渐增多,连平日里最勇猛的敢死队员,眼神里也添了几分倦怠。

“将军,今日的粮草又少了三成,弟兄们只能喝稀粥了。” 一名伙夫低着头,向营中校尉禀报。校尉皱着眉看向粮囤,往日堆得像小山的粮草,如今已只剩半壁,粮囤角落甚至结了层薄冰。官道被初雪覆盖,从河北道转运粮草的车队日行不足三十里,昨日传来消息,有两支粮队在辽泽陷入泥泞,连人带车都冻在了路上。

粮草的匮乏像瘟疫般蔓延开,军中的厌战情绪也随之滋生。夜里巡逻时,总能听到士兵们低声抱怨:“这破城什么时候才能拿下?再耗下去,不等敌军来攻,咱们先冻死饿死了!”“家里的婆娘孩子还等着呢,真要困死在这辽东?” 这些话语虽轻,却像细针般扎在将领们的心上。

次日清晨,李积、李靖等几位核心将领结伴来到中军帐,神色凝重地向李世民进言。李积率先躬身道:“陛下,如今已近十一月,辽东气温骤降至零下,士兵们缺少冬衣,粮草转运困难,再强攻安市城恐难有进展。不如暂且班师,待来年开春,备好粮草冬衣,再图东征。”

一旁的兵部尚书也附和道:“陛下,杨万春坚守不出,我军伤亡已达三万余人,再打下去,恐伤元气。且平壤方向的高句丽援军还在增多,牛将军那边处境艰难,若敌军趁机夹击,我军将陷入险境。” 连一向主战的李靖,此刻也沉默片刻后道:“陛下,天时不利,非将士之过。保存实力,来年再战,不失为稳妥之策。”

帐内一片寂静,李世民坐在龙椅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太阿剑。他抬头望向帐外,寒风卷着碎雪掠过帐帘,发出呜呜的声响。从长安誓师出征到攻破辽东城,一路的披荆斩棘仿佛还在昨日,那时将士们士气如虹,他以为平定高句丽指日可待。可如今,安市城的坚墙如同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将唐军的锋芒死死挡住。

夜里,李世民辗转难眠,索性披起甲胄,独自登上营外的高坡。月光下,安市城的轮廓坚硬而冰冷,城头上的火把稀稀拉拉,却依旧透着顽强的抵抗之意。他想起出发前,长安百姓夹道相送的期盼;想起攻破辽东城时,将士们欢呼的场景;想起牛进达在平壤外围坚守待援的密报 —— 这一切,都让他心中涌起强烈的不甘。

“难道真要就此班师?” 他低声自语,声音被寒风吞没。若退兵,此次东征耗费的粮草、牺牲的将士都将付诸东流,高句丽只会更加嚣张;可若继续强攻,寒冬已至,粮草将尽,将士们早已疲惫不堪,强行进攻只会徒增伤亡,甚至可能遭遇溃败。

他抬手按在高坡的土块上,指尖触到的全是冰冷的坚硬。远处的营寨里,偶尔传来士兵的咳嗽声与战马的嘶鸣,更显夜色的沉寂。他想起自己年轻时征战四方,从未如此进退两难 —— 当年破薛举、败刘武周、平突厥,何等意气风发,可如今,却被一座小小的安市城困住。

天边渐渐泛起鱼肚白,寒风刮得他脸颊生疼。李世民望着东方的曙光,眼中满是挣扎。他知道,将领们的进言句句在理,天时、地利、人和,如今唐军已占不到半点优势。可那份一统辽东的壮志,那份对牺牲将士的愧疚,又让他无法轻易说出 “班师” 二字。

高坡下,侍卫们远远侍立,不敢打扰这位陷入沉思的帝王。安市城的轮廓在晨光中愈发清晰,仿佛在无声地嘲讽着唐军的困境。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冰冷的空气灌入肺中,让他清醒了几分。他知道,无论多么不甘,他都必须做出抉择 —— 这个抉择,关乎数万将士的性命,关乎大唐的国运,更关乎他毕生追求的功业。而此刻,这抉择的重量,几乎压垮了这位久经沙场的帝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