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是陈默,竟然穿越成了李世明 > 第256章 泰心起伏 监国重任

长安城外的校场上,猎猎旌旗遮天蔽日,猩红的 “李” 字大旗在风里翻卷,映得二十万大军的玄甲泛着冷光。刀枪如林,甲叶相撞的脆响连成一片,连脚下的黄土都似被这股肃杀之气浸透,踩上去紧实得发沉。

李泰站在文官列的靠前位置,锦袍玉带衬得他身姿挺拔,目光却紧紧锁在高台之上 —— 李世民一身鎏金铠甲,肩甲缀着鹰羽,腰间悬着太阿剑,抬手时金甲反射的阳光晃得人睁不开眼。当 “大唐万胜” 的呐喊如惊雷般炸响,山巅的积雪都似被震得簌簌下落,李泰的指尖不自觉攥紧了玉带,指节泛白。

他见过父皇处理政务时的沉稳,见过父皇与朝臣论道时的睿智,却从未见过这般披挂上阵的英武。那是一种被万众敬仰的威严,是将士们愿以性命相托的信赖,是他自幼便向往,却始终触不到的 “功业”。身旁的兵部侍郎正跟着众人高呼,李泰却有些心不在焉 —— 他能主导常平仓新政,能在朝堂上与文臣辩驳,可论及领兵出征、沙场建功,他连马槊都握不稳,更别说如李恪那般斩将夺旗。

“若能随军出征,哪怕只是参赞军机,也好过在此旁观。” 李泰暗自思忖,心底掠过一丝失落。方才李恪那封请战奏表的内容,他早已从东宫属官口中得知,字里行间的勇武与忠诚,正是他最欠缺的东西。父皇那句 “恪儿类我”,像根细刺扎在他心头,此刻看着高台上父皇受万众朝拜的模样,这根刺似乎更疼了些。

就在他心绪纷乱时,高台上传来李世民浑厚的声音,压过了残存的呐喊:“朕御驾亲征,辽东之事,需有人留守长安,总揽日常政务。”

校场上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过去,李泰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下意识挺直了脊背。

“魏王李泰,素习政务,明达事理。” 李世民的目光扫过群臣,最终落在李泰身上,眼神沉稳而有力,“朕命你留守长安,任监国之职,凡刑狱、粮秣、民生诸事,皆由你处置。军国重事,须快马报至前线,待朕决断。”

“轰” 的一声,李泰的脑子像是被惊雷炸开,先前的失落瞬间被狂喜冲得无影无踪。监国!这两个字在他耳边反复回响,他甚至能感觉到身旁官员投来的艳羡目光 —— 自开国以来,能在皇帝亲征时留守监国的,无一不是储君之选。父皇虽未明说,却将这般重要的权柄交给他,这难道不是对他最大的信任?

他强压着心头的激动,快步走出队列,在高台下方端正跪下,垂首时额角的发丝都在微微颤抖:“儿臣遵旨!定不负父皇所托,守好长安,管好内政,让父皇无后顾之忧!”

李世民看着他恭敬的模样,微微颔首:“起来吧。记住,长安是大唐根基,百姓是社稷之本,不可因权柄在握而懈怠,更不可因私念而偏私。”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李泰起身时,眼神已亮得惊人,先前攥紧玉带的手,此刻缓缓松开,掌心却已满是汗湿。他抬眼望向高台,父皇的身影在旌旗映衬下愈发高大,可此刻他心中想的,已不是羡慕,而是如何牢牢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誓师大会结束后,大军陆续开拔,甲胄摩擦声、马蹄声渐渐远去,校场上只余下零星的官员与侍从。李泰站在原地,看着尘土飞扬的方向,嘴角不自觉勾起一抹笑意。监国之职,不仅是名正言顺接触最高权力的契机,更是他培植势力的绝佳时机 —— 常平仓新政的乱象,他可以借此机会清理异己,安插心腹;六部的日常政务,他能趁机熟悉运作,拉拢那些观望的官员;甚至连百骑司的动向,他都能借着 “协理京畿防务” 的名义,探听一二。

“殿下,该回府准备接掌政务了。” 侍从轻声提醒。

李泰回过神,整理了一下锦袍,目光扫过空荡荡的校场,语气里带着难掩的意气风发:“走。告诉府里,把近期的政务文书都整理好,再请几位先生来府中议事 —— 这长安的担子,本王接下来了。”

风里还残留着军阵的气息,可李泰的脚步却愈发轻快。他知道,父皇亲征的日子里,长安便是他的舞台,只要他做得好,储位之争的天平,必将向他狠狠倾斜。而那些曾经让他失落的军功,或许在监国的权柄面前,也没那么重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