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是陈默,竟然穿越成了李世明 > 第255章 誓师阅兵 壮志凌云

初夏的长安城外,渭水之畔的校场上,晨光刺破薄雾,洒在二十万东征大军的甲胄上,映出一片耀眼的银辉。旌旗如林,猎猎作响 —— 玄色战旗上绣着金色 “李” 字,两侧分列着各州府的军旗,青、红、黄、白各色旗帜交织,从校场这头延伸到那头,几乎遮蔽了半边天空。马蹄踏在夯实的黄土上,沉闷如雷;士兵们手中的长枪斜指地面,枪尖寒光闪烁,连呼吸都透着同频的沉稳,一股肃杀之气在天地间弥漫。

高台之上,李世民身着明光铠,甲片以鎏金镶边,阳光照在护心镜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头盔上的红缨随风飘动,衬得他面容愈发刚毅。他手扶腰间的七星剑,目光扫过台下的大军,从前排重甲步兵的玄铁盔,到后排骑兵的河西骏马,再到远处推着攻城器械的工兵,每一处都看得仔细 —— 这是他倾注了无数心力的大唐铁军,是护国安邦的底气,更是此次东征高句丽的希望。

“将士们!” 李世民的声音透过高台,借助特制的铜制传声筒,清晰地传遍校场每一个角落,声如洪钟,震得人耳膜发麻,“高句丽自隋末以来,屡犯我边境,杀我百姓,扣我使者!昔年隋帝三征,未能平定,今日朕承天命,统大唐雄师,必除此患!”

他抬手指向东方,眼中燃起熊熊怒火:“高句丽王高藏昏庸,泉盖苏文专权,奴役境内百姓,阻断新罗、百济入朝之路,更在辽东筑城设防,妄图与大唐抗衡!此等逆贼,若不铲除,边境永无宁日,百姓永无安居!朕今日誓师,非为穷兵黩武,实为保境安民,为后世子孙扫清障碍!”

“大唐万胜!陛下万岁!”

话音刚落,台下突然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士兵们举起手中的刀枪,高高挥舞,甲胄碰撞的 “铿锵” 声、战马的嘶鸣声与呐喊声交织在一起,震得地面微微颤抖,连远处渭水的水波都泛起了涟漪。前排的一名年轻步兵,脸上还带着未脱的稚气,却涨红了脸,用尽全身力气嘶吼,脖子上的青筋凸起 —— 他的父亲就是三年前在边境被高句丽兵所杀,今日终于有了报仇的机会。

李世民看着这沸腾的场面,眼中闪过一丝动容,他抬手示意大军安静,继续说道:“朕知东征之路艰险,辽东苦寒,粮草难运。但朕向你们承诺:凡此战立功者,皆按功行赏,封官加爵,荫及子孙;若有伤亡,朝廷必厚待其家眷,衣食无忧!朕亦将御驾亲征,与诸位将士同甘共苦,直至攻克平壤,平定高句丽!”

誓师完毕,阅兵开始。号角声响起,精锐骑兵率先出列。他们身着轻甲,胯下马匹皆是河西良种,马蹄裹着厚布,却依旧踏出整齐的步伐。骑兵们手中的马槊斜指前方,槊尖的红缨随着马匹的动作轻轻晃动,队伍如一条黑色长龙,从阅兵台前缓缓驶过。李世民看着为首的骑兵校尉,那是当年随他平定窦建德的老部下,如今虽已鬓角染霜,眼神却依旧锐利如鹰。

紧接着是重甲步兵方阵。士兵们身着玄铁重甲,手持长盾与陌刀,每一步都踏得坚实有力,盾牌碰撞的声音整齐划一。陌刀长近丈,刀身泛着冷光,阳光下竟能映出士兵们坚毅的脸庞。方阵两侧,弩手们肩扛强弩,弩机上早已上好箭矢,箭羽整齐排列,透着肃杀之气 —— 这些弩手,皆是经过半年特训,能在百步之外穿透铁甲。

最后是工兵与后勤队伍。他们推着云梯、冲车,车上装载着震天雷与猛火油柜,容器外贴着 “慎用” 的封条。几名工匠模样的士兵,还抬着一架小型投石机,虽未装石弹,却能让人想象出它在战场上的威力。后勤队伍的马车里,装满了压缩干粮与疗伤草药,车辕上挂着 “粮草先行” 的木牌,彰显着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的严谨。

李靖、李积、牛进达三位将领侍立在高台之下,看着大军依次通过,神色各异却同样坚定。李靖捋着长须,目光落在骑兵方阵上,微微点头 —— 这支部队经他调教,已成锐旅;李积手握刀柄,指节泛白,眼中满是期待,他早已盼着能平定高句丽,了却隋末以来的宿愿;牛进达则不时望向东方,仿佛已看到海鹘船乘风破浪,直抵平壤河口的场景。

当最后一支工兵队伍驶过阅兵台时,李世民再次登上高台,拔出腰间的七星剑,剑尖指向东方:“出征!”

“出征!出征!”

呐喊声再次响起,比之前更甚。骑兵们率先调转马头,朝着东方疾驰而去,马蹄扬起的尘土在阳光下形成一道黄龙;步兵们紧随其后,步伐整齐,朝着辽东方向进发。李世民站在高台上,看着大军远去的背影,手中的七星剑久久未收回。风拂动他的金甲,猎猎作响,远处的渭水波光粼粼,仿佛在为这支东征大军送行。一场决定大唐国运的大战,就此拉开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