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是陈默,竟然穿越成了李世明 > 第151章 水泥工艺终突破,张元献策得嘉奖

工部“贞观泥”核心工坊。气氛比起之前的肃穆,多了几分压抑的紧张。生产工艺虽然稳定,但阎立德和张元都发现,不同批次烧制出的水泥熟料,其最终强度、凝结速度仍有不小波动,影响了大规模应用的可靠性。问题似乎出在原料配比和煅烧温度的精准控制上。

老周和工匠们试了几种方法,效果都不理想。阎立德眉头紧锁,若是无法解决稳定性问题,“贞观泥”的潜力将大打折扣。

张元日夜泡在工坊,对着堆积如山的记录数据苦思冥想。他回想起宇文博士讲过的“比对”和“控制变量”的格物思维,又想起陛下提及的“数据说话”。

他鼓起勇气,找到阎立德:“阎尚书,学生有一想法,不知是否可行。”

“讲。”阎立德此刻正烦心,语气有些急躁。

张元摊开自己整理的厚厚一叠记录:“学生近日将过去三个月所有批次的原料配比(石灰石、黏土种类及比例)、入炉温度、煅烧时间、以及出窑熟料的研磨细度、最终成品的强度测试结果,全部进行了汇总比对。”

他指着自己绘制的几张简陋的图表(用不同符号和线条表示数据趋势):“学生发现,强度最高、性能最稳定的批次,其原料中一种来自黑石山南坡的石灰石(含特定矿物质)占比似乎更高,且煅烧温度维持在一个非常狭窄的高温区间(需持续鼓风)的时间更长。而波动较大的批次,往往是原料来源混杂,或温度控制略有偏差。”

阎立德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异,接过那几张“图表”。这种用图表直观对比数据的方法,他还是第一次见,但却异常清晰明了!

“你的意思是…”阎立德若有所思。

“学生以为,或可进行专项试验。”张元坚定地说,“固定使用南坡石灰石和特定黏土,只改变煅烧温度和高温持续时间,分成十组同时进行小窑试验!每组严格记录数据,最后比对成品强度!或许…能找到那个最佳的‘点’!”

这正是现代工业中常用的“工艺参数优化”试验的雏形!虽然设备简陋,但思路完全正确!

阎立德看着张元那充满自信和求知光芒的年轻脸庞,又看看那虽然粗糙却极具启发性的数据图表,心中豁然开朗!他一直困扰于经验无法突破的瓶颈,或许真的能用这种更“格物”的方法解决!

“好!就依你之言!”阎立德拍板,“老周!立刻安排!腾出十座小窑,按张元所说,分组试验!所有数据,由张元统一记录分析!”

数日后,试验结果出炉。数据清晰地指向了一组特定的工艺参数:南坡石灰石占比七成,特定黏土三成,煅烧温度需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在此温度下稳定保持一个时辰以上!

工匠们按照这个参数进行了一次正式烧制。出窑的熟料颜色呈现出一种均匀的深绿色,质地极其细腻坚硬。研磨成粉后,与水混合,凝结速度更快,硬化后的强度远超以往任何一批!而且性能极其稳定!

“成功了!成功了!”老周和工匠们欢呼雀跃!

阎立德抚摸着那坚硬如铁的水泥试块,激动得双手微颤:“天佑大唐!此乃真正的‘神泥’!”他看向张元,目光充满了赞赏和欣慰:“张元,你立下大功了!此法不仅提升了‘贞观泥’品质,更提供了一条格物致知、改进工艺的新路!老夫必向陛下为你请功!”

张元谦逊地低下头,心中却充满了巨大的成就感和喜悦。他不仅解决了技术难题,更验证了陛下和宇文博士所倡导的格物思维的力量!他的名字和这次突破,很快被阎立德写入了呈送给皇帝的密奏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