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是陈默,竟然穿越成了李世明 > 第100章 盛世基业初铸就,暗流汹涌待惊涛

贞观四年冬,岁末的长安城头。寒风凛冽,卷起陈默(李世民)玄色貂裘大氅的衣角,猎猎作响。他凭栏远眺,脚下这座帝国的心脏,在冬日的薄暮中展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充满生机的气象。

视线掠过鳞次栉比的里坊,城南贞观学宫方向,隐约传来学子们晚课诵读《九章算术》的琅琅声,清越激昂,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求知的渴望。城西靠近渭水的区域,格物院所属的工坊区依旧传来隐约而持续的轰鸣——那是飞梭织机在日夜赶织“贞观布”,是活字印刷工坊在赶印《贞观旬报》与农书医典,是新式水车在驱动锻锤打造精良农具。这声音,不再是扰民的噪音,而是帝国迈向新生的有力脉动。城内几大官营纺织坊的仓库前,运送棉布的马车排成长队,洁白的布匹在暮色中堆积如山,正被装车发往帝国的四面八方。

渭水码头上,巨大的市舶司旗帜在寒风中招展。来自南洋的香料船刚刚卸货,空气里弥漫着胡椒、丁香特有的辛香;而另一侧,整装待发的“伏波”、“定远”、“扬威”、“抚远”四舰,如同即将出征的巨兽,静静地停泊在港湾,等待着征服西洋的号令。极目远眺,北方阴山脚下,“受降城”的烽燧安然矗立;西北丝绸古道上,清脆的驼铃声穿越风沙,宣告着商路的复苏与繁荣;西南松州方向,那道勒石刻下的血色警示——“大唐天威,犯者必诛!”——虽不可见,其森然威严却笼罩四夷。

一幅政通人和、百业俱兴、四境暂安的盛世画卷,正在他手中徐徐展开,根基已然夯实。

手腕上,那枚自魂穿以来便贴身佩戴、温润无奇的龙纹玉佩,在夕阳最后一抹余晖的映照下,悄然闪过一丝微不可查的、如同流水般的温润流光。玉佩内部,仿佛有氤氲的、淡金色的能量在缓缓流转、汇聚、沉淀——这是帝国初成的盛世气象,是他孜孜以求的“能量”,正在悄然积累的征兆。一种玄奥的、难以言喻的充实感,自玉佩传递至心间。

然而,陈默的目光并未在眼前这繁华盛景上过多停留。那深邃如寒潭的眼眸,仿佛能穿透眼前的祥和,洞察潜藏于盛世帷幕之下的汹涌暗流。

他的视线扫过皇城深处那座沉寂的东宫——李承乾被严密看管,形同废人,其癫狂的眼神和称心自刎的血色阴影,始终是皇室难以愈合的伤疤,也是一个巨大的不稳定因素。扫过看似恭顺、府门紧闭的魏王府——李泰书房内,那幅巨大的大唐疆域图前,是否正对着《贞观旬报》上关于学宫新学与寒门俊才的报道,眼神阴鸷地谋划着下一次舆论反击?扫过遥远的吐蕃高原——钦陵手握松州勒石的拓本,那刻骨的屈辱与仇恨,是否已如毒火般焚尽了他的理智,正在暗中磨砺爪牙?扫过辽东苦寒之地——权臣泉盖苏文磨刀霍霍,高句丽王一面卑辞厚礼迷惑大唐,一面却加紧修缮千里长城,秣马厉兵,虎视眈眈。还有那些蛰伏于深宅大院、看似恭顺的门阀世家,其根系依旧深植于帝国的土壤之下,对格物新学、寒门崛起、官营工坊的挤压恨之入骨,随时可能反扑。贞观学宫内,关于“格物致知”与“圣贤之道”、“技术伦理”的争论,也远未平息,思想的碰撞随时可能擦出新的火花。

长孙皇后温婉而带着深深忧虑的劝诫犹在耳边,如同暖流试图抚平他眉间的冷峻:“陛下,治大国如烹小鲜…承乾、青雀、恪儿…手心手背皆是肉…储位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当徐徐图之,以仁恕化戾气…”

盛世,才刚刚显露出它宏伟的轮廓。脚下的基石看似稳固,实则潜流暗涌。长子与爱子的争斗、门阀的蛰伏反扑、四夷的狼子野心、技术狂飙带来的伦理挑战…如同深海之下的狰狞暗礁,随时可能将这艘初成的帝国巨轮撞得粉碎。

陈默紧握双拳,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凛冽的寒风卷着细碎的雪沫,扑打在他刚毅的脸庞上,却无法动摇他分毫。他的眼神锐利如鹰隼,映照着帝国的辉煌,更洞悉着潜藏的危机与无限的可能。

“盛世…不过初露峥嵘。”他低声自语,声音消散在呼啸的北风中,却带着一往无前的决绝,“朕的路,还长着呢。更大的风浪,已在远方酝酿成形。”

说罢,他毅然转身,玄色的身影融入长安城华灯初上的暮色之中,步伐沉稳而坚定。帝国的航船,在他的掌舵下,将继续乘风破浪,驶向那充满未知挑战却也壮丽无边的未来。而手腕上那枚温润的玉佩,则在衣襟的掩映下,持续汲取着这初成盛世的无形气运,等待着下一个爆发的契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