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是陈默,竟然穿越成了李世明 > 第84章 恪请严惩固国本,泰落井下石遭斥

云州都督府的军报如同插上了翅膀,飞越千山万水,送达长安。然而,这次军报的内容,却非边关军情,而是吴王李恪的一封措辞恳切却锋芒毕露的奏疏!

奏疏直达天听,陈默展开,李恪那刚劲有力的字迹跃然纸上:

“儿臣恪,顿首百拜父皇陛下:惊闻长安剧变,东宫失德,竟至勾结门阀,私造火器,祸乱秋狝,几酿惊天巨祸!儿臣闻之,五内俱焚,痛心疾首!储君者,国本也!太子之位,系乎社稷安危,万民福祉!今太子所为,上则悖逆君父,动摇国本;下则勾结豪强,私藏凶器,其心可诛,其行可鄙!此风若长,则国法荡然,纲纪废弛!为江山社稷计,为天下黎庶安,儿臣泣血恳请父皇:当机立断,明正典刑!废黜昏聩太子之位,严惩荥阳郑氏逆党!以儆效尤,固我大唐万世之基!儿臣远在边塞,心忧如焚,言辞或有激切,然一片赤诚,天日可鉴!伏惟圣裁!”

奏疏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李恪的奏疏,不仅旗帜鲜明地要求废黜太子,更将矛头直指整个门阀势力,言辞之激烈,态度之决绝,令不少朝臣为之侧目。支持者认为吴王深明大义,直言敢谏;反对者则暗指其落井下石,有觊觎储位之嫌。

就在朝堂对此议论纷纷之际,被勒令闭门思过、沉寂了一段时间的魏王李泰,似乎看到了打击对手、彰显自身“贤德”的机会。他立刻授意心腹,在最新一期的《贞观旬报》上刊发了一篇署名“南山客”的评论文章。

文章表面上痛心疾首地讨论“储君之德”与“教化之本”,字里行间却充斥着对太子李承乾的影射与贬斥:

“…呜呼!储贰之位,岂容失德?亲近奸佞,沉迷声色,此乃取祸之道也!…更遑论私藏禁术,行悖逆之举,视国法如无物,置君父于险境!此等行径,岂堪为天下表率?实乃辜负圣恩,玷污国体!…教化之重,在于正心修身。若心术不正,纵有良师,亦难扶其质也…” 通篇虽未明言废立,但将李承乾描绘成一个无可救药的失德之人,用意昭然若揭。

消息传到两仪殿,陈默看着李泰授意发表的这篇《论储德》,再看看李恪那份言辞激烈却光明磊落、直言请求废太子的奏疏,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猛地将那份《旬报》摔在御案上!

“好一个李泰!好一个‘南山客’!”陈默的声音里充满了失望与怒意,“太子失德,自有国法论处!身为手足兄弟,不思劝诫帮扶,反而在此时落井下石,借舆论攻讦,是何居心?如此刻薄寡恩,不念骨肉之情,岂是贤王所为?传旨!魏王李泰,闭门思过期间,不思己过,妄议朝政,着即延长禁足一月!《贞观旬报》主笔审核不严,刊发此等含沙射影、挑拨兄弟阋墙之文,罚俸半年!今后《旬报》所刊文章,凡涉宗室、朝政,须经尚书省审核方可付梓!”

圣旨一下,李泰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没能打击到李恪,反而暴露了自己的狭隘与急切,引得朝中不少正直大臣暗自摇头。而李恪那份刚直不阿、以国事为重的奏疏,虽未得到皇帝关于废太子的明确回复,却赢得了许多务实派官员的暗暗钦佩。朝堂之上,关于储位归属的暗流,因为李泰的愚蠢之举和李恪的鲜明立场,变得更加诡谲复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