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是陈默,竟然穿越成了李世明 > 第60章 占城稻种渡海来,均田硕果初显现

岭南道,广州港。咸湿的海风带着热带特有的暖意。一艘船身斑驳、显然经历过风浪的海船缓缓靠岸。船主林大福,一个皮肤黝黑、精明干练的闽南商人,在几名市舶司官吏的陪同下,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密封的陶罐,走下跳板。他的脸上混杂着疲惫与难以抑制的兴奋。

“大人!幸不辱命!小人…小人从林邑(占城)回来了!您要的稻种…带回来了!”林大福将陶罐高高举起,声音因激动而颤抖。陶罐里,是陈默(李世民)梦寐以求的占城稻种!这种水稻耐旱、早熟、适应性强,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关键。

负责接引的市舶司官员和随行的司农寺官员连忙上前,如同迎接稀世珍宝般接过陶罐,打开密封的油布和蜡层。只见罐中盛满了颗粒细长、色泽金黄的稻谷。司农寺的老农官捻起几粒,仔细端详,又放进嘴里咬了咬,眼中爆发出狂喜的光芒:“好!好稻种!粒实饱满,质地坚硬!确与中土稻种不同!”

“林大福!”市舶司官员朗声道,“陛下有旨,凡引入海外新种,利国利民者,重赏!你带回占城稻种,功莫大焉!特赐‘昭信校尉’(武散官,从六品上)勋位,赏钱千贯,绢百匹!并特许你家商船,三年内市舶税减半!”

“谢陛下隆恩!谢大人!”林大福激动得跪地叩首,热泪盈眶。周围其他海商看得眼热不已,心中暗暗发誓,下次出海,定要留意那些奇异的种子!

很快,这批珍贵的占城稻种,在司农寺官员和精锐卫队的护送下,被火速送往气候温暖湿润的江南道试种。陈默亲自下旨,在太湖流域划出官田百顷,由经验丰富的老农和司农寺官员精心照料,记录生长情况。

与此同时,在帝国的另一端,关中大地上,贞观三年开始的均田制改革,经历了初期的混乱、门阀的抵制(如万年赵氏)、以及陈默铁腕的推进后,终于开始结出第一批硕果。

长安城郊,万年县,小王庄。曾经是赵氏佃户的王老栓,如今分得了属于自己的二十亩永业田和八十亩口分田。去年冬天,他咬牙用官府贷给的种子钱,买了新式的曲辕犁(工部标准化产品,经久耐用)。今年开春,他带着全家老小,在自家的田地里精耕细作。雨水还算丰沛,更关键的是,朝廷派来的“农技指导”(由司农寺和格物院联合培训)教了他们堆肥沤肥、合理密植的法子。

金秋时节,王老栓家的麦田一片金黄,沉甸甸的麦穗压弯了腰。他粗糙的大手抚摸着饱满的麦粒,笑得合不拢嘴。一亩地打下来的麦子,比往年给赵家当佃户时最好的年景还多出近两成!除去要交给朝廷的租庸调(因是均田初年,陈默特意减免了部分),剩下的粮食,足够全家吃饱,还能有些结余!

“他爹,今年…今年咱家粮仓能满了!”王老栓的老伴看着院子里堆积的麦子,抹着眼泪。

“是啊!托陛下的福!托陛下的福啊!”王老栓对着长安城方向,虔诚地磕了个头。像王老栓这样的自耕农,在关中、在河东、在河南,正越来越多。他们不再是依附豪强的佃户,而是拥有自己土地、为自己劳作的农人!那份发自内心的满足感和对朝廷的拥护,是任何宣传都无法比拟的。

两仪殿内,陈默看着户部尚书戴胄呈上来的秋收汇总奏疏,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畅快笑容。奏疏上,一行行数字清晰罗列:

“关内道,今岁夏粮增收一成半,秋粮增收两成…”

“河南道,蝗灾后补种粟米,收成竟与往年持平…”

“河东道…”

“陛下!”戴胄的声音也带着激动,“均田之效,初显峥嵘!各地官仓充盈,流民归籍者众!尤其推行曲辕犁、堆肥新法之州县,增收更为显着!此皆陛下圣德,泽被苍生!”

“好!好!”陈默连道两声好,手指敲着奏疏,“这才是实实在在的盛世根基!玄龄,克明,传旨!今岁受灾州县,租庸调再减两成!丰收州县,百姓所纳租调,允许以钱帛折抵部分!让百姓手里有点活钱!”

“陛下圣明!”房玄龄和杜如晦齐声应道。他们看着皇帝脸上那纯粹的、为民生改善而欣喜的笑容,心中也充满了成就感。这位陛下,虽常有惊世骇俗之举,但其心系万民、务实求治的本心,从未改变。

然而,陈默的喜悦并未持续多久。王德悄步上前,递上一份密奏,低声道:“陛下,百骑司密报…荥阳郑氏别院,近日有数位身份不明之人频繁出入…其中一人…身形颇似…东宫内侍总管张思政…”

陈默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眼神变得锐利如冰。他接过密报,快速扫过,脸色阴沉下来。太子…门阀…他们终究还是勾结到一起了!均田的硕果刚刚显现,暗处的毒蛇就开始吐信了!盛世之路,果然步步荆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