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是陈默,竟然穿越成了李世明 > 第44章 律疏初成定国本

万国来朝的喧嚣渐渐沉淀,帝国的根基仍需法律的磐石来稳固。贞观五年春,一场关乎千秋的法典,在李世民的殷切关注下,终于瓜熟蒂落。

两仪殿内,气氛庄严肃穆。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戴胄等重臣肃立。李世民面前,御案之上,整整齐齐摆放着数十卷以明黄绸缎包裹的厚重书册,散发着淡淡的墨香。封面上,是四个庄重的大字——《贞观律疏》。

“陛下,”房玄龄作为修律的主持者,躬身奏道,“臣等奉旨,参酌前朝律法(隋《开皇律》),损益古今,历时三载,重修律令格式。今《贞观律》十二卷、《贞观令》三十卷、《贞观格》十八卷、《贞观式》二十卷,并附以‘疏议’(法律解释)三十卷,总计百卷,业已成书!恭请陛下御览钦定!”

李世民郑重地拿起最上面的《贞观律疏》第一卷,缓缓翻开。映入眼帘的是清晰工整的楷书,条目分明,疏议详尽。他仔细阅读着总则(名例律)部分,关于五刑(笞、杖、徒、流、死)、十恶(谋反、谋大逆等重罪)、八议(对皇亲国戚、功臣等特殊人群的减刑特权)等核心内容的阐述。

“好!”李世民眼中露出赞赏,“删繁就简,宽仁为本!废除前朝诸多酷刑(如车裂、枭首等肉刑),慎用死刑,强调‘德主刑辅’,以教化为先!此乃治国安邦之正道!”他尤其赞赏对“八议”的限制性解释,防止其成为权贵脱罪的护身符。

魏征出列补充道:“陛下明鉴!此律疏之要,在于‘划一之制,简而易从;轻重之平,宽而能禁’!律文力求明确,疏议解释清晰,务使官吏有法可依,百姓知法可守!且专设《断狱律》,规范审讯程序,严禁严刑逼供、屈打成招!此乃仁政之基也!”

长孙无忌也道:“律疏之中,对均田、租庸调、赋税、市易、婚姻、继承等民事皆有详规,厘清权责,减少纠纷。尤其对‘户婚田土’之讼,规定须由基层官吏先行调解,调解不成方可诉至官府,此亦为息讼安民之举。”

李世民一页页翻看着,越看越是满意。这部凝聚了当世最顶尖法律人才心血的《贞观律疏》,既继承了前代法典的精华,又充分体现了贞观君臣“宽仁慎刑”、“礼法结合”的治国理念。它条文相对简明(五百余条,远少于隋律),刑罚相对宽平(死刑条目大幅减少),程序更加规范,注重民生,强调教化,为后世《唐律疏议》奠定了坚实基础。

“善!大善!”李世民合上律疏,神情振奋,“此《贞观律疏》,上承尧舜之道,下安黎庶之心!实乃我大唐长治久安之基石!房卿、辅机(长孙无忌字)、玄成、玄胤(戴胄字),及所有修律诸卿,功在社稷!当重赏!”

他站起身,环视群臣,声音洪亮而坚定:“即日颁行天下!命各州县,务必将律文疏议,刻碑立于衙署之前,晓谕百姓!命国子监、州县学,将律学纳入教学!命吏部,将明习法令,作为官吏考课升迁之要项!朕要这《贞观律疏》,成为我大唐官民共守之圭臬!”

“陛下圣明!《贞观律疏》,千秋典范!”群臣齐声颂扬。一部承前启后、影响深远的法典,就此诞生,为蒸蒸日上的贞观盛世,奠定了坚实的法治根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