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野挂掉电话的那一刻,窗外正飘起今冬第一场雨。
她坐在书桌前,手指还悬在手机屏幕上方,呼吸很轻,像是怕惊扰了什么。
赵小宇说那卷磁带是十年前的事了,可她却觉得它一直躺在某个角落,等她回来。
等她终于愿意回头看看。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透,她就搭上了开往城西老小区的地铁。
车窗映出她的脸——眼底有青黑,嘴唇干裂,心口那道月牙形的荆棘纹身隐隐发冷。
自从昨晚听见父亲那句“野野,爸爸也想当你的宝”,它就再没回暖过。
不是疼,而是空,像被抽走了某种早已遗忘的东西。
赵小宇住的老楼还在原样,墙皮剥落,铁门吱呀作响。
他打开储物间时一股霉味扑面而来,纸箱堆得歪斜,最底下那个用塑料布裹了三层。
“我就知道你会来。”他笑了笑,把磁带递给她,“你爸那晚录完就没再来取。我问过他,他说‘算了,孩子不会想听’。”
林野接过磁带,指尖触到外壳的裂痕,突然喉咙一紧。
她没说话,只轻轻点了点头。
回到出租屋已是傍晚。
她翻出尘封已久的录音机,试着播放,可出来的全是沙沙的杂音,像暴雨砸在铁皮屋顶上,偶尔夹着一丝断续的气息,辨不清是谁在喘。
她盯着那卷小小的黑色胶带看了很久,最终拨通了大学时期认识的一位音频修复师的电话。
“能试试看。”对方说,“但破损太严重,不一定能还原人声。”
三天里,她几乎没合眼。
写作停了,《荆棘摇篮》的新章节卡在第一章结尾,评论区都在问:“主角还能走出来吗?”她没有回答。
她只是每天早上去工作室门口等着,像守着一个秘密的祭坛。
第四天下午,邮箱弹出一封标题为空白的邮件。
附件只有一个音频文件。
她戴上耳机,按下播放。
起初是漫长的沉默,两分钟,只有极细微的电流声,仿佛有人坐在黑暗中,迟迟不敢开口。
然后,一声笨拙的哼唱缓缓响起——《世上只有妈妈好》。
调子跑得厉害,节奏也不稳,像是从记忆深处勉强扒拉出来的童谣。
唱到“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时,声音忽然顿住,呼吸变得粗重,接着是一阵压抑的哽咽。
录音戛然而止。
十秒后,一道极轻、极哑的低语贴着耳膜滑进来:
“……野野,爸爸也想当你的宝。”
林野猛地摘下耳机,整个人往后仰去,背脊撞上椅背发出一声闷响。
房间里安静得可怕,只有电脑风扇嗡嗡转动。
她低头看向心口,那道月牙形的荆棘纹身竟开始结出细小的冰晶,寒意顺着血管蔓延至四肢百骸。
不是现在的情绪——是过去的情绪,在延迟共鸣。
她看见了:初中某天晚上,她染了红发回家,周慧敏扬手就是一巴掌,她尖叫着冲进厨房,抄起碗砸向地面,对着林国栋吼:“你根本不像个爸!你们俩都是怪物!”
男人站在门口,手里端着刚热好的汤,瓷片溅到脚边都没动。
她摔门而去,一夜未归。
但她不知道的是,那一夜,林国栋蹲在厨房瓷砖上,一片片捡拾碎瓷,用抹布反复擦拭地上的油渍和水痕,直到凌晨两点。
他没哭,也没骂,只是不停地擦,好像只要地板干净了,这个家还能拼回去。
这段记忆从未被金手指捕捉。
那时她的系统还太弱,只会吸收剧烈的痛苦,却漏掉了那些沉默的、缓慢渗血的瞬间。
而现在,它回来了,带着十年的重量,狠狠凿进她的心脏。
她哭了,不是抽泣,而是整个人蜷在地上,抱着自己颤抖。
眼泪砸在地板上,也砸在那段被遗忘的夜里。
几天后,她剪了一段视频。
没有画面,只有声音采样:心跳声、焊枪点火的噼啪、灯泡旋入灯座的金属摩擦、还有那一句轻得几乎听不见的“野野,爸爸也想当你的宝”。
她给它起名《静音键》,联系了星光影院,要求只放一场,不预告,不宣传,不售票。
放映当晚,她躲在最后一排角落,窗帘垂着半边,视线正好能穿过安全通道缝隙,望见走廊。
老杨破例打开了放映室的观察窗,让银幕的光洒出去一截,落在空荡荡的走道上。
影厅里坐了不到十个人,大多是社区老人。
没人说话,只有声音在空气中流淌,像暗河。
中场休息时,王姨悄悄走过来,低声说:“老林在外头站了半场,就靠在楼梯拐角,听着里面的动静……我没赶他,让他听吧。”
林野没应声,只是攥紧了衣角。
影片结束,灯光亮起,观众陆续离开。
她仍坐在原地,直到整个影厅空了,才慢慢起身。
回家的路上,天空又开始下雨。
她走在湿漉漉的人行道上,心口的荆棘纹身终于不再冰冷,而是微微发烫,像一颗沉睡多年的心跳,终于被唤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