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荆棘中的常春藤 > 第129章 祠堂里的痴呆人

荆棘中的常春藤 第129章 祠堂里的痴呆人

作者:顾晨的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7:21:17

林野站在祠堂门口,风从门缝里钻进来,带着一股陈年的霉味和香烛燃尽后的灰烬气息。

她手心里攥着那本泛黄的账本,纸页脆得像枯叶,仿佛一用力就会碎成粉末。

上面那行字还在她眼前晃:“慧敏,十二岁,售予王家,换学费三百元,米两袋。”每一个字都像一根烧红的针,扎进她的瞳孔,刺入心脏。

她不是第一次恨。可这一次,恨意有了形状,有了源头,有了名字。

她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阳光斜切进昏暗的空间,照亮空气中漂浮的尘埃。

供桌上香炉倾倒,牌位歪斜,唯有几根残香还立着,像是某种倔强的坚持。

周老伯蜷在角落的藤椅上,脑袋一点一点,嘴里念叨着没人听得懂的话:“……该烧纸了……慧敏她……该烧纸了……”

林野走近,脚步很轻,却每一步都踩在自己心口的荆棘上。

她看着这个曾主宰整个家族命运的老人——那个拍板“丫头留着也是别人家的”、把女儿明码标价换学费的人。

她本该愤怒地冲上去质问,本该撕开他的记忆逼他忏悔。

可当她真正站在这里,看着他干瘪的脸颊、浑浊的眼睛、颤抖的手指,竟发现自己张不开口。

她只是将手轻轻贴在心口。

银痕微亮。

皮肤下的纹路开始发烫,那是她从小到大积压的情绪地图,是母亲的焦虑、父亲的沉默、同学的怜悯、自己的崩溃……如今,它微微震颤,仿佛感应到了更深的回响——属于另一个时代的痛苦,在血脉中低语。

突然,周老伯猛地抬头。

那一瞬,他的眼神竟清明如镜。

“你是慧敏的女儿?”他声音沙哑,却清晰得吓人。

林野怔住,没点头,也没否认。

老人颤抖的手指向供桌,“那天……她妈跪着求我……说孩子聪明,能考大学……我说,‘族规在这,女人不能读书。’”他忽然咧嘴笑了,笑得扭曲,“可现在……我连自己儿子叫什么都忘了。”

笑声戛然而止,转为呜咽。

“我报应啊……报应啊……”

泪水顺着沟壑纵横的脸颊滑下,滴落在衣襟上。

他不再说话,只是反复呢喃:“……她妈后来……每到年关,都来祠堂烧纸,不说话,烧完就走。”

林野闭上眼。

银痕剧烈震动,如同心跳失序。

画面骤然浮现——

雪夜,祠堂外。

一个瘦小的女人跪在冰冷的石阶上,双手冻得通红,却仍执着地点燃一封封信。

火光跳跃,映出她脸上深深的裂口与沉默的泪痕。

那些信没有地址,没有收件人,只写着同一个名字:慧敏。

她在火中低语:“慧敏,妈对不起你。可我不敢拦,我不敢拦啊……我要是拦了,全族都要骂我,你爸也活不下去……你走得远些,活得体面些,比啥都强……”

林野猛地睁开眼,呼吸急促,胸口剧痛。

但她没有倒下。

她缓缓蹲下来,与老人平视。

他的眼神又开始涣散,嘴里重复着那句“该烧纸了”,像个被困在时间迷宫里的幽灵。

“您后悔吗?”她轻声问。

老人摇头,又点头,最后只是含糊地说:“……烧纸……要烧干净……”

林野望着他,忽然明白了一件事:这不是一场可以清算的罪。

这不是黑白分明的善恶对决。

这是系统性的暴力,是一代又一代用“为你好”包裹的牺牲,是穷困、愚昧、重男轻女织成的网——而每个人,既是受害者,也是共谋者。

她想起母亲抱着旧毛衣站在房门口的样子,想起她说“如果我不强,你就得被人踩在地上”的声音。

她终于懂了那份狠背后的恐惧,那份冷漠底下的爱。

心口的银痕仍在灼痛,但不再撕裂。

她站起身,轻轻扶正了香炉,将一支断了的香重新插进灰烬里。

走出祠堂时,天边已有暮色。

风吹过荒草,发出窸窣的响声,像是无数未说完的话在低语。

她低头看着手中的账本,指尖仍有些发抖,但眼神已不再只是愤怒。

有些伤口,不该被遗忘。

有些真相,不该只藏在灰烬里。

林野回到租住的小屋时,天已全黑。

城市在窗外流淌着冷白的光,像一条没有尽头的河。

她将账本轻轻放在书桌上,指尖仍能感受到那粗糙纸页的触感——仿佛一碰就会渗出血来。

但她没有迟疑,打开扫描仪,一页一页地翻过那些泛黄的记录,动作缓慢却坚定。

每一声“滴”响,都像是从时间深处传来的一记回音。

屏幕上,字迹清晰得近乎残忍。

“慧敏,十二岁,售予王家,换学费三百元,米两袋。”她盯着这行字看了很久,直到眼睛发酸,才缓缓敲下附言:

“这不是家丑,是历史的脓疮。不挖出来,它会烂到下一代。”

她的手指悬在发送键上,停顿了几秒。

她知道,只要一点,这些尘封的伤就会暴露在阳光下,成为别人口中的谈资、媒体的素材、舆论的燃料。

但她最终没有选择社交平台,而是将文件加密,分别寄往市妇联与青少年教育发展基金会,附上建议书:设立“失学女性追忆计划”,为那些从未被命名的牺牲者留下痕迹。

她不想复仇,她想正名。

唐薇第二天来了电话,声音里带着少见的颤抖:“我剪好了……祠堂那段空镜,镜头从倾倒的牌位摇上去,穿过屋顶破洞,看见一片灰蓝的天。”她顿了顿,“旁白我写了句——‘暴力最可怕的地方,不是打骂,是所有人都觉得——这很正常。’”

林野没说话,只是望着墙上自己画的心理图谱,上面密布着荆棘般的纹路,中心写着三个名字:外婆、母亲、她自己。

一根红线贯穿三代,如同血脉,也如同宿命。

手机震动起来。来电显示:江予安。

她接起,听筒里是他一贯低沉而温和的声音,可今天多了点别的什么,像是释然,又像是心疼。

“你没报复他,是因为你终于明白,他也是被驯化的工具。”

林野望向窗外。

暮色正沉入楼宇之间,像一场无声的退潮。

远处有孩子奔跑的笑声,模糊地飘进耳中。

她忽然想起小时候,也曾这样站在阳台上,看着别的家庭一起吃饭、散步、说笑。

那时她不懂,为什么自己的家不能那样温柔。

“我不是来讨债的。”她轻声说,嗓音有些哑,“我是来……把名字还给她。”

挂了电话,她打开电脑,新建文档。

光标闪烁,像一颗等待跳动的心脏。

她敲下标题:《未寄的爱》终章。

第一个句子,她写了很久才落笔——

“外婆,我替你说出来了。”

接着是第二句:

“你说不出口的,我来说。你没走完的路,我替你看着——它终于,通向了光。”

文字流淌而出,不再是为了宣泄,也不再只为控诉。

这一次,她是作为桥梁,连接沉默与发声,连接遗忘与铭记。

她写那个雪夜里烧纸的女人,写她如何用火焰代替语言,写她如何把爱藏进灰烬里,生怕被人看见,又怕无人知晓。

写到最后,她的眼眶发热,但心口的银痕,竟不再剧痛。

那纹身依旧存在,蜿蜒如旧,可此刻的灼热,更像是一种苏醒,而非撕裂。

她保存文档,却没有立刻发布。

夜深了,房间里只剩屏幕的微光映在她脸上。

她靠在椅背上,闭上眼,耳边似乎响起一阵极轻的脚步声——不是现在的她,而是许多年前,一个十二岁的女孩背着破布包,头也不回地走出村子时,踏在泥路上的声响。

遥远,却清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